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南北朝作者:萧绎浏览量:2
qiū
fēng
hán
yàn
guī
hán
chán
míng
qiū
cǎo
féi
píng
qīng
shuǐ
chè
luò
lín
cuì
wéi
gài
dài
wéi
lán
wéi
shì
jīn
zuò
fēi
shuǐ
zhōu
táng
huā
jiāo
dòng
fáng
shù
cēn
shāo
fēn
shū
qiě
huáng
shuāng
fēi
fěi
cuì
bìng
yǒng
yuān
yāng
shén
yún
chū
bān
qiè
shàn
shǐ
cáng
guāng
qiě
yān
liú
yún
duì
huá
zhú
huān
wèi
yāng

译文

秋风起时寒雁南归,寒蝉哀鸣秋草枯萎。浮萍青翠秋水澄澈,落叶飘零林木凋敝。翠绿荷叶作伞盖,玳瑁纹席铺满地,兰草芬芳饰居室,黄金门扉显贵气。流水环绕曲折厅堂,繁花交织洞房幽闭。树木参差渐显浓密,紫荷零落稀疏泛黄。翡翠鸟成双空中飞,鸳鸯并游水中戏。神女驾云初降甘霖,班婕妤团扇敛藏光晕。暂且流连至日暮时分,面对华烛欢愉未尽。

逐句剖析

"秋风起兮寒雁归":秋风起时寒雁南归,

"寒蝉鸣兮秋草腓":寒蝉哀鸣秋草枯萎。

# 腓:枯萎。

"萍青兮水澈":浮萍青翠秋水澄澈,

# 澈:水澄清。,萍:浮萍。

"叶落兮林稀":落叶飘零林木凋敝。

"翠为盖兮玳为席":翠绿荷叶作伞盖,玳瑁纹席铺满地,

# 玳:“玳瑁”的简称,谓豪华珍贵的宴席。

"兰为室兮金作扉":兰草芬芳饰居室,黄金门扉显贵气。

# 扉:门扇。

"水周兮曲堂":流水环绕曲折厅堂,

# 曲堂:幽深的厅堂。,周:环绕。

"花交兮洞房":繁花交织洞房幽闭。

# 洞房:指新婚夫妇的卧室。

"树参差兮稍密":树木参差渐显浓密,

"紫荷纷披兮疏且黄":紫荷零落稀疏泛黄。

# 披兮:散乱貌。,紫荷:荷花。

"双飞兮翡翠":翡翠鸟成双空中飞,

# 翡翠:鸟名。

"并泳兮鸳鸯":鸳鸯并游水中戏。

# 并泳:一起游水。

"神女云兮初度雨":神女驾云初降甘霖,

# 初度雨:暗喻,犹言初次经历云雨。

"班妾扇兮始藏光":班婕妤团扇敛藏光晕。

"且淹留日云暮":暂且流连至日暮时分,

# 日云暮:太阳将落。云,助词。,淹留:羁留;逗留。

"对华烛兮欢未央":面对华烛欢愉未尽。

# 未央:未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辞》是南北朝时期萧绎的作品。诗中以秋风、寒雁、寒蝉等意象描绘萧瑟秋景,营造出零落衰飒的氛围,却又借翡翠双飞、鸳鸯并泳展现高堂华屋中及时行乐的场景,暗示南朝宫廷腐朽糜烂的生活。写作上刻意模仿骚体,句式参差,多用“兮”字,音节流畅,词语造景多有借鉴。前半段写景,勾勒秋之衰败;后半段转向宴乐,前后形成对比。然而,此诗虽具骚体形式,内容却空虚苍白,仅袭楚骚皮毛,虽减少了悲秋的哀愁凄怨,注入些许生气,但终究因主题格调不高,未能成就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梁皇帝

萧绎(508~554?),即梁元帝。南朝梁皇帝。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梁武帝第七子,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辩、陈霸先灭景,于江陵即位称帝,国势衰微。承圣三年西魏军破江陵,被俘杀。萧绎好玄谈,能诗赋,工书善画。其论文强调“情灵摇荡”“流连哀思”,诗赋文辞绮艳而声调流转。今存《金楼子》《梁元帝集》辑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秋辞》是南北朝萧绎创作的古体诗,属于宴饮诗。全诗刻意模仿骚体,句式参差、多用“兮”字,但内容空虚苍白,仅袭楚骚皮毛,展现出形式与内涵失衡的特点。

