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ī
lái
·
·
bìng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浏览量:2
jiā
pín
gēng
zhí
yòu
zhì
yíng
shì
píng
chǔ
shēng
shēng
suǒ
wèi
jiàn
shù
qīn
duō
quàn
wéi
zhǎng
tuō
rán
yǒu
huái
怀
qiú
zhī
huì
yǒu
fāng
zhī
shì
zhū
hóu
huì
ài
wéi
jiā
shū
pín
suì
jiàn
yòng
xiǎo
shí
fēng
wèi
jìng
xīn
dàn
yuǎn
péng
jiā
bǎi
gōng
tián
zhī
wéi
jiǔ
biàn
便
qiú
zhī
shǎo
juàn
rán
yǒu
guī
zhī
qíng
zhì
xìng
rán
fēi
jiǎo
suǒ
dòng
suī
qiè
wéi
jiāo
bìng
cháng
cóng
rén
shì
jiē
kǒu
shì
chàng
rán
kāng
kǎi
shēn
kuì
píng
shēng
zhī
zhì
yóu
wàng
rěn
dāng
liǎn
cháng
xiāo
shì
xún
chéng
shì
mèi
sàng
chāng
qíng
zài
jùn
bēn
miǎn
zhí
zhòng
qiū
zhì
dōng
zài
guān
shí
yīn
shì
shùn
xīn
mìng
piān
yuē
guī
lái
suì
shí
yuè
guī
lái
tián
yuán
jiāng
guī
xīn
wéi
xíng
chóu
chàng
ér
bēi
wǎng
zhī
jiàn
zhī
lái
zhě
zhī
zhuī
shí
wèi
yuǎn
jué
jīn
shì
ér
zuó
fēi
zhōu
yáo
yáo
qīng
yáng
fēng
piāo
piāo
ér
chuī
wèn
zhēng
qián
hèn
chén
guāng
zhī
wēi
nǎi
zhān
héng
zài
xīn
zài
bēn
tóng
huān
yíng
zhì
hòu
mén
sān
jìng
jiù
huāng
sōng
yóu
cún
xié
yòu
shì
yǒu
jiǔ
yíng
zūn
yǐn
shāng
zhuó
miǎn
tíng
yán
nán
chuāng
ào
shěn
róng
zhī
ān
yuán
shè
chéng
mén
suī
shè
ér
cháng
guān
lǎo
liú
shí
jiǎo
shǒu
ér
xiá
guān
yún
xīn
chū
xiù
niǎo
juàn
fēi
ér
zhī
huán
jǐng
jiāng
sōng
ér
pán
huán
guī
lái
qǐng
jiāo
jué
yóu
shì
ér
xiāng
wéi
jià
yán
yān
qiú
yuè
qīn
zhī
qíng
huà
qín
shū
xiāo
yōu
nóng
rén
gào
chūn
jiāng
yǒu
shì
西
chóu
huò
mìng
jīn
chē
huò
zhào
zhōu
yǎo
tiǎo
xún
ér
jīng
qiū
xīn
xīn
xiàng
róng
quán
juān
juān
ér
shǐ
liú
shàn
wàn
zhī
shí
gǎn
shēng
zhī
xíng
xiū
xíng
nèi
shí
wěi
xīn
rèn
liú
wéi
huáng
huáng
zhī
guì
fēi
yuàn
xiāng
huái
怀
liáng
chén
wǎng
huò
zhí
zhàng
ér
yún
dēng
dōng
gāo
shū
xiào
lín
qīng
liú
ér
shī
liáo
chéng
huà
guī
jìn
tiān
mìng

译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觉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确,之前的错误。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觉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确,之前的错误。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回家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逐句剖析

"余家贫":我家贫穷,

"耕植不足以自给":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

# 自给:供给自己生活。,耕植:耕田种植。

"幼稚盈室":孩子很多,

# 幼稚盈室:指孩子多。幼稚,小孩。盈室,满屋。

"瓶无储粟":米缸里没有存粮,

# 瓶无储粟:指家无余粮。瓶,盛粮食的器皿。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生生所资":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

