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女矜容色":剪彩如同娇羞美丽的少女,骄傲地展示容颜,
"为花不让春":作为花朵不逊色于春天的繁花。
"既争芳意早":既然早早展现出争芳斗艳的姿态,
"谁待物华真":谁还等待自然繁花的盛开。
"叶作参差发":叶子参差不齐地生发,
"枝从点缀新":枝条经过点缀显得新颖别致。
"自然无限态":有着自然般的无限姿态,
"长在艳阳晨":永远盛开在阳光明媚的清晨。
# 晨:一作人。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张九龄(678~740),唐代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世称“曲江公”。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开元二十一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其五言古诗,对唐诗的发展影响颇大;其五言律诗讲究情致深婉,蕴藉自然。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他还乐于提携后进,王昌龄、孟浩然、王维等皆受其青睐。主要作品有《感遇》《杂诗》《望月怀远》《旅宿淮阳亭口号》等。著有《曲江集》。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姹女矜容色,为花不让春。既争芳意早,谁待物华真。”诗人开篇把剪彩想象成一位娇羞美丽且骄傲的少女,以少女展示容颜的姿态来形容剪彩之花的娇艳,“不让春”突出其争春的活力,仿佛剪彩之花在与春天的花朵竞相媲美。“既争芳意早,谁待物华真”进一步强调剪彩之花早早展现出争芳斗艳的姿态,不等待自然繁花盛开,突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先于自然之花展示美好的特点,为下文对剪彩之花具体形态的描写做铺垫。后四句:“叶作参差发,枝从点缀新。自然无限态,长在艳阳晨。”“叶作参差发,枝从点缀新”,从细节处描绘剪彩之花的枝叶,叶子参差不齐地生发,枝条经过精心点缀显得新颖别致,体现出剪彩工艺的精巧。“自然无限态,长在艳阳晨”,诗人赞美剪彩之花拥有自然般的无限姿态,仿佛永远盛开在阳光明媚的清晨,将剪彩之花的美好永恒化,表达出对剪彩艺术创造出的美好形象的高度赞美,使诗歌主题得到升华。
上一篇:唐·苏味道《咏井》
下一篇:唐·骆宾王《久客临海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