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一人":有位美丽的姑娘秀目水汪汪。
"婉如清扬":姿态妩媚笑容迷人心地善良。
# 清扬:指女子眉目的美丽。水之清澈激扬。谓眼球明亮,宛如清水。引申为丰采,对人容颜的敬称。,婉:婉转。有说宛如。
"妍姿巧笑":她容貌艳丽,笑靥甜美,
# 妍姿:巧美的身姿。妍,巧美。
"和媚心肠":性情温柔和善,令人心生欢喜。
# 和媚:和顺且迷人。温和美好。
"知音识曲":她通晓音律,懂得欣赏曲调,
# 识曲:懂得歌曲。会唱。,知音:知晓音律。
"善为乐方":更擅长弹奏美妙的乐章。
# 善为乐方:善于作为娱乐的一方。善于作为娱乐方式。善于把握音乐的法度。
"哀弦微妙":琴声哀婉精妙,
# 微妙:精微巧妙。精细巧妙。,哀弦:哀愁的弦乐声。指清商乐的弦乐。
"清气含芳":仿佛带着清冽的芬芳气息,沁人心脾。
# 清气:清秀之气质。吹奏清商曲的气息。指清商乐的管乐。
"流郑激楚":她弹奏郑卫的靡靡之音,演绎激昂的楚地曲调,
# 激楚:激扬高亢的楚乐。,流郑:流行的郑国乐曲。
"度宫中商":音律精准如同宫商般和谐。
# 中商:正中商调。恰好击中商调。,度宫:度过宫调。滑过宫调。
"感心动耳":那音乐动人心魄,绕耳不绝,
# 感心动耳:感动心和耳。
"绮丽难忘":旋律绮丽得令人难以忘怀。
# 绮丽:华美艳丽;鲜明美丽。
"离鸟夕宿":孤独的鸟儿黄昏时栖息在沙洲,
# 夕宿:夜晚止宿。,离鸟:失群之鸟。蛮蛮。又名比翼鸟。
"在彼中洲":仿佛在寻找归宿。
# 中洲:河中绿洲。洲中。,在彼:在那。
"延颈鼓翼":它伸长脖颈,奋力振翅,
# 鼓翼:鼓动翅膀。,延颈:伸长头颈。
"悲鸣相求":发出悲切的鸣叫,似乎在呼唤伴侣。
# 相求:相互求配偶。,悲鸣:悲哀鸣叫。
"眷然顾之":我深情凝望这景象,
# 顾之:顾盼于它。,眷然:回视貌。眷恋。顾念貌;依恋貌。
"使我心愁":不禁心生怅惘与忧愁。
"嗟尔昔人":叹息啊!往日的人们,
# 昔人:从前的人。,嗟尔:嗟叹你。
"何以忘忧":究竟是如何忘却忧愁的呢。
# 何以忘忧:何以:为什么。用什么;怎么。忘忧:忘掉忧愁旧注:《乐府诗集》三十六。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又《类聚》四十一引阳、方、商、忘四韵。杜公瞻编珠二作魏武帝乐府诗。引商、忘二韵。
三国时魏国君主,文学家
曹丕(187~226),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在位期间,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政治特权,得到世家大族支持。后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曹丕与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其工诗,长于写情,文风清丽婉约。诗作内容多为个人的喜怒哀乐,仅有的几首记事作品,抒发了“惆怅窃自怜,相痛惜”的凄凉感受。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致,其中《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的优秀之作。著有《魏文帝集》《典论·论文》。
1. 分段赏析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以简练笔触勾勒女子的外貌特征。“婉如清扬”既形容女子眉目清秀如水,又暗含其气质温婉灵动。通过“清扬”二字,写女子容貌的清澈明亮,为后文对其才情的铺陈奠定基调。“妍姿巧笑,和媚心肠”,进一步刻画女子的仪态与性情。“妍姿”强调身姿的曼妙,“巧笑”展现其笑容的迷人。而“和媚心肠”则点明其性情温和善良,内外兼修的形象跃然纸上。“知音识曲,善为乐方”,转入对女子音乐才华的描写。“知音识曲”表明其精通音律,“善为乐方”则强调其演奏技艺的高超。诗人通过简练的叙述,将女子从视觉形象转向艺术才能,暗示其才情与情感表达的深度。“哀弦微妙,清气含芳”,此联以听觉与嗅觉通感,描绘音乐的感染力。“哀弦微妙”既写琴声的细腻哀婉,又暗含女子借乐抒怀的情思。“清气含芳”则将乐声比作清幽芬芳,赋予其嗅觉上的美感。“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此句具体描述女子演奏的乐曲风格。“流郑激楚”指郑地音乐的流畅与楚地乐调的激昂,“度宫中商”则点明其音准精准,合乎宫商音律。诗人通过音律术语的运用,既展现女子技艺的精湛,又以乐曲的丰富层次暗示其情感的复杂多变。“感心动耳,绮丽难忘”,总括音乐的艺术效果。“感心动耳”强调乐声对听者的触动,“绮丽难忘”则突出其华美难忘的特质。“离鸟夕宿,在彼中洲”,以“离鸟”意象引入情感主题。“离鸟”象征孤独或相思,黄昏栖息中洲的场景,暗含漂泊无依的愁绪。“延颈鼓翼,悲鸣相求”,动态描写强化“离鸟”的哀愁。“延颈鼓翼”刻画鸟的焦灼姿态,“悲鸣相求”则暗示其渴望伴侣或归宿的哀鸣。“眷然顾之,使我心愁”,点明“离鸟”引发的愁绪。“眷然顾之”描写诗人凝望离鸟的眷恋之态,“心愁”则总括全诗的情感基调。由物及人的情感投射,使前文的音乐描写与此刻的孤独心境形成闭环。“嗟尔昔人,何以忘忧”,末句升华主题。“嗟尔昔人”呼应前文对女子形象的追忆,“何以忘忧”个人内心的苦闷转化为对人生的思考。
上一篇:魏晋·阮籍《咏怀·其三》
下一篇:魏晋·鸠摩罗什《赠慧远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