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有思妇":东南方有一位思念远方的妇人,
"长叹充幽闼":深深的叹息声充满了幽静的内室。
# 幽闼:深闺。
"借问叹何为":请问她叹息是为了什么,
"佳人渺天末":原来她的爱人远在天边。
# 天末:天边,极远的地方。,渺:同“渺”,远。
"游宦久不归":爱人在外做官很久没有回来,
# 游宦:在外地做官。
"山川修且阔":相隔的山川又长又宽。
"形影参商乖":两人像参商二星一样不得相见,
"音息旷不达":音信也长久不能传到。
"离合非有常":离别与相聚本无固定的规律,
"譬彼弦与筈":就像弓弦和箭尾。
# 筈:箭的末端,即射箭时搭在弓弦上的部分。,弦:弓弦。
"愿保金石躯":希望你保持如金石般坚定的情意,
# 躯:一作志。
"慰妾长饥渴":慰藉我长久以来如饥似渴的思念。
西晋文学家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是三国名将。曾官任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陆机在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大作家,文才倾动一时,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其诗以华美深密见称,繁缛赡密,工巧绮练,重排偶的倾向对后人影响颇大,有较多拟古之作。亦善骈文,《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较有名。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后人辑有《陆士衡集》,今人有《陆机集校笺》。
1. 分段赏析
“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闼”,开篇便勾勒出一位身处东南的思妇形象。“幽闼”点明她居于深闺,而“长叹充”三字,生动写出叹息声填满闺房的情景,将其内心的愁苦展现的更加形象,奠定了全诗哀怨的基调。“借问叹何为?佳人眇天末”,以设问的方式,自然引出思妇长叹的缘由。“佳人”指她远在他乡的丈夫,“眇天末”形容丈夫远在天边,既写出地点的遥远,也暗含思妇望眼欲穿却难见的失落。“游宦久不归,山川修且阔”,进一步解释丈夫未归的原因,在外做官已久,而山川漫长辽阔,成为阻隔归途的障碍。“修且阔”不仅写路途遥远,更暗示了思妇心中的无奈与牵挂。“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用“参商”这两颗此出彼没、永不相见的星作比,形象地写出夫妻二人像参商星一样难以相聚,连音信也长久不通。这里的比喻既贴切又含悲情,强化了分离的苦楚。“离合非有常,譬彼弦与筈”,思妇由分离的现状生出感慨,将人生的离合比作弓弦与箭末,弓弦拉开则箭末分离,弓弦收回则二者相聚,说明离合本无定数,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接纳,也暗含对重逢的一丝期盼。“愿保金石志,慰妾长饥渴”,结尾直抒胸臆,思妇祈愿丈夫能坚守如金石般坚固的情意,以此慰藉自己长久以来如饥似渴的思念。“饥渴”一词,将抽象的思念化为具体的生理感受,让这份深情更显迫切与真挚。
上一篇:魏晋·曹摅《答赵景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