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在东园":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
# 东园:陶渊明居所之东的园圃,陶渊明《停云》:“东园之树,枝条载荣。”亦泛指园圃。,青松:青翠的松树,因松树四季常青,喻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众草没其姿":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
# 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其,一本作奇。
"凝霜殄异类":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
# 异类:本意是指不同种类,有时也可作杰出的才能。同时,它也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指松树之外的其他草木。,殄:尽,绝。如殄灭,殄歼,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武殄暴逆。”,凝霜:凝结成霜。南朝齐谢朓《校猎曲》:“凝霜冬十月,杀盛凉飇开。”
"卓然见高枝":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
# 卓然:卓越貌,汉刘向《说苑·建本》:“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
"连林人不觉":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
# 人不觉:不被人注意。,连林:连着的林子,意树木相连。
"独树众乃奇":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 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奇:一本作知。乃:文言虚词,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独树:一株、独棵。
"提壶挂寒柯":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
# 寒柯:树枝。寒柯,指冬天树木或树干。《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冬曰玄英……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条。”,挂:一作抚。,提壶:壶:指酒壶。提壶,提壶芦,提葫芦挂。此谓提来酒壶。欧阳修《啼鸟》诗:“独有花上提壶芦,劝我沽酒花前醉。”
"远望时复为":有时候又极目远眺。
# 远望时复为:此句倒装,谓时复为远望,即时时向远处眺望。
"吾生梦幻间":我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
# 梦幻:梦中幻境,多喻空妄。唐黄滔《祭宋员外文》:“人生梦幻,夫复何言!”
"何事绁尘羁":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
# 羁:束缚,拘束。如,羁押,羁绊,放荡不羁。,绁尘:绳索,系牲口的缰绳。如,大绁(粗大的绳索),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羁绁(马辔,喻束缚)。绁尘,束缚,犹言尘网。,何事:为什么。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言志题材的诗。诗中描绘了东园里青松起初被众草掩盖身姿,霜后却卓然挺立,展现出不畏严寒的坚韧姿态。通过将生长于连林之中与独自生长的青松进行对比,体现出孤松的独特与引人注目。
2. 写作手法
比喻:“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以青松比喻诗人自己坚贞不渝的人格,用众草比喻无品无节之士流,凝霜比喻严峻恶劣的政治气候,形象地表达诗人在世俗与困境中的坚守。赋:“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运用铺陈的手法,直接描述诗人把酒壶挂在松枝,抚摸松枝,时常远望青松的行为,直白展现诗人对青松的喜爱与留恋。化用:在“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这四句诗中,诗人陶渊明巧妙地化用了《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孔子论述。孔子通过寒冬中松柏最后凋零的现象,来强调君子应具备在艰难困苦环境中坚守品格的特质。
3. 分段赏析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当寒冬来临,严霜肆虐,那些曾经青青的众草纷纷凋零。此时,青松那挺拔的身姿与常青的翠色,在霜雪中卓然挺立,格外醒目。春夏之时,众草也曾呈现出一片青葱之色,甚至随着它们的疯长,一度将青松掩于其中。然而,众草终究无法抵御严霜的侵袭,最终走向衰败。这表明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像诗人这般拥有高尚人格的人,能够坚守自我、不屈不挠,而那些普通之人则如同众草,在困境面前轻易低头。“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若是青松成林,它们的独特之处便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只有当一株青松独立于天地间,它的与众不同才会让人感到惊奇。这就如同诗人,正因为像他这样坚守高尚品格的人不多,才格外引人注目。倘若世间像诗人一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便也会淹没在众人之中,难以凸显其独特。以上六句,巧妙运用比兴手法,占据了全诗的大部分篇幅。其中,青松象征着诗人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众草则指代那些毫无节操的世俗之人,凝霜比喻当时严峻险恶的政治形势,这些意象的寓意一目了然。而“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这两句,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意蕴。一株卓然挺立的青松之所以令人称奇,是因为众草无法企及它的品质。若园中皆是青松,这一株自然也就显得平常。同样,一位人格高尚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正是因为其他士人未能坚守高尚的品格。倘若士人群体都能像高尚之士那样,或者说高尚的品格蔚然成风,那么品格高雅之人也就难以凸显其独特之处。可惜的是,大多数士人往往深陷私欲,难以如青松般“卓然见高枝”。最后的四句,诗人笔锋一转,直接描述自身。“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这里的“寒柯”,承接上文提及的“凝霜”,进一步点明环境。此句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诗人对东园里的青松钟爱有加,特意将酒壶轻轻挂在松枝上,而后在松树旁悠然饮酒,沉醉于松间。即便有时不在园中,也会不时从远处眺望青松的挺拔身姿。把酒壶挂在寒柯之上,这一举动尽显诗人与青松之间的亲昵无间;而常常远望松姿,更是流露出诗人对青松的一往情深。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一直从青松那卓然不凡的高节中,获取着精神上的养分与慰藉。诗的结笔两句,初看似乎显得有些突兀,仿佛与上文关联不大,实则蕴含着紧密而深刻的内在联系。“梦幻”在此处寓意着人生的短暂无常,通过这种比喻,更加凸显出生命的珍贵与值得珍惜。“尘羁”即尘世的羁绊,这里指代的是仕途。诗人意识到,生命如此有限,实在应当倍加珍视,切不可让自己被仕途的尘网所束缚,从而丧失独立自由的人格。而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品质,恰如诗中的青松一般,傲然挺立,卓然不群。这,才是诗人真正想要彰显的主体品格。
4. 作品点评
这首《饮酒》,看似写饮酒,实则宛如咏松之作。陶渊明对青松的盛赞,让我们领悟到“立身莫学柔弱苗”的深刻哲理。
# 此诗乃借孤松为己写照。
《陶诗汇注》
# 诗人以孤松自喻.表现自己高浩圣贞的情操。
《古诗三百首》
# 在与众草的对比中刻画青松的形象,益发突出了其卓然不群的品格。
《历代诗文名著新选》
# 此诗精神境界与艺术造诣,可以喻之为一完璧。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饮酒(其四)》
下一篇:魏晋·陆机《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