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一何高":西山是多么高啊,,
# 一何:何其。多么。
"高高殊无极":高得没有尽头。
# 无极:无有极限。,殊:很。非常。不同。
"上有两仙僮":山上有两个仙童,
"不饮亦不食":不喝水也不进食。
"与我一丸药":他们送给我一颗药丸,
# 与我:给予我。
"光耀有五色":闪耀着五色光芒。
# 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光耀:光亮;光辉。光彩。
"服药四五日":服药四五天后,
"身体生羽翼":身体竟长出了羽翼。
# 羽翼:羽毛的翼翅。
"轻举乘浮云":轻轻飞起乘上浮云,
# 浮云:飘浮的云。,轻举:轻轻上举。
"倐忽行万亿":瞬间就能飞行万亿里。
# 万亿:万亿里。,倐忽:顷刻。指极短的时间。形容行动急速。
"流览观四海":四处游览观看四海,
# 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犹言天下,全国各处。,流览:周流观览。浏览,大略地看。
"茫茫非所识":茫茫一片全是陌生景象。
# 非所识:不是所认识的。,茫茫:广大而辽阔。
"彭祖称七百":彭祖号称活了七百岁,
# 七百:七百岁。因周朝八百年,所以避讳八百,故称彭祖七百岁。,彭祖:传说中的人物。因封于彭,故称。传说他善养生,有导引之术,活到八百高龄。
"悠悠安可原":悠悠岁月又怎能追溯根源。
# 安可原:哪里可追溯其原因。,悠悠:辽阔无际;遥远。久长;久远。
"老聃适西戎":老子西出函谷关前往戎地,
# 西戎: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老聃: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
"于今竟不还":至今也没回来过。
"王乔假虚辞":王乔的传说不过是虚假言辞,
# 假虚辞:假借虚假的辞令。,王乔:传说中的仙人。周灵王太子晋,即王子乔。
"赤松垂空言":赤松的故事也只是空泛言谈。
# 垂空言:垂下留下空言。曹家人都不信道教的虚言也。,赤松:即赤松子。
"达人识真伪":通达的人能辨识真伪,
# 达人:通达之人。
"愚夫好妄传":愚昧的人却喜好虚妄传言。
# 妄传:妄语闲传。,愚夫:愚蠢之人。
"追念往古事":追念往昔的诸多事情,
# 往古:过往古代。,追念:追忆念想。
"愦愦千万端":心中纷乱如麻思绪万千。
# 端:端绪。端头。,愦愦:烦乱;纷乱。
"百家多迂怪":百家之说多有迂腐怪诞,
# 迂怪:迂阔怪诞。,百家:诸子百家。
"圣道我所观":唯有圣人之道值得我观仰。
# 我所观:我所观察的样子。不光驳斥道教虚言,连诸子百家都不全信。,圣道:圣人之道。神圣之道。
三国时魏国君主,文学家
曹丕(187~226),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在位期间,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政治特权,得到世家大族支持。后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曹丕与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其工诗,长于写情,文风清丽婉约。诗作内容多为个人的喜怒哀乐,仅有的几首记事作品,抒发了“惆怅窃自怜,相痛惜”的凄凉感受。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致,其中《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的优秀之作。著有《魏文帝集》《典论·论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兼具游仙与哲理思考。前半部分描绘诗人在西山遇仙僮,得仙药后飞升游四海的奇幻情景,展现对游仙境界的想象。后半部分对彭祖、老聃等仙人传说提出质疑,认为这些多为虚妄。表达诗人对游仙传说的反思,认为应摒弃迂怪之说,追求真正的圣道,体现出诗人的理性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2. 分段赏析
曹丕对神仙道术持否定态度,其游仙诗借奇幻想象批判服食求仙的虚妄,深刻映照出汉末以来觉醒的人文精神。这首诗若以结构划分,前十二句与后十二句在艺术手法上形成鲜明反差,却在主题表达上达成精妙统一。前十二句以瑰丽的想象构建起奇幻的仙境图景,通过假设性描写,细腻勾勒出服药登仙的奇异场景。在这虚幻的世界中,“两仙童”与“我”成为叙事的关键角色。诗人开篇便将视角投向高远莫测的西山之巅,那里伫立着两位超凡脱俗的仙童。因得仙人点化,他们早已超脱尘世饮食之欲,仿若与天地同息,展现出仙人不食人间烟火的飘逸之态。诗歌后十二句中,曹丕笔锋陡转,以犀利的笔触对传统得道升仙传说展开层层驳斥。他率先将目光投向被奉为长寿象征的彭祖,相传这位高寿达七百六十岁的传奇人物已证仙果,但诗人却以“年代邈远,难考虚实”直击其传说根基;道家始祖老聃,本应得长生之道,可诗人直言其西出函谷、远走西戎后便再无归期,以此质疑其“长生不老”之说;至于王子乔乘鹤飞升的浪漫传说,在曹丕眼中不过是虚妄之谈;就连赤松子这般声名远扬的仙人,其事迹也难逃被指为无稽之谈的命运。这些流传千年的仙话,在诗人的追问下破绽百出。而随着这些传说的可信度被一一瓦解,前文中所描绘的服药登仙的奇幻图景,也随之失去立足之地,暴露出其荒诞不经的本质。
上一篇:魏晋·陆机《赠从兄车骑诗》
下一篇:魏晋·曹植《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