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远逐行云去":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随着行云渐渐远去,
# 金波:谓月光。
"疏星时作银河渡":稀疏的星星不时闪烁,仿佛在银河间往来穿梭。
"花影卧秋千":月光下花影摇曳,静静地映在秋千上,
"更长人不眠":夜已深,我却因思念而难以入眠。
"玉筝弹未彻":我弹奏玉筝,却因心事重重而未能弹完,
# 彻:完,了。,玉筝:筝的美称。
"凤髻黄钗脱":无心梳妆,凤髻松散,黄钗掉落。
# 脱:滑落。,凤髻:古代的一种发式。
"忆梦翠蛾低":回忆起梦境,不禁低头沉思,
# 翠蛾低:愁苦貌。
"微风吹绣衣":微风轻轻吹拂着绣衣,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画堂昨夜西风过":昨夜西风吹过画堂,
"绣帘时拂朱门锁":不时吹拂着绣帘和朱门上的门锁。
"惊梦不成云":惊扰了美梦不能梦见那心爱之人,
"双蛾枕上颦":躺在枕头上双眉紧蹙。
# 颦:皱。,双蛾:双眉。
"金炉烟袅袅":金炉里香烟袅袅,
# 袅袅:风吹柔软缭绕的样子。,金炉:对香炉的美称。
"烛暗纱窗晓":烛光昏暗,透过纱窗向外看去,
"残日尚弯环":残月尚如弯环一样悬在空中,
# 弯环:形容新月像圆环一样弯曲。
"玉筝和泪弹":玉筝声声哀怨,催泪如雨啊。
"梅花吹入谁家笛":谁家笛声在吹奏着梅花落,
"行云半夜凝空碧":半夜时分,行云仿佛也被乐声凝滞,停留在青碧的夜空。
"欹枕不成眠":斜靠着枕头不能入睡。
# 欹枕:斜倚枕头之意。
"关山人未还":远在关山的人还没回来。
"声随幽怨绝":笛声哀怨,情思也随着笛声越来越痛苦,
"空断澄霜月":洁白的月光如霜洒下,万里无云。
"月影下重檐":月影照在重重帘幕上,
# 重檐:一作重帘。
"轻风花满帘":轻风吹过,花开满庭院。
# 帘:一作檐。
"回廊远砌生秋草":回廊砌砖的地方长出了秋草,
# 砌:盖建筑时用泥灰黏合砖块石头。
"梦魂千里青门道":梦魂飞向了千里青门之外。
# 青门:汉代长安城的东南城门。本名霸城门,青门是俗称,因为门的颜色是青色。
"鹦鹉怨长更":鹦鹉正在怨诉着秋夜的漫长难熬。
"碧笼金锁横":它被锁在碧笼金锁中。
"罗帏中夜起":夜里被惊醒,在罗帏中坐起,
# 罗帏:用罗绸做的帷幔。
"霜月清如水":窗外月光清澈如水,
"玉露不成圆":晶莹的露珠还没有凝结成珠,
# 玉露:指的是秋天的露珠。
"宝筝悲断弦":轻抚宝筝想度过这长夜,然而心绪更乱了,琴弦戛然而断。
"娇鬟堆枕钗横凤":美丽的环状发髻慵懒地披散在枕头上,凤钗斜斜地别在发髻上,
# 钗横凤:即凤钗横。,娇鬟:柔美的发髻,这里指头发。
"溶溶春水杨花梦":沉沉地坠入春水荡漾,杨花飞舞的迷幻梦境中。
# 杨花梦:春梦、美梦。
"红烛泪阑干":红烛流着血色的红泪,
"翠屏烟浪寒":翠屏上的画烟波浩渺泛着丝丝寒意。
"锦壶催画箭":时光渐渐流逝,
# 锦壶催画箭:喻指时光流逝。
"玉佩天涯远":心上人远在天涯。
# 玉佩天涯远:意思是佩玉之人(即思念之人、心上人)远在天涯。
"和泪试严妆":清晨,我独自噙着泪水梳洗着新式妆容,
# 严妆:浓丽整齐的装束。
"落梅飞夜霜":只见窗外梅花一片片飘落在染满寒霜的大地上。
"西风袅袅凌歌扇":西风袅袅,吹动着手里的歌扇,
# 歌扇:表演歌舞时用的扇子。,凌:侵。
"秋期正与行云远":约期已到,你还在远方。
# 行云:一作行人。,秋期:男女约会的日子。
"花叶脱霜红":花叶经霜后褪去红色,
"流萤残月中":残月照着流萤。
"兰闺人在否":香闺里人是否还在,
"千里重楼暮":千里重楼在暮色中矗立。
"翠被已销香":翠绣的锦被里熏香消散,
# 销:一作消。
"梦随寒漏长":寒夜里长夜漫漫,梦也悠长。
"沉沉朱户横金锁":夜色沉沉,朱门上横着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纱窗上月光映照着的花影渐渐移过,
"烛泪欲阑干":烛泪即将滴尽,
"落梅生晚寒":春夜里倍感寒冷,落梅如雪。
"宝钗横翠凤":发髻上插着的翠凤宝钗凌乱,
# 宝钗横翠凤:宝钗横插在翠髻之间。
"千里香屏梦":梦魂从屏风内飞向千里之外的情人。
# 香屏:屏风的美称,形容屏风华美。
"云雨已荒凉":那时的美好时光如今只剩下荒凉的记忆,
"江南春草长":愁恨如江南春草绵延不绝,岁岁重生。
"欹鬟堕髻摇双桨":少女摇动着双桨,发髻倾斜向一边。
# 堕髻:堕马髻,也作坠马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样式。
"采莲晚出清江上":晚出采莲在清江之上。
"顾影约流萍":水中倒影与漂荡的浮萍缠绕在一起,
# 流萍:漂浮的浮萍。
"楚歌娇未成":想唱一曲楚歌却娇羞难以开口。
"相逢颦翠黛":相逢的时候眉头轻蹙,
"笑把珠珰解":笑着解下缀珠的耳环当作信物。
# 珠珰:带珠子装饰的耳饰。
"家住柳阴中":我家住在柳荫深处,
"画桥东复东":就在那画桥东边再东边的地方。
# 画桥:有精美雕饰的桥梁。
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善辨说,能文章,工书法,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离情别恨,语言清丽,善于借景抒情,词风婉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谒金门·风乍起》等。 宋人辑为《阳春集》1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闺怨词。八首词描写深闺女子秋夜难眠、春梦怀人、独对烛泪、采莲顾影等生活场景,以及金波、疏星、西风、烛泪、落梅等清冷环境,表达了她们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独处深闺的孤寂之情。
2. 写作手法
