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采琼蕊":上山去采摘美玉般的花蕊,
# 琼蕊:玉花,珍美的花。
"穹谷饶芳兰":深谷中长满了芬芳的兰草。
# 饶:多。,穹谷:深谷。穹,一作“穷”。
"采采不盈掬":采了又采,却仍装不满一捧,
# 掬:用两手捧。
"悠悠怀所欢":悠悠思绪中,思念着心中的知己。
"故乡一何旷":故乡是那样的辽阔遥远,
# 旷:远。
"山川阻且难":山川阻隔,归途艰难。
"沈思钟万里":沉思之情萦绕在万里之外,
# 钟:聚集,这里指钟情。
"踯躅独吟叹":我徘徊不前,独自吟咏叹息。
西晋文学家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是三国名将。曾官任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陆机在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大作家,文才倾动一时,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其诗以华美深密见称,繁缛赡密,工巧绮练,重排偶的倾向对后人影响颇大,有较多拟古之作。亦善骈文,《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较有名。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后人辑有《陆士衡集》,今人有《陆机集校笺》。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思乡怀人为主的古体诗。描绘了诗人采撷琼蕊、芳兰的情景,通过“采采不盈掬”的细节刻画,引出对故乡遥隔、山川阻难的感慨,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孤寂心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穹谷饶芳兰”,“穹谷”是诗人采撷琼蕊、芳兰当下,“故乡一何旷”,“故乡”是心念之地,“万里”则写出辽阔的家乡,三者构成“穹谷—故乡—万里”,“山川阻且难”以写实笔触强调地理上的阻隔,写出故乡遥远、归途艰险的现实困境;而“沈思钟万里”则展现情感的绵长,形成对比。叠字:“悠悠怀所欢”中,“悠悠”以舒缓的叠音节奏,描绘出诗人思念心中所欢之人时,那种绵长不绝、萦绕心头的思绪,语调轻柔而深沉,将怀人之情的悠远含蓄尽显无遗;“踯躅独吟叹”里,“踯躅”模拟出诗人徘徊不前的动作情态,叠字的重复强化了步履的迟疑与内心的犹豫,配合“独吟叹”的孤寂场景,把思归不得的苦闷写的淋漓尽致。起兴:“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以“采撷”、“琼蕊”、“芳兰”开篇,用具体的采摘行为引出情感。“采采不盈掬”的细节,描绘出采摘时难以盛满一捧的状态,既展现了采撷之物的珍贵或采摘的不易,又自然带出对故乡的思绪,因故乡遥隔、山川阻隔,连采撷这些美好事物时,都不禁触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感慨,让情感的抒发有了依托,显得自然而真切。意象结合:“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以“琼蕊”“芳兰”这些珍美植物为意象,既实写了上山采摘的行为,又隐喻着诗人对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两种含义相互交融。
3. 分段赏析
“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开篇描绘采撷场景,以物起兴。“琼蕊”“芳兰”皆为香草,象征美好高洁,“上山”“穹谷”点明采摘之地的幽深,“饶”字写出芳兰生长繁茂的景象。诗人采撷香草,既延续了古诗中以香草喻怀人的传统,又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铺垫,字里行间透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由采物转入抒情,细节中藏深情。“采采”描绘不断采摘的动作,“不盈掬”却写采了许久仍不满一捧,似在暗示心中所思之人难以触及;“悠悠”以叠词写思绪绵长,将对“所欢”的思念娓娓道来,节奏舒缓,尽显怀人时的怅惘与温柔,质朴中见真情。“故乡一何旷,山川阻且难”,直抒胸臆,写故乡遥远与归途艰难。“一何旷”以感叹语气强调故乡的辽阔辽远,“阻且难”则点出山川阻隔的现实困境,将空间的遥远与归途的艰险直白道出,既承接上文的思念,又为下文的孤寂情绪蓄势,情感由舒缓转为沉郁。“沈思钟万里,踯躅独吟叹”,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沈思钟万里”写深沉的思念汇聚于心中,跨越万里空间,可见思念之切;“踯躅”以叠词描动作,写诗人徘徊不前的状态,“独吟叹”则显孤寂无依,将思归不得的苦闷、独处的孤寂与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融为一体,余味悠长。
上一篇:魏晋·刘桢《诗》
下一篇:魏晋·应璩《百一诗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