# 生生所资:所赖以维持生活的。生生,维持生活。资,凭借。

"未见其术":没有办法解决。

# 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见:被。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

# 长吏:指县丞、县尉,是县吏中职位较高的官吏。

"脱然有怀":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

# 有怀:有了某种念头。,脱然:忧虑解除而放松的样子。

"求之靡途":可是求官缺少门路。

# 靡途:没有门路。

"会有四方之事":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

# 会有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会,恰逢。

"诸侯以惠爱为德":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 诸侯以惠爱为德: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家叔以余贫苦":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

# 家叔:可能是作者的叔父陶夔,当时任太常卿。

"遂见用于小邑":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于时风波未静":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

# 风波未静:指战乱未停息。

"心惮远役":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

# 远役:到远方供职。

"彭泽去家百里":彭泽县离家一百里,

#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公田之利":公田收获的粮食,

# 公田:即“官田”,政府控制的田地。

"足以为酒":足够造酒饮用,

"故便求之":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及少日":等到过了一些日子,

"眷然有":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 眷然有归欤之情:辞官回家的想法。眷然,思念的样子。归欤,语出《论语·公冶长》。

"何则":那是为什么?

# 何则:为什么呢?

"质性自然":本性任其自然,

# 质性:本性。

"非矫厉所得":这是勉强不得的;

# 矫厉:造作勉强。

"饥冻虽切":饥寒虽然来得急迫,

# 切:迫切。

"违己交病":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 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交,都。,违己:违反自己的意志。

"尝从人事":过去为官做事,

# 尝从人事:曾经出仕。从,从事。人事,指做官。

"皆口腹自役":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 皆口腹自役: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于是怅然慷慨":于是惆怅感慨,

# 慷慨:感叹。,怅然:失意。

"深愧平生之志":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犹望一稔":只再等上一年,

# 一稔:庄稼成熟一次,引申为一年。,望:观望。,犹:踌躇、犹疑。

"当敛裳宵逝":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 敛裳宵逝:收拾衣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

# 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寻:不久。

"情在骏奔":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

# 情在骏奔:吊丧的心情。在:像。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自免去职":自己请求免去官职。

"仲秋至冬":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

# 仲秋:农历八月。

"在官八十余日":在职共八十多天。

"因事顺心":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

# 因事顺心:因辞官的事顺遂心意。

"命篇曰《归去来兮》":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

#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助词,无义。兮,语气词。

"乙巳岁十一月也":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 乙巳:东晋义熙元年(405)。

"归去来兮":回家去吧!

"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 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芜,田地荒废。胡,同“何”,为什么。

"既自以心为形役":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

# 以心为形役:使精神被形体役使。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

#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奚,何,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

"悟已往之不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

# 悟已往之不谏: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二句: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谏,挽回。《论语·微子》中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语。

"知来者之可追":觉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确,之前的错误。

# 追:补救。

"实迷途其未远":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

# 实迷途其未远: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迷途,指出来做官。

"觉今是而昨非":觉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确,之前的错误。

# 非:错误。,是:正确。

"舟遥遥以轻飏":船在水上轻轻飘荡,

# 舟遥遥以轻飏: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遥遥,漂流摇荡的样子。飏,船缓缓前进。

"风飘飘而吹衣":微风吹拂着衣裳。

"问征夫以前路":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

# 问征夫以前路: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征夫,行人。

"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 恨晨光之熹微:晨光微弱(耽误行程)。熹微,光线微弱。

"乃瞻衡宇":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

# 乃瞻衡宇:于是看见了自家的房子。衡宇,简陋的房屋。衡,横木,横木为门,是贫者之居的布置。

"载欣载奔":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 载欣载奔:高兴地奔跑。载,语助词。

"僮仆欢迎":家僮欢快地迎接我,

"稚子候门":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

# 稚子:幼儿。

"三径就荒":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

# 三径就荒:院子里的小路已经荒芜了。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以“三径”代指隐士住处。

"松菊犹存":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

"携幼入室":带着孩子们进了屋,

"有酒盈樽":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

# 盈樽:满杯。

"引壶觞以自酌":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

# 觞:酒杯。,引:拿来。

"眄庭柯以怡颜":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

# 眄庭柯以怡颜:看着院子里的树木,喜形于色。眄,看。柯,草木的枝茎,这里指树。怡,愉快,使动用法,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

# 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傲,指傲世。

"审容膝之易安":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 审容膝之易安: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容易使人安适。审,深知。容膝,仅能容纳双膝,形容居处狭小。

