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执荡志":闲居可以随意放纵情怀,
# 荡志:放任不羁的心志。,执:持有。
"时驶不可稽":只是时光流驶年复一年。
# 稽:留。,时驶:时光逝去。
"驱役无停息":不得已奔走行役难停息,
"轩裳逝东崖":车带征尘直到东海边沿。
# 东崖:地名,诗人此行所去之处。,逝:往、去。,轩裳:即车。轩,古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裳,指车帷。
"泛舟拟董司":天阴阴云沉沉寒气袭人,
# 泛舟拟董司:一作沉阴拟薰麝。拟:似,像是。薰麝:薰燃麝香。
"悲风激我怀":像薰麝之气在身边周旋。
# 悲风:一作寒气。
"岁月有常御":岁月的运行有一定的常规,
# 御:驾驶车马,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我来淹已弥":我来到人世倏忽将满程限。
# 弥:指期满。,淹:淹留,长期居留。指出仕为宦。
"慷慨忆绸缪":回忆当日的豪情慷慨不已,
# 绸缪:犹缠绵,情意深厚的样子。
"此情久已离":昔时的志向早已如梦如烟。
"荏苒经十载":不知不觉又十易寒暑,
# 十载: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为江州祭酒,到写此诗的时间为十年。,荏苒: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
"暂为人所羁":暂时还得在仕途稽延。
"庭宇翳余木":庭中的树木垂垂生发,
# 余木:很多树木。,翳:遮盖。,庭宇:庭院和屋檐。
"倏忽日月亏":谁不叹日月疾驰犹如飞箭。
# 亏:损耗。,日月:指时光。,倏忽:忽忽,转眼之间。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体现了诗人身不由己的处境,描绘了诗人身在仕途却心向归隐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沉情感。
2. 分段赏析
《杂诗十二首·其十》开篇“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描绘诗人闲居时曾怀有的洒脱志向,却无奈时光如奔马难追,奠定了感慨时光流逝的基调。“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生动展现诗人被仕途奔波缠累,不停地为世俗事务驱驰,乘轩车奔赴东崖,尽显身不由己的无奈。“泛舟拟董司,悲风激我怀”,阴沉天气似薰麝般压抑,凛冽寒气侵袭心怀,借景烘托出内心的抑郁愁苦。“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表明岁月依常规前行,而诗人在此处已滞留许久,更添时光漫长之感。“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诗人满怀深情忆起往昔美好,却惊觉此等情怀早已远去,徒增惆怅。“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直言时光荏苒十年已逝,自己仍被尘世束缚,对自由的向往呼之欲出。结尾“庭宇翳余木,倏忽日月亏”,以庭院被树木遮蔽之景,暗喻生活环境的压抑,又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日月亏缺间尽显岁月匆匆,整首诗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喟叹、仕途羁绊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完美融合,情感深沉动人。
3. 作品点评
《杂诗十二首·其十》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陶渊明“一心处两端”的矛盾心境,成为探究其思想世界的重要文本。诗歌语言质朴自然,却将出仕与归隐两种生活方式的冲突,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刻画得入木三分,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感慨。
# 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
# “不能静”,措辞最妙。“不燥”,字奇。“素标”二字,甚奇。
不详龚望《陶渊明集评议》
下一篇: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