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n
·
·
méi
huā
chuī
shuí
jiā

朝代:唐作者:冯延巳浏览量:1
méi
huā
chuī
shuí
jiā
xíng
yún
bàn
níng
kōng
qī‌
zhěn
chéng
mián
guān
shān
rén
wèi
huán‌
shēng
suí
yōu
yuàn
jué
yún
duàn
chéng
shuāng
yuè
yuè
yǐng
xià
chóng‌
yán
qīng
fēng
huā
mǎn
lián

译文

谁家笛声在吹奏着梅花落,半夜里,天上的行云仿佛凝结不动,将天空映照得一片澄澈碧蓝。斜靠着枕头不能入睡,远在关山的人还没回来。笛声哀怨,情思也随着笛声越来越痛苦,洁白的月光如霜洒下,万里无云。月色如水,倾泻在层叠的屋檐下,晚风轻摇帘栊,卷起一室清幽花香。

逐句剖析

"梅花吹入谁家笛":谁家笛声在吹奏着梅花落,

"行云半夜凝空碧":半夜里,天上的行云仿佛凝结不动,将天空映照得一片澄澈碧蓝。

"欹枕不成眠":斜靠着枕头不能入睡,

# 眠:一作瞑。,欹:斜倚枕头之意。

"关山人未还":远在关山的人还没回来。

"声随幽怨绝":笛声哀怨,情思也随着笛声越来越痛苦,

"云断澄霜月":洁白的月光如霜洒下,万里无云。

"月影下重檐":月色如水,倾泻在层叠的屋檐下,

# 檐:一作帘。

"轻风花满帘":晚风轻摇帘栊,卷起一室清幽花香。

# 帘:一作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是五代时期冯延巳创作的一首词。上阕开篇“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通过梅花与笛声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则点明主人公因思念远方之人而难以入眠,“关山”暗示距离遥远,突出了思念之深。下阕“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将无形的幽怨与有形的霜月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月影洒在屋檐下,轻风吹动帘幕,花瓣飘落,看似美好的景象却更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善辨说,能文章,工书法,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离情别恨,语言清丽,善于借景抒情,词风婉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谒金门·风乍起》等。 宋人辑为《阳春集》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开篇通过梅花与笛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梅花吹入谁家笛”,一个“吹”字将梅花与笛声联系起来,仿佛梅花也融入了这悠扬的笛声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行云半夜凝空碧”,描绘出半夜里行云仿佛凝固在澄澈碧蓝的天空,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氛围,为下文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埋下伏笔。“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直接点明主人公因思念远方之人而难以入眠。“欹枕”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关山人未还”,“关山”象征着距离的遥远,“人未还”则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牵挂,情感真挚动人。下片:“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幽怨之情。“声随幽怨绝”,将无形的幽怨与有形的笛声相结合,仿佛笛声也随着幽怨而断绝,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空断澄霜月”,“空断”一词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澄霜月”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哀怨。“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月影下重檐”,月影洒落在重重屋檐之下,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轻风花满帘”,轻柔的微风中,花瓣飘满了帘幕,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然而,在这看似美好的景象中,主人公却依然沉浸在思念与哀怨之中,更衬托出其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殷尧藩《游山南寺二首》

下一篇:唐·卢仝《与马异结交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