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遘时雨":二月喜逢春时雨,
# 仲春遘时雨:“仲春”两句:这两句是说仲春时节春雨应时而降,春雷开始震响。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遘:逢。
"始雷发东隅":春雪阵阵发东边。
# 东隅:东边。
"众蛰各潜骇":冬眠动物皆惊醒,
# 众蛰各潜骇:“众蛰”两句:这两句是说潜藏的虫类受到了惊动,草木也纵横滋生舒展了。众蛰:指冬眠的虫类。蛰:虫类伏藏。潜骇:在潜藏处被惊醒。潜:藏。骇:惊。
"草木从横舒":草木润泽得舒展。
# 草木从横舒:形容草木开始向高处和远处自由舒展地生长。从:同“纵”。
"翩翩新来燕":轻快飞翔春燕归,
# 翩翩新来燕:“翩翩”两句:这句和下句是说新近飞回来的燕子,成双成对地到我屋里来。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
"双双入我庐":双双入我屋里边。
# 庐:住室。
"先巢故尚在":故巢依旧还存在,
# 先巢故尚在:“先巢”两句:这两句是说先前的巢仍然存在,它们相与回到原处。先巢:故巢,旧窝。故:仍旧。
"相将还旧居":相伴相随把家还。
# 旧居:指故巢。,相将:相随,相偕。
"自从分别来":你我自从分别来,
# 自从分别来:“自从”两句:这两句是说自从分别以来,门庭一天天地荒芜了。
"门庭日荒芜":门庭日渐荒草蔓。
"我心固匪石":我心坚定不改变,
# 我心固匪石:“我心”两句:这句和下句是说我长期隐居的意志坚定不移,不知你的心情如何?匪:即非。我心匪石:用《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话:“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意思是我的心并非石头,是不可转动的。表示意志专一不可扭转。固:牢固,坚定不移。
"君情定何如":君意未知将何如?
# 君:指燕。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以生活为题材。描绘了仲春时节春雨、春雷引发万物复苏,新燕归来的景象,同时诗人看到自家门庭日渐荒芜,借景与燕引发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机的欣喜,也透露出对时光变化、生活变迁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叠字:“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中“翩翩”生动地描绘出燕子轻盈、轻快飞舞的姿态,仿佛能看到它们在空中灵动地穿梭,展现出燕子的活泼与灵动之美;“双双”强调了燕子成双成对的状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和谐感与美感,还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同时暗示了燕子之间亲密的关系。拟人:“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赋予燕子人的情感与认知,将燕子认旧巢的行为,表述为如同与诗人久别重逢,亲切地回到“旧居”,使诗人与燕子之间仿佛有了情感交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与情感氛围。用典:“我心固匪石”一句,运用《诗经・邶风・柏舟》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心不像石头那样容易改变。面对世事变迁,依然坚守自身的操守与原则,托喻出坚贞不渝的品节。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描绘了一幅春日初至的美好画卷。仲春时节,一场应时的春雨降临,春雷从东方响起。“遘”字生动地表现出春雨的善解人意,在恰当的时候到来。“始雷”点明时节特征,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众蛰各潜骇”细腻地刻画了冬眠的动物们在春雷惊动下的反应,“潜骇”二字将动物们内心的震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草木纵横舒”则描绘出草木在春雨滋润下肆意生长的蓬勃姿态,“纵横舒”三个字展现出草木生长的自由与旺盛的生命力,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萌生。中间四句:“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着重写燕子,新燕翩翩飞来,双双进入诗人居所,因为旧巢还在,它们回到旧居。“翩翩”“双双”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出燕子的轻盈姿态和亲密相伴的状态,给人以活泼欢快的感觉。“先巢故尚在”,旧巢依然静静地等待着燕子的归来,一个“故”字,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延续。“相将还旧居”则进一步表现出燕子对旧巢的眷恋之情,“相将”二字体现出燕子之间的相互陪伴和依恋。诗人通过对燕子归巢这一自然现象的描写,巧妙地将燕子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最后四句:“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由燕子归巢引发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自从上次分别之后,门庭逐渐荒芜,这里的“分别”可以理解为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化,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已不复从前。“我心固匪石”,诗人借用《诗经》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心不像石头那样容易改变,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君情定何如”则以问句结尾,极具风趣,诗人由燕子的眷恋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发出对他人情感的疑问,在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中,流露出对真挚情感的渴望与追寻。
4. 作品点评
此诗风趣与坚毅并存。诗人与燕子的对谈,满溢着诙谐幽默的气息,宛如日常生活中的亲切絮语,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人生的严肃思索以及坚不可摧的高尚品节。其次,将众蛰因惊雷复苏、草木蓬勃生长所呈现的盎然春光,与诗人“无人可语,唯燕能伴”的孤寂心境形成鲜明反差。明媚热闹的春景越是浓烈,诗人的孤独寂寥便愈发凸显,其内心深处的悲怆之情也随之更为深沉。再者,诗歌语言看似质朴无华、平淡自然,实则蕴含奇趣与精妙之处。诸如“时”“始”“舒”“新”等字词,敏锐而精准地捕捉到春天来临之际,大自然瞬息万变的微妙细节,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而“我心固匪石”一句,巧妙化用典故,并以一“固”字强化情感,在从容平和的表述中,彰显出诗人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坚毅而挺拔。诚如苏轼所言:“渊明诗初读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
# 业已成树,而时代迁革,不复可骋,然生斯时矣,奚所归悔耶?
宋汤汉《陶诗注》
# 欲言难言,陶公诗根本节目全在此种。
清沈德潜《古诗源》
# 《拟古》九首,大抵遭逢易代,感时事之多变,叹交情之不终,抚时度世,实所难言,追昔伤今,惟发诸慨。
清温汝能《陶诗汇评》
上一篇:魏晋·张华《情诗五首(其五)》
下一篇:魏晋·曹植《闺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