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始东山庐":开始经营在东山的房舍,
"果下自成榛":种子落地自然长成从木果林。
# 榛:丛木栗、棘之类。
"前有寒泉井":门前井中冰凉的泉水,
"聊可莹心神":可以明亮我的心情神气。
"峭茜青葱间":在鲜明的青翠中,
# 峭茜:高耸挺立的山。茜:一作蒨。
"竹柏得其真":竹柏得以保存它的本色。
"弱叶栖霜雪":枯叶在霜雪中飘落,
"飞荣流余津":纷飞的落花还有余润。
# 飞荣:飘飞的花朵。
"爵服无常玩":人不会长时间贪爱官位职事,
# 爵服:爵位及其相应服饰。
"好恶有屈伸":出仕与退隐,人各有好恶。
# 屈伸:指出仕与归隐。
"结绶生缠牵":一做官便有牵累,
# 结绶:佩系印绶;谓出仕为官。
"弹冠去埃尘":我还是罢官而去,弹去官帽上的尘土。
# 弹冠:《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这里指抖落帽上的尘土。
"惠连非吾屈":我并非以柳下惠少连二人所处的地位为耻,
# 惠连:柳下惠、少连的简称。
"首阳非吾仁":也并不以伯夷、叔齐的饿死为仁。
# 首阳:首阳山,相传伯夷、叔齐饿死于此。
"相与观所尚":愿给世人看到我所尊崇的事情,
"逍遥撰良辰":选择享受隐居生活那逍遥美好的时光。
# 良辰:美好的时光。,撰:选择。
西晋文学家
左思(250?~305?),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出身寒微,不好交游。少年时学过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均未学成。后发愤勤学,博览名文,遍阅百家,兼通阴阳之术。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其诗语言质朴刚健,所作《咏史》诗八首,托古讽今,对门阀制度表示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的精神。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招隐诗。描绘了东山居所的自然景致:果树成林,寒泉可涤心神,竹柏在青葱间保持本真,叶片抗霜、花朵带露。又谈及对仕途的看法,认为官爵无常,为官有束缚、辞官得自在,最后表达了不盲从他人、愿与志同道合者逍遥度日的志趣。
2. 分段赏析
“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开篇描绘诗人在东山建造屋舍的情景,果树下自然生长出榛树,勾勒出一幅未经刻意雕琢的田园景象,透着几分随性与自然,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质朴的基调。“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写屋前有口寒泉井,那清凉的泉水能使人心神明澈。以寒泉的清冽来映照心境的澄澈,借景抒情,体现出诗人对这种能净化心灵的环境的喜爱。“峭茜青葱间,竹柏得其真”,在色彩鲜明、草木青葱的山间,竹柏保持着它们本真的面貌。“峭茜”描绘出山景的鲜明秀丽,而竹柏在这样的环境中独显本真,既写出了竹柏的特质,也暗示了诗人对本真品格的追求。“弱叶栖霜雪,飞荣流馀津”,柔弱的叶片上凝结着霜雪,盛开的花朵上还带着残留的露水。通过对叶与花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坚韧,弱叶抗霜雪,飞荣带余津,暗含着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爵位官服并非能长久赏玩的东西,人的喜好与厌恶也会随着境遇有屈伸变化。这两句由自然景象转入对世事的感慨,点出官场富贵的不稳定性和人情的变化无常。“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结绶”代指做官,一旦为官便会被俗务缠绕牵绊;“弹冠”此处指辞官,辞去官职便能摆脱世俗的尘埃。对比鲜明,凸显出官场的束缚与归隐的自由,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羁绊的厌倦。“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惠连(此处泛指追求功名者)的屈身仕进不是我的选择,首阳(借指伯夷、叔齐的隐居守节)的行为也不是我所认同的仁。诗人表明自己既不愿为功名屈身,也不赞同过于极端的守节,体现出一种独立的处世态度。“相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最后两句说与志同道合之人一同审视各自的人生追求,在逍遥自在中共度美好的时光。收束全诗,点明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即摆脱束缚,与知己相伴,享受自在美好的日子,升华了对归隐逍遥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一篇:魏晋·曹叡《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