"园日涉以成趣":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

# 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在园中游玩,成为乐趣。涉,游玩、游览。

"门虽设而常关":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拐杖走走歇歇,

#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策,拄着。扶老,手杖。憩,休息。流憩,游息,就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

"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 时矫首而遐观:常常抬起头遥望远方。矫,举。遐观,远望。

"云无心以出岫":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

# 云无心以出岫: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里冒出。无心,无意地。岫,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

"鸟倦飞而知还":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景翳翳以将入":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

# 景翳翳以将入:阳光黯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入,指太阳下山。

"抚孤松而盘桓":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 盘桓:徘徊。

"归去来兮":回家去吧!

"请息交以绝游":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

# 请息交以绝游: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

"世与我而相违":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

"复驾言兮焉求":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 复驾言兮焉求: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驾言,驾车出游。《诗经·邶风·泉水》有“驾言出游”之语。驾,驾车。言,助词。

"悦亲戚之情话":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

# 情话:知心话。

"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

"农人告余以春及":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

# 春及:春天到了。

"将有事于西畴":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 将有事于西畴: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春耕。事,指耕种之事。畴,田地。

"或命巾车":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

# 或命巾车:有时坐着有帷幕的小车。命,命人备置。巾车,外面覆盖着帷幕的小车。

"或棹孤舟":有时划着一条小船。

# 或棹孤舟:有时划一艘小船。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意为划桨。

"既窈窕以寻壑":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

# 既窈窕以寻壑: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壑,山沟。

"亦崎岖而经丘":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 亦崎岖而经丘: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

"木欣欣以向荣":树木欣欣向荣,

# 木欣欣以向荣:草木茂盛。欣欣,向荣,都是草木滋长茂盛的意思。

"泉涓涓而始流":泉水缓缓流动。

# 涓涓:水流细微的样子。

"善万物之得时":(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 善万物之得时: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好时节。善,羡慕。得时,顺应天时。

"感吾生之行休":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 感吾生之行休: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行,将要。休,终结。

"已矣乎":算了吧!

# 已矣乎:算了吧!助词“矣”“乎”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寓形宇内复几时":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

# 寓形宇内复几时:人寄身于天地间能有多长时间?寓形,寄托身体。宇内,天地间。

"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

# 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生与死都顺随自然?曷,相当于“何”,为什么。去留,指生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惶惶不安,到底想要到哪里去?遑遑,惊恐匆忙、心神不定。

"富贵非吾愿":富贵不是我所求,

"帝乡不可期":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

# 帝乡不可期:仙境不可期求。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所谓仙境。期,期求。

"怀良辰以孤往":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

# 怀良辰以孤往: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怀,留恋、爱惜。良辰,指上文所说万物得时的春天。孤独,独自外出。

"或植杖而耘耔":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

# 或植杖而耘耔:有时倚着棍杖除草培土。植杖,倚杖、扶杖。一说“植杖”是把手杖插在地上。耘,除草。耔,培土。《论语·微子》有“植其杖而芸”之语。

"登东皋以舒啸":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

# 登东皋以舒啸:登上向阳的高地,放声长啸。东皋,水边向阳的高地。舒啸,放声长啸。

"临清流而赋诗":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

"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

# 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遂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聊,姑且。乘化,顺遂自然。归尽,到生命的尽头。

