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ǐ
shǒu

朝代:魏晋作者:左思浏览量:2
lóng
zhōng
niǎo
chù
luò
luò
qióng
xiàng
shì
bào
yǐng
shǒu
kōng
chū
mén
tōng
zhǐ
zhōng
shōu
kuài
ruò
chí
wài
wàng
cùn
nèi
dǒu
chǔ
qīn
hái
xiāng
miè
péng
yǒu
shū
qín
běi
yóu
shuì
西
shàng
shū
yǎng
shēng
róng
huá
duō
jiē
diāo
yǐn
mǎn
guì
yuàn
cháo
lín
zhī
wéi
shì

译文

被关在笼中之鸟,虽然屡次要飞,但扇动翅膀就碰上了笼子的四边。与人疏远难舍的穷巷的士人,抱着自己的影子独守空空的草房。出门去没有畅通的道路,枳壳树和荆棘挡住了前进的路途。虽然有好的计策也不被人采用,处境困难好像干涸的池塘之鱼。在外没有微有的俸禄,回顾家里没有一斗米的储藏。亲戚们都轻视他,朋友也一下子就疏远了。苏秦向北方游说燕、赵等六国合纵抗秦,李斯西入秦国上书。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荣华富贵,不久又被杀死。偃鼠到河里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并不想有什么余存。鹪鹩在深林里栖息,只是借一枝树枝,它们实在可以为达士的楷模。

逐句剖析

"习习笼中鸟":被关在笼中之鸟,虽然屡次要飞,

# 习习:频频飞动貌。

"举翮触四隅":但扇动翅膀就碰上了笼子的四边。

"落落穷巷士":与人疏远难舍的穷巷的士人,

"抱影守空庐":抱着自己的影子独守空空的草房。

"出门无通路":出门去没有畅通的道路,

"枳棘塞中涂":枳壳树和荆棘挡住了前进的路途。

# 枳棘: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

"计策弃不收":虽然有好的计策也不被人采用,

"块若枯池鱼":处境困难好像干涸的池塘之鱼。

"外望无寸禄":在外没有微有的俸禄,

"内顾无斗储":回顾家里没有一斗米的储藏。

"亲戚还相蔑":亲戚们都轻视他,

"朋友日夜疏":朋友也一下子就疏远了。

"苏秦北游说":苏秦向北方游说燕、赵等六国合纵抗秦,

# 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后被车裂。

"李斯西上书":李斯西入秦国上书。

# 李斯:秦朝丞相,后被腰斩。

"俯仰生荣华":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荣华富贵,

"咄嗟复雕枯":不久又被杀死。

# 咄嗟:形容时间短。

"饮河期满腹":偃鼠到河里饮水不过喝饱肚子,

# 饮河:比喻所求不多。《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由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贵足不愿余":并不想有什么余存。

# 贵足:以知足为贵。

"巢林栖一枝":鹪鹩在深林里栖息,只是借一枝树枝,

"可为达士模":它们实在可以为达士的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史八首(其八)》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半部分将笼中之鸟与穷巷之士相比,生动展现困顿之士的窘迫处境;后半部分列举苏秦、李斯等历史人物的成功经历,描绘出得意之士享受的荣华富贵,同时也指出这些富贵如同虚幻泡沫,难以长久。整首诗呈现了困顿与得意两类士人截然不同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西晋文学家

左思(250?~305?),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出身寒微,不好交游。少年时学过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均未学成。后发愤勤学,博览名文,遍阅百家,兼通阴阳之术。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其诗语言质朴刚健,所作《咏史》诗八首,托古讽今,对门阀制度表示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的精神。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本诗为组诗《咏史八首》中的第八首。该组诗创作于左思早年,具体时间虽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诗中内容判断,大致创作于左思初入洛阳、晋灭吴之前。诗中描绘了左思在洛阳的生活经历及其由此产生的独特情感。左思因妹妹左棻入选入宫,举家迁至洛阳。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73年),晋武帝选取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中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及普通士族家的五千名处女入宫。左思的父亲时任殿中侍御史,由此推断,左思进入洛阳的时间应在泰始元年(公元273年)之后。左思来到洛阳,期望凭借自身才学在仕途上崭露头角,为实现政治抱负创造条件,然而现实却未能如其所愿。在谋求仕途的过程中,左思遭遇诸多挫折,深刻体会到晋朝政治的腐败,并将这些感悟融入《咏史八首》之中。同时,从诗中“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其一)的诗句来看,由于晋灭东吴发生在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故而《咏史八首》应创作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将困顿之士与笼鸟相比、列举苏秦李斯等得意之士事迹,展现两类士人不同境遇,表达诗人对淡泊知足生活态度的崇尚。

2. 分段赏析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诗人以笼中鸟起兴,鸟儿挥动翅膀却只能触碰笼子四壁,暗喻寒士困于穷巷,只能形单影只地守着空荡居所。这与左思在洛阳目睹“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的现实困境相呼应,生动地刻画出寒士如同被束缚般的窘迫处境,凸显出他们在社会中的无奈与困顿。“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此句进一步描绘寒士的艰难处境,出门不见畅通之路,反被枳棘阻塞,自己的计策也无人问津,只能像干涸池塘里的鱼般无助。这不仅是对寒士生活现状的写照,也折射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致使贤才无路可走,才华无处施展,正如左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也深感壮志难酬。“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从物质与情感两个层面,展现寒士的悲惨境遇。对外无丝毫俸禄,对内无斗米存粮,连亲戚都蔑视自己,朋友也日益疏远。这种众叛亲离、饥寒交迫的生活,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冷漠,也让读者更能体会到寒士在困境中的凄凉,这与左思在洛阳的感受相契合,促使他反思自己的处境。“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诗人列举苏秦北上游说、李斯西入秦国上书后获得荣华富贵的典故,但同时强调这些荣华富贵在瞬间就会消逝。这不仅揭示了世俗荣华的虚幻无常,也暗示在那个时代,即便获得一时的成功,也难以长久。左思通过这样的描写,对追逐名利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也为后文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做铺垫。“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诗人以“偃鼠饮河满腹”“鹪鹩巢林一枝”作比,倡导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认为这应成为达士的榜样。这与左思在认识到社会黑暗后,选择弃却富贵、退居乡里,以求洁身自好的人生道路相呼应。然而,左思的内心并不平静,从“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可看出,他选择避世是无奈之举,其中蕴含着无限的悲凉与凄怆,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态度的向往,也暗含了他在现实无奈下的复杂情感。

3. 作品点评

左思作为封建阶级的文人,处于黑暗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他所创作的《咏史八首》必然会带有鲜明的阶级印记,也必定会留存那个时代带给他的影响,诸如消极避世的思想、虚无无为的思想等。读者不能因为左思的《咏史八首》有着丰富的精华,就对其中所含有的封建性糟粕,即便相比之下其份量较轻,也有所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

# 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

南北朝钟嵘《诗品》

# 太冲题实因班(固),体亦本杜,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干云,遂为古今绝唱。

明胡应麟《诗薮》

# 左太冲《咏史》似论体。

明刘熙载《艺概》

# 或先述己意,以史实证之。或先述史实,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与史实暗合。或止述史实,与己意默寓。

清张玉榖《古诗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叡《猛虎行》

下一篇:魏晋·陆机《上留田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