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媾新欢":与君重亲结新欢,
# 媾:重婚,即亲上结亲。
"托配于二仪":托配生命于天地。
# 二仪:即天地或阴阳,又称“两仪”。这里指夫妻。
"充列于紫微":填充行列在紫微,
# 紫微:星座名,用为宫殿名称。古时皇帝的殿堂建筑按天体星座位置来设计,取名也按星座名称。紫微宫又称紫微垣,在北斗以北。,充列:即列位。
"升降焉可知":升降无常怎可知。
# 升降:这里指受到宠爱或遗弃。
"梧桐攀凤翼":凤凰攀栖梧桐枝,
# 梧桐攀凤翼:实是凤凰栖梧桐的反说,古代凤凰与梧桐常常并称。
"云雨散洪池":云雨飘洒在洪池。
# 洪池:水池名,在洛阳东三十里。,云雨:比喻恩泽。
三国时魏国君主,文学家
曹丕(187~226),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在位期间,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政治特权,得到世家大族支持。后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曹丕与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其工诗,长于写情,文风清丽婉约。诗作内容多为个人的喜怒哀乐,仅有的几首记事作品,抒发了“惆怅窃自怜,相痛惜”的凄凉感受。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致,其中《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的优秀之作。著有《魏文帝集》《典论·论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此诗或以一位少妇的视角,细腻刻画其因期待夫君恩爱而生的忧虑心绪将闺中女子的相思与不安娓娓道来,委婉寄寓着作者对人间情事的深切共情。
2. 分段赏析
“与君媾新欢”,首句直入主题,以“与君媾新欢”破题,直白点明与“君”(或指君主、爱人)的新欢结合。“媾”字本指交合、结合,此处既含男女情事的私密,又暗带政治联盟的隐喻——曹丕身处权力漩涡,“与君”或指向与父亲曹操的政治同盟,亦或对未来储位的期许。“新欢”二字,既是情感的鲜活,亦是命运转折的起点,为后文“升降”的起伏埋下伏笔。“托配于二仪”,“托配”意为托付、许配,“二仪”指天地(《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此句将“新欢”托付于天地见证,看似是对情感的郑重承诺,实则暗含对命运的敬畏与不安——若“新欢”是政治盟誓,“托配二仪”便如对天命的宣誓;若为男女欢爱,则以天地为证,更显深情。此句将私人情感与天命秩序勾连,赋予“新欢”超越个体的重量。“充列于紫微”,“紫微”为星官名,代指帝王居所(如“紫禁城”)或天帝所在(《晋书·天文志》:“紫微垣,天子之座也”)。“充列”意为充满、位列,此句写“新欢”后跻身紫微之列,暗喻地位骤升——若“君”指曹操,“充列紫微”或指曹丕受重用、入权力核心;若为情感,则如“新欢”得入高位,身份转变。此句以星象喻人事,含蓄传递出对“上升”的期待与不安。“升降焉可知”,“升降”指地位的升降、命运的浮沉,“焉可知”以疑问收束,道尽对未来的迷茫。前句“充列紫微”的得意,至此突然转折为对“升降”的未知——是稳居高位,还是跌落尘埃?此句既是曹丕对自身储位未定的焦虑(曹操晚年立储悬而未决),亦是对“新欢”关系脆弱性的隐忧:欢情易变,地位易倾,一切皆如浮云,不可预知。“梧桐攀凤翼”,“梧桐”为凤凰所栖之木(《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翼”指凤凰的翅膀。此句以“梧桐攀凤翼”为喻,暗写依附权贵的生存状态——梧桐本高洁,却需攀附凤凰的羽翼方能立足;人若想攀附高位(如依附曹操或太子势力),亦需借势而为。此句既含对“攀附”的自嘲,亦暗藏对“依附”本身的清醒认知:看似风光,实则脆弱。“云雨散洪池”“云雨”典出宋玉《高唐赋》,代指男女欢爱;“洪池”指广阔的水池,此处或喻权力的漩涡。“云雨散洪池”写欢情最终消散于洪池,看似是对欢爱无常的感慨,实则隐喻权力场中的虚幻——曾经的新欢、地位、依附,终将在权力的洪流中如云烟散尽。此句以景结情,将个体命运的起伏融入自然的宏大,余韵悠长,更添苍凉。
# 端际密窅微情,正尔动人,于艺苑讵不称圣?钟嵘莽许陈思以“入室”,取子桓此许篇制与相颉颃,则彼之为行尸视肉,宁顾问哉?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诗评选》
上一篇:魏晋·曹操《善哉行·其一》
下一篇:魏晋·曹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