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nán
yáng
bái
shuǐ
dēng
shí
zuō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zhāo
shè
bái
shuǐ
yuán
zàn
rén
shū
dǎo
屿
jiā
jìng
jiāng
tiān
hán
qīng
sòng
hǎi
yún
xīn
xián
yóu
chuān
cháng
jìn
luò
chéng
yuè
guī
tián

译文

早晨来到白水的源头,暂时与世俗之人疏远。岛屿呈现出美好的景色,江水与天空蕴含着清虚之气。目送着飘向大海的云朵,内心闲适如同游动的川中鱼儿。高歌着直到落日西沉,趁着月色回到田园房舍。

逐句剖析

"朝涉白水源":早晨来到白水的源头,

"暂与人俗疏":暂时与世俗之人疏远。

"岛屿佳境色":岛屿呈现出美好的景色,

"江天涵清虚":江水与天空蕴含着清虚之气。

"目送去海云":目送着飘向大海的云朵,

"心闲游川鱼":内心闲适如同游动的川中鱼儿。

"长歌尽落日":高歌着直到落日西沉,

"乘月归田庐":趁着月色回到田园房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山水诗。此诗以清晨游历白水为线索,描绘了白水源头的清幽景致与江天相映的辽阔意境。诗中“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展现自然之灵秀,“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则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俗、归隐田园的闲适情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空灵,融合了李白特有的浪漫想象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其“诗仙”的飘逸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在“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中,诗人通过描写目送海云这一景象,将自己悠闲的心境融入其中,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让读者从眼前开阔的海景中,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自然。借景抒情:“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通过对岛屿、江天景色的描绘,借美好的山水景色抒发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喜爱,而是将情感蕴含在对景色的刻画中,让读者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对山水的钟情,使情感表达含蓄而富有韵味。细节描写:“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中,“长歌”“乘月”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游玩的状态和过程。“长歌”体现出游玩时的畅快淋漓,“乘月”则增添了夜晚归途中的浪漫氛围,通过这些细节使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此句开篇点明时间和事件,早晨踏上前往白水源的行程,“暂与人俗疏”直白地表达出诗人远离世俗喧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想法,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也体现出诗人对此次出游摆脱世俗束缚的期待。“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这两句细致地描写了眼前所见之景,岛屿呈现出美好的景致,江天之间蕴含着清虚、澄澈的气息。“佳境色”直观地写出景色之美,“涵清虚”则进一步营造出空灵、清幽的氛围,展现出白水一带山水的独特魅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诗人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一方面目送飘向大海的云朵,画面开阔;另一方面将自己闲适的心境比作游动的川中鱼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自在与悠闲,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在山水间的惬意之感。“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诗人尽情高歌,直到落日西沉,然后趁着月色返回田庐。“长歌”体现出游玩的畅快,“乘月归”增添了几分浪漫与闲适,展现出诗人此次出游心满意足,余兴未尽,给全诗画上了一个惬意的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下一篇: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