文章解析

zǎo
lóng
cháo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萧绎浏览量:2
zhēng
rén
fàng
liū
xiǎo
chén
yáng
wēi
chū
yán
qián
dìng
jué
jìn
zhōu
kāi
xíng
fǎng
dòng
wéi
kàn
yuǎn
shù
lái
huán
zhān
zhǎng
àn
shāo
yǐn
yáng
yún
tái

译文

船夫高兴地解缆启航,晨光初露时驶离水湾。原以为前方浦口会合拢,走近才发现沙洲正展开。不觉船在动,只看远处树影移。回望涨水的堤岸渐升起,阳云台渐渐隐没在晨雾里。

逐句剖析

"征人喜放溜":船夫高兴地解缆启航,

"晓发晨阳隈":晨光初露时驶离水湾。

"初言前浦合":原以为前方浦口会合拢,

"定觉近洲开":走近才发现沙洲正展开。

"不疑行舫动":不觉船在动,

"唯看远树来":只看远处树影移。

"还瞻起涨岸":回望涨水的堤岸渐升起,

"稍隐阳云台":阳云台渐渐隐没在晨雾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发龙巢诗》是南北朝诗人萧绎创作的行旅诗,以清晨江行为背景展现动态画卷。全诗通过“放溜”“近洲开”等意象,勾勒出舟行江流的视觉奇观:前四句聚焦行船视角,“征人喜放溜”直写出发之喜,“初言”“定觉”暗含预期与现实的对比;后四句以“远树来”“起涨岸”等动态景物,巧妙运用相对运动原理,将静止山岸化为流动空间。诗中“不疑行舫动”突破常规观察视角,通过“远树来”的错觉描写,展现江流迅疾的独特体悟。末句“稍隐阳云台”以渐逝的云台作结,暗含时光流逝的怅惘。全诗语言质朴,既有南朝山水诗的工笔刻画,又蕴含哲理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梁皇帝

萧绎(508~554?),即梁元帝。南朝梁皇帝。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梁武帝第七子,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辩、陈霸先灭景,于江陵即位称帝,国势衰微。承圣三年西魏军破江陵,被俘杀。萧绎好玄谈,能诗赋,工书善画。其论文强调“情灵摇荡”“流连哀思”,诗赋文辞绮艳而声调流转。今存《金楼子》《梁元帝集》辑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此句点明出发时间与人物心境,“放溜”指顺流而下,“晨阳隈”描绘晨光中的水岸,勾勒出征人清晨启程的场景,透露出轻松愉悦之情。“初言前浦合,定觉近洲开”,这两句写舟行途中所见,“前浦合”指前方河道渐宽,“近洲开”则写近处沙洲显现,通过空间变化展现行船过程中的视觉体验。“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此句精妙刻画行船感受,“不疑行舫动”表现平稳行进状态,“唯看远树来”以移动的树木反衬舟行之速,化静为动,极具画面感。“还瞻起涨岸,稍隐阳云台”,末句写回望所见,“起涨岸”指上涨的江岸,“阳云台”应是途中景物,随着舟行渐远而隐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谢朓《隋王鼓吹曲十首 其六 校猎曲》

下一篇:南北朝·谢庄《山夜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