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启初节":美好的时光开启了新的时节,
# 启:开始。,良辰:好日子,或天气宜人。
"高会构欢娱":盛大的聚会构建了欢乐的氛围。
# 欢娱:快乐。,构:一作“极”。,高会:盛大的宴会。
"通天拂景云":漫天漂浮着祥云,
# 景云:祥云,吉祥之气。,拂:此指漂浮。,通天:满天。
"俯临四达衢":向下俯瞰着四通八达的道路。
# 四达衢:指的是孟津。四达:四通八达。衢:大道。
"羽爵浮象樽":羽觞漂浮在象牙制的酒樽旁,
# 羽爵:酒器。
"珍膳盈豆区":珍贵的食物装满了食器。
# 豆区:古代量器名。四升为豆,四豆为区。,盈:盛满。,珍膳:美味佳肴。
"清歌发妙曲":清亮的歌声唱出美妙的曲子,
"乐正奏笙竽":乐官演奏着笙和竽。
# 乐正:乐官名。周官有乐正,为乐官之长。
"曜灵忽西迈":太阳忽然向西移动,
# 西迈:西斜。,曜灵:日光。
"炎烛继望舒":夜晚的烛火接替了月亮照耀大地。
# 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继:继续。,炎烛:灯火。烛:一作景。
"翊日浮黄河":第二天漂浮在黄河上,
# 浮:渡过。孟津在黄河北,归邺则需要渡过黄河。,翊日:次日、明天。翊:一作翌。
"长驱旋邺都":快速地驱车返回邺都。
# 邺都:今河北临漳。,旋:返还。
三国时魏国君主,文学家
曹丕(187~226),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在位期间,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政治特权,得到世家大族支持。后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曹丕与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其工诗,长于写情,文风清丽婉约。诗作内容多为个人的喜怒哀乐,仅有的几首记事作品,抒发了“惆怅窃自怜,相痛惜”的凄凉感受。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致,其中《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的优秀之作。著有《魏文帝集》《典论·论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宴饮诗。描绘了建安二十一年立春之际,曹操西征张鲁凯旋归邺途中,于孟津渡口高台宴饮的场景,营造出宴会的盛大热闹氛围,将宴饮之乐与行军豪情相融合,表达出诗人凯旋时的豪迈心情。
2. 分段赏析
“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中“良辰”点明时间美好,“启初节”表示开启新的时节,“高会”说明是盛大的聚会,“构欢娱”构建出欢乐的氛围。此句开篇点题,直接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衢”中“通天”给人一种宏大、壮阔的感觉,“拂景云”描绘出与美丽的云彩相接触的情景,“俯临四达衢”向下俯瞰四通八达的道路,展现出一种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宴会的盛大和壮观。“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区”中“羽爵”和“象樽”是精美的酒器,“浮”字形象地描绘出羽觞在酒樽旁的动态。“珍膳”指珍贵的食物,“盈豆区”说明食物装满了食器。此句通过对宴会上的酒器和食物的描写,体现出宴会的奢华和丰盛。“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竽”中“清歌”和“妙曲”描绘出歌声的美妙动听,“乐正”是乐官,“奏笙竽”说明乐官在演奏笙和竽。此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宴会上的音乐表演,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氛围。“曜灵忽西迈,炎景继望舒”中“曜灵”指太阳,“忽西迈”表示太阳忽然向西移动,“炎景”指炎热的日光,“继望舒”接着是月亮的光辉。此句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从白天到夜晚,使诗歌的节奏有所变化,增添了一份时间的沧桑感。“翊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中“翊日”指第二天,“浮黄河”描绘出在黄河上航行的情景,“长驱”表示快速地驱车,“旋邺都”返回邺都。此句叙述了第二天的行程,体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也暗示了宴会的结束和新的征程的开始。
上一篇:魏晋·陆云《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
下一篇:魏晋·曹丕《黎阳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