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yàn
xiān
shī

朝代:魏晋作者:陆机浏览量:2
qīng
néng
mèi
bēi
fēng
xuān
yǐng
duì
āi
shēng
yìng
yán

译文

清冷的夜晚,我无法入睡,悲凉的秋风,吹进了我的屋舍。我站起身,只有身影与孤独的自己相对,哀伤的声响,与心中的愁苦相互呼应。

逐句剖析

"清夜不能寐":清冷的夜晚,我无法入睡,

"悲风入我轩":悲凉的秋风,吹进了我的屋舍。

"立影对孤躯":我站起身,只有身影与孤独的自己相对,

"哀声应苦言":哀伤的声响,与心中的愁苦相互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顾彦先诗》是魏晋陆机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在《类聚》《诗纪》等文献均有收录。诗中“清夜不能寐,悲风入我轩。立影对孤躯,哀声应苦言”,以清夜、悲风等意象,勾勒出独处时的孤独,更道出对友人顾彦先的深切思念。《文选》注记载的版本中,“大火贞朱光,积阳熙自南”借季节更替抒怀,“与子隔萧墙,萧墙阻且深”则暗喻二人情感隔阂,全诗哀婉缠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西晋文学家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是三国名将。曾官任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陆机在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大作家,文才倾动一时,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其诗以华美深密见称,繁缛赡密,工巧绮练,重排偶的倾向对后人影响颇大,有较多拟古之作。亦善骈文,《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较有名。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后人辑有《陆士衡集》,今人有《陆机集校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象的诗。描绘了秋夜独处的场景,通过“清夜”“悲风”等意象与“不能寐”“立影对孤躯”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孤寂境况,表达了对友人顾彦先的深切思念。

2. 分段赏析

“清夜不能寐”“清夜”点明深夜的澄澈与寂静,却反衬出“不能寐”的焦灼,在本该安睡的时刻难以入眠,直白道出内心的不宁。这看似平淡的起笔,实则为后文的孤寂场景铺垫了基调,“清夜”愈静,无眠的孤独感便愈深。“悲风入我轩”“悲风”以拟人化的“悲”字赋予风以情感,既写秋夜寒风的萧瑟,又暗合诗人内心的悲戚;“入我轩”(吹进我的屋宇)则将风与“我”相连,仿佛寒风直接侵入心怀,以景衬情,让无形的愁绪借有形的风得以显现,凄清之感油然而生。“立影对孤躯”“立”字写出诗人起身伫立的动作,“影”与“孤躯”形成鲜明对照,唯有身影与自身相伴,将“孤独”具象化为可视的画面。这种“对”的状态,凸显了无人相伴的落寞,比直接说“孤独”更具感染力,细节中藏着深沉的孤寂。“哀声应苦言”“哀声”既可能是悲风的呼啸,也可能是诗人不自觉的叹息,与“苦言”(心中难以言说的愁绪)相互呼应。“应”字将外在声响与内在愁思勾连,让孤寂中的悲戚有了落点,这“哀声”既是环境的写照,也是思念友人的心声,含蓄地将怀人之情融入其中,余味绵长。

3. 作品点评

全诗以萧瑟的夜景和自然景象为背景,借助“立影对孤躯,哀声应苦言”等词句,着力渲染孤独的氛围,抒发对友人顾彦先的深切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陆机《百年歌》

下一篇:魏晋·曹操《短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