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pín
shì
shǒu
èr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浏览量:2
suì
yún
yōng
qián
xuān
nán
xiù
tiáo
yíng
běi
yuán
qīng
jué
kuī
zào
jiàn
yān
shī
shū
sāi
zuò
wài
huáng
yán
xián
fēi
chén
è
qiè
yǒu
yùn
jiàn
yán
wèi
huái
怀
lài
duō
xián

译文

北风凄冷眼看一年将尽,我裹着粗布衣服在屋前晒太阳取暖。南边的菜圃一片凋零,北面的园林枯枝堆遍。将酒壶倒过来,再也滴不出一滴酒,朝炉灶里看去,也见不到一丝炊烟。诗书堆满了座位之外,太阳西斜了,却没有闲暇去研读。闲居穷困虽不似孔子绝粮,但难免有不满的怨言。用什么宽慰我孤寂的心怀,只有那古代高洁的先贤。

逐句剖析

"凄厉岁云暮":北风凄冷眼看一年将尽,

# 云:语助词,无意义。,凄厉:凄凉寒冷。

"拥褐曝前轩":我裹着粗布衣服在屋前晒太阳取暖。

# 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曝:晒。,拥褐:围裹着粗布短衣。褐:粗布做的衣服。

"南圃无遗秀":南边的菜圃一片凋零,

# 秀:指菜苗。,圃: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子,即菜园。

"枯条盈北园":北面的园林枯枝堆遍。

# 盈:满。

"倾壶绝余沥":将酒壶倒过来,再也滴不出一滴酒,

# 余沥:指剩下的残酒。沥,液体的点滴。《史记·滑稽列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

"窥灶不见烟":朝炉灶里看去,也见不到一丝炊烟。

# 窥:看。

"诗书塞座外":诗书堆满了座位之外,

"日昃不遑研":太阳西斜了,却没有闲暇去研读。

# 研:研读。,遑:闲暇。,昃:太阳西斜。

"闲居非陈厄":闲居穷困虽不似孔子绝粮,

# 陈厄:在陈国受困。事见《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厄:困苦,危难。

"窃有愠见言":但难免有不满的怨言。

# 愠:含怒,怨恨。,窃:谦指自己的意见。

"何以慰我怀":用什么宽慰我孤寂的心怀,

# 怀:内心。

"赖古多此贤":只有那古代高洁的先贤。

# 此贤:指以下各篇所说的古代贤人。贤:贤士,指安贫乐道的古代贫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贫士七首(其二)》是东晋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咏怀诗。前两句点明时序,写出寒风凛冽的冬日烘托生存困境,勾勒出贫士衣不蔽体的物质匮乏。三四句通过南圃北园的荒芜凋零景象,来进一步渲染贫士生活环境的萧索,突出其贫困的处境。五六句通过动态描摹,展现断粮绝炊的极端贫困。七八句诗书堆满座位四周,然而太阳西斜了却没有闲暇去研读,是在写贫士因为生活的贫困窘迫,连日常研读诗书的精神生活都无法保证,进一步强调了贫困对其生活的影响。后四句,引用《论语》中的一则典故,说的是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写自己虽难与先圣比并,但在坚持正道这一点上,不正以孔子为楷模。表达了诗人在极端贫困中坚守道德操守、在物质匮乏里淬炼精神高洁的士人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咏贫士七首》为陶渊明晚年创作的七言组诗,约作于南朝宋元嘉三年(426)时值诗人毅然拒绝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粮肉之际,此组诗既是对自身清贫生活的艺术写照,更是其安贫守志精神品格的集中呈现。该诗即属这一具有自传性质的咏怀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东晋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咏怀诗。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书写和白描贫士生活境遇,咏叹固穷守节之志。以“岁暮饥寒”的生存实景反衬“抱朴守真”的生命境界,表达了诗人在极端贫困中坚守道德操守、在物质匮乏里淬炼精神高洁的士人风骨。

2. 写作手法

化用:“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引用《论语》中的一则典故,说的是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诗人自己虽难与先圣比并,但在坚持正道这一点上,以孔子为楷模。

3. 分段赏析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贫困的生活情况、体弱多病的身躯、迟缓笨拙的行动,从而可以体会到诗人孤独、悲凉的心境。表明了诗人只能领受大自然那有限的赐予,已经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南圃无遗秀”四句写出了诗人求生的最后徒然的努力。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诗人像一只觅食的小鸟,收获季节早过,还在埋怨田中没有给自己剩下少许余穗;明明知道酒壶早已没酒,但还是仍止不住要倒过壶底,希望还能倒出一点;明明知道灶中没有柴火,但还是仍止不住要低头查看。这不仅写出了“贫到骨”的,也写出年迈之人恍惚多疑心理,更表现出诗人尽管明知一无所获,但还是不愿求诸仕途的铮铮傲骨。“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从“诗书敦素好”,一句看出读书本是诗人一生的乐趣,但是在生活的重迫下,也顾不得读书。从前面六句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那诗书的真谛已化做他固穷的气节了。但是那些达官显贵在酒醉饭饱的时间里,用诗书作为点缀,写出他们对诗书的亵渎。“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说的是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这一句引用的是《论语》中的一则典故。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诗人自己虽然很难与先前的圣人相比,但在坚持正道这一点上,更应该以孔子为楷模。“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写出诗人用古代高洁的先贤,来宽慰自己孤寂的心怀。诗书、古贤,正是诗人“不容然后见君子”的巨大精神支柱的来源。这首诗是从生活困境来表现固穷的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孤云倦翮以兴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已,独无攀援飞翻之志。宁忍饥寒以守志节,纵无知此意者,亦不足悲也。

宋汤东涧《陶渊明集评议》

# 皆咏古来贫士以为证也。

清张玉穀《古诗赏析》

# 《咏贫士》第一首写明正意。第二首极写饥寒,结言何以致此,未免有愠,作一开,赖有前贤,以慰吾怀,作一阖,又以古贤起下诸人。末首结句作一大结,与第二首结句对照。邈哉前修,赖古多此贤也,谁云固穷难足以慰吾怀矣。七首一气。

清吴菘《论陶》

# (其二)通篇极陈穷苦之状,似觉无聊,却忽以末二句拨转,大为贫士吐气。章法之妙,令人不测,大要只善于擒纵耳。

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

下一篇:魏晋·孙绰《碧玉歌(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