2. 分段赏析

“秋风起兮寒雁归”句是描绘秋日典型意象。一个“起”字赋予秋风动态质感,暗示季节更迭的不可逆性;“归”字既写寒雁南迁的自然规律,又暗含游子思归的潜在情感。双“兮”字构成悠长叹息,使短促秋声延展出时空纵深感。此句以听觉带动视觉,为全诗奠定萧瑟基调。“寒蝉鸣兮秋草腓”句运用视听通感手法。“寒蝉”鸣声强化秋意肃杀,“腓”字精准刻画秋草枯萎之态。昆虫与植物的并置构成生态画卷:秋蝉作为短暂生命的象征,在枯黄草丛中嘶鸣,形成生命流逝的双重隐喻。动词“鸣”与形容词“腓”形成动静对照,暗示繁华将逝的必然。“萍青兮水澈”句聚焦微观水体景观。青萍的浮萍绿意与澄澈秋水构成冷色调画面,“澈”字突破传统秋水浑浊的刻板印象,展现透明质感。植物与液体的色彩呼应,暗示表面平静下的深层寂寥。此句以小见大,通过透明水体折射出秋日特有的清冷意境。“叶落兮林稀”句完成空间构图转换。落叶的动态轨迹与林木的稀疏状态构成俯视视角,“稀”字点明树木凋敝程度。视觉上形成疏密对比:飘落叶片的零散动态与林间空旷的静态形成张力,暗示繁华消散后的虚空本质。此句为后续华美场景铺垫反衬基础。“翠为盖兮玳为席”句转入人工造景描写。“翠盖”与“玳席”形成自然与人工的材质碰撞,暗示贵族生活的奢靡。色彩词“翠”与贵重物象“玳”的组合,构建出斑斓却脆弱的视觉意象,与自然界的萧瑟形成尖锐对立。“兰为室兮金作扉”句深化空间装饰层次。兰草的芬芳意象与金属门扉的冰冷质地构成嗅觉与触觉通感,暗示富贵表象下的精神荒芜。“室”与“扉”的空间限定,将场景从自然过渡到人工建筑,为后续宴饮场面建立场所坐标。“水周兮曲堂”句完善建筑空间叙事。流水环绕的曲折厅堂,既展现园林设计智慧,又暗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隐喻。曲径通幽的布局暗示贵族生活的复杂内蕴,水流的永恒运动与建筑的静止状态形成哲学层面的对照。“花交兮洞房”句完成室内场景构建。“花交”既指藤蔓花卉在洞房交织,又暗喻男女情爱纠葛。封闭的“洞房”空间与盛放的鲜花形成禁锢与生长的矛盾,暗示奢靡生活背后的生命压抑。此句为尾联的欢宴场景埋下情感伏笔。“树参差兮稍密”句调整全景观察视角。树木的错落有致与疏密变化,展现园林设计的匠心独运。视觉焦点的由近及远,将读者视线从建筑拉回自然,完成室内外空间的循环。参差树影在月下形成的明暗对比,暗示欢乐表象下的阴影存在。“紫荷纷披兮疏且黄”句完成秋日植物图谱。紫色荷花与枯黄荷叶的色彩并置,突破单色秋景范式,展现衰败过程中的绚烂余晖。“纷披”动态与“疏”“黄”静态特征形成矛盾修辞,暗示繁华消逝的复杂过程,具有存在主义式的生命哲思。“双飞兮翡翠”句引入神话意象。翡翠鸟的双飞既是对首句寒雁南归的回应,又暗含《山海经》中翠鸟报丧的典故意涵。成双意象与后文“并泳”形成镜像结构,在欢愉场景中植入不祥预兆,体现古典诗歌的复调叙事特征。“并泳兮鸳鸯”句强化爱情隐喻。鸳鸯并游本为祥瑞,但在秋日语境中,温暖表象与渐凉水温形成温度反讽。禽鸟的亲密与人类宴饮场景构成平行蒙太奇,暗示欢愉的短暂性与表演性,为结尾的“欢未央”埋下反讽注脚。“神女云兮初度雨”句引入楚辞意象。化用巫山神女典故,将现实秋雨幻化为云雨巫山的神话场景。“初度雨”既指秋雨初降,又暗含情欲萌动的双关语义。虚实相生的笔法打破时空界限,在现实场景中投射神话阴影。“班妾扇兮始藏光”句深化时间隐喻。班婕妤团扇典故在此获得新解:秋扇见捐的悲剧命运,在“始藏光”中转化为渐隐过程。光线的逐渐消退与首句“秋风起”形成环形结构,暗示美好事物消逝的不可逆转性。“且淹留日云暮”句完成时间维度建构。“淹留”与“日暮”构成时间停滞的假象,实则暗指欢宴的拖延本质。黄昏时刻的临界状态,既是对白昼的告别,也是对黑夜的抗拒,映射出人类面对时间流逝的永恒困境。“对华烛兮欢未央”句收束全篇情感。人工烛火与自然日光的对照,揭示欢宴的虚幻本质。“未央”的重复使用形成语义悖论,在物理时间的终结处创造心理时间的永恒。此句以璀璨光影包裹存在虚无,达成“以乐景写哀”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二 思悲公篇》

下一篇:南北朝·萧绎《登颜园故阁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