"乐夫天命复奚疑":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 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归去来兮辞》为东晋陶渊明所作,出自《陶渊明集》。全文以细腻笔触,生动描绘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图景与内心情怀。在这篇文章中,陶渊明不仅道出对官场黑暗的深刻认识,更融入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彰显出不随波逐流、坚守高洁的精神境界。文中,作者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致描写与归隐生活的生动刻画,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意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描绘出云卷云舒、倦鸟归巢的闲适之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则展现出登高长啸、临水赋诗的悠然之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以及安贫乐道生活的向往。文章行文自然质朴,语言简洁流畅,不事雕琢,意境深远,尽显率真洒脱的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陶渊明的辞赋。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毅然决然弃官归田,并写下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据《宋书·陶潜传》与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选择归隐,源于对当时腐朽黑暗现实的深切不满。彼时,郡中督邮前来彭泽县巡视,按照官场惯例,陶渊明需整束衣冠、恭敬迎接。面对此等繁文缛节与阿谀奉承之举,他愤然说道:“我岂能为了微薄的俸禄,向那些庸俗之辈卑躬屈膝!”当日便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同时挥笔写下《归去来兮辞》,以此明志,抒发自己对自由与本真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归隐题材的抒情小赋。描写了作者摆脱仕途羁绊,回归田园生活的经过,表达了其对官场虚伪的厌弃以及对自由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2. 写作手法

对偶:“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里,“遥遥”与“飘飘”两个叠词相映成趣,将小船轻快前行、衣袂随风翻飞的画面描摹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诗人归乡途中的心情跃然纸上。“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欣欣”生动勾勒出草木蓬勃生长、郁郁葱葱的繁茂之态,“涓涓”细腻描绘出泉水缓缓流淌、叮咚作响的灵动之景。这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不仅饱含着诗人对生命的由衷赞美,更委婉含蓄地传达出他回归田园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心境。对比:“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其中,既有“有酒盈樽”“容膝易安”所传递的知足自适,又暗含“眄庭柯”“倚南窗”流露的孤高自许。前者展现他对简朴生活的欣然接纳,后者彰显其不慕浮华的傲岸风骨。鲜明的情感对照,让一位超然物外、坚守精神气节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融情于景:“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每日漫步园中,景致常新,趣味自生;虽设了门扉,却大多时候紧闭,隔绝尘世喧嚣。诗人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时而抬头望向远方,将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仿佛与花草树木、云霞清风浑然一体,享受悠然自得的隐逸之乐。象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两句看似描绘黄昏时分的寻常景致,实则暗含深意:西沉的落日恰似昏暗的世道,腐朽的官场如夜幕笼罩;即便年事已高,诗人仍坚守本心,不愿同流合污。那傲然挺立的孤松,正是他高洁品格与耿介志向的化身。直抒胸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开篇这句“归去来兮”,直截了当道出了内心的渴望,既是田园在声声呼唤,也是自己本性的强烈驱使。用反问的语气问出“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何还不回去?”,足见心意已决,没有半分犹豫。这开头两句,体现了人生中那种幡然醒悟的透彻。用典:“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是古时候隐士住处的说法,“松菊”常被用来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所以“松菊犹存”,其实是说自己那份高洁的品性还没丢。这两句话既藏着对好久不见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后悔自己没能早点儿回来。卒章显志:结尾这两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作者把意思说到了哲学的层面上,点出了“顺应天命而自得其乐”的想法。铺陈:“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作者细细描绘了自己和乡邻、农人的交往乐趣,尤其写了农闲时,兴之所至便出游。有时驾着小车,有时划着小船,沿着幽深的山谷探寻,顺着崎岖的山路穿行。这些细节满满地展现出出游时的自在快意。烘托:“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这四句,写的是作者想象中日夜赶路乘船回家时的满心欢喜。前两句看似在说船儿轻快地漂荡、风儿轻轻吹动衣裳,其实是在烘托自己离开官场后那种轻松又畅快的心情。最后一句里的“恨”字用得特别妙,把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表现出来。反问:“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两句,作者回想当初为了糊口去做官,心里满是痛苦和悲伤。用反问的语气表明既然明知是让心灵被形体所奴役,又何必独自惆怅悲戚。

3. 分段赏析

序文前半部分,陶渊明自叙“余家贫”,为生活所迫,在亲友劝说下“求之”仕途,甚至因彭泽县公田可酿酒而欣然赴任,这份对出仕动机的坦诚,尽显其率真天性。后半部分笔锋一转,点明弃官缘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道破根本:官场的虚与委蛇违背本性,即便饥寒交迫,也不愿再为生计丧失自我、“违己交病”。妹丧只是离职的契机,序文实则是诗人对前半生的深刻反思,也为正文对归隐生活的畅想埋下伏笔。开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不仅是生活居所,更是自由与本真的象征,田园荒芜意味着精神家园的失守,这一声疾呼,是对自己误入仕途的警醒,也是对回归本心的强烈渴望。“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自我劝解,更是通透的人生领悟,既然因生计让心灵受肉体驱使,就不必徒自悲伤,要向前看。“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凝练的语言,写出迷途知返的庆幸与坚定,展现出诗人与过去决裂、重获新生的勇气。“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诗人想象乘船归乡,船儿轻快,风拂衣襟,将脱离官场的轻松愉悦刻画得淋漓尽致;“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向行人问路,抱怨晨光微弱,生动地表现出归心似箭的心情。“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望见家门便欣喜奔跑,四十一岁的诗人天真如孩童。“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勾勒出家人迎接的温馨画面,暗含妻子持家有方;“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小径荒芜是对过往的悔意,松菊尚存则是本性未改的欣慰;“携幼入室,有酒盈樽”,酒中满是家人的温情,展现出归隐生活的温暖开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诗人饮酒赏树,倚窗自适,知足常乐中透着孤高傲岸。“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每日园中漫步,与外界隔绝,沉醉自然之趣;“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杖休憩、抬头远望,尽显悠然自得。“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借云鸟之态,隐喻自己出仕到归隐的历程;借夕阳西下、独抚孤松,寄托对晋朝命运的隐忧和坚守高洁品性的决心。“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诗人明确宣告与世俗断绝往来,既然道不同,便不再寻求迎合。“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与亲人谈心、抚琴读书、听农人谈农事,远离官场应酬,回归生活本真。“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驾车行舟,探索山水,享受自然之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到万物生机勃勃,对比自己渐入暮年,在欣喜中夹杂一丝感慨,却依然热爱当下。“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反问自己为何还要汲汲营营,不如随心而行。“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否定了追逐富贵与向往仙境的虚妄,展现出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描绘出理想生活图景:在美好的日子独自出游、田间劳作、登高赋诗,劳动、自然、人文完美融合,实现生命的充实与价值。“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以“乐天知命”作结,强调顺应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中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这既是诗人的人生哲学,也是他对归隐生活的坚定信念与豁达态度。

4. 作品点评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以六字句为主体,巧妙穿插三字、四字、七字乃至八字句,长短交错间,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节奏。诵读时,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在词句的雕琢上,“之”“以”“而”等虚词的运用让文句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叠音词的使用更是点睛之笔,“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中,“遥遥”写出归舟在水面上悠然前行的姿态,“飘飘”则描绘出微风轻拂衣衫的惬意;“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里,“欣欣”展现出草木蓬勃生长的生机,“涓涓”描摹出泉水缓缓流淌的灵动。这些叠音词不仅生动勾勒出景物的鲜活画面,更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让文字富有韵律之美。文章中的对偶句也是一大亮点。无论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样工整的正对,将云鸟的自然之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还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般富有张力的反对,在自我反思中抒发感慨,都运用得恰到好处。作者将描写、抒情与议论完美融合。时而勾勒田园风光,时而直抒胸臆,倾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时而阐发议论,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景、情、理、趣相互交织,浑然一体,营造出悠远深邃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宋欧阳修

#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征。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宋苏轼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

宋李格非

# 盖其词高甚,晋宋以下,欲追蹑之不能。

宋陈知柔

# 其辞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

宋朱熹

# 屈子辞,雷填、风飒之首;陶公辞,木荣、泉流之趣。虽有一激一平之别,其为独往独来则一也。

清刘熙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植《洛神赋》

下一篇:魏晋·陈寿《隆中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