烘托:“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回忆起梦境,翠眉低垂,微风吹拂着绣衣,进一步烘托出她的孤独和惆怅。环境描写:“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通过内环境(回廊秋草)与外环境(青门道)的结合,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
3. 分段赏析
其一:上片“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描绘了夜空中的景象,金色的月光随着行云远去,稀疏的星星不时在银河中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眠”,将花影与秋千相映衬,展现出庭院中的闲适之景,但“更长人不眠”则点明了主人公在这美好的夜景中却难以入眠,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伏笔。下片“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描写主人公弹奏玉筝,还未弹完,头上的凤髻和黄钗却已脱落,表现出她内心的烦乱和疲惫。“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回忆起梦境,翠眉低垂,微风吹拂着绣衣,进一步烘托出她的孤独和惆怅。其二:上片“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写出了画堂中昨夜西风拂过的情景,绣帘不时地拂过朱门锁,暗示了主人公在夜间的不平静。“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主人公被惊醒,无法再入眠,双眉紧皱,表现出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下片“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描绘了室内的景象,金炉中烟雾袅袅升起,蜡烛渐渐暗淡,纱窗透进晨光,暗示着夜晚即将过去,但主人公的愁绪却依然萦绕心头。“残日尚弯环,玉筝和泪弹”,残日如钩,主人公在泪水中弹奏玉筝,更加强化了她的哀伤之情。其三:上片“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梅花被风吹入不知谁家的笛声中,半夜的行云凝聚在碧空之中,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主人公斜靠在枕头上无法入睡,思念着远在关山之外未归的人,点明了她思念的主题。下片“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笛声中蕴含着幽怨,随着声音的消逝,只剩下澄澈的霜月,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感觉。“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月影洒在重檐上,轻风吹动着帘子,花飘落满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伤的氛围。其四:上片“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回廊外远处的台阶上生长着秋草,主人公的梦魂飘向千里之外的青门道,通过内环境(回廊秋草)与外环境(青门道)的结合,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闺房中锁在碧笼中的鹦鹉怨诉着秋夜的漫长,女主人公就像被金锁锁住的鹦鹉,无法自由,表现出她内心的压抑和无奈。下片“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主人公在半夜从罗帏中起来,看到霜月清冷如水,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感觉。“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玉露不成圆,象征着主人公的团圆之梦难以实现,她弹奏宝筝,琴弦却突然断裂,表现出她内心的悲痛和绝望。其五:上片“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描绘了主人公娇美的形象,鬟发堆在枕上,凤钗横插,她做着如溶溶春水般的杨花梦,展现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场景。“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然而,红烛流泪,翠屏上烟雾寒冷,又暗示了这美好梦境的短暂和虚幻,为下文的转折做铺垫。下片“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锦壶中的画箭滴漏声催促着时间流逝,而玉佩所代表的人却在天涯遥远之处,表现出主人公对时光流逝和爱人远别的无奈和惆怅。“和泪试严妆,落梅飞夜霜”,主人公含着泪水梳妆打扮,落梅在夜霜中飞舞,更加强化了她的哀伤和孤独。其六:上片“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云远”,西风袅袅吹拂着歌扇,秋天的时光与行云一样遥远,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花叶脱霜红,流萤残月中”,花叶在霜中脱落,流萤在残月中飞舞,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青春易逝和爱情的消逝。下片“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主人公在兰闺中思念着远方的人,不知道对方是否也在思念自己,千里之外的重楼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遥远和孤独。“翠被已销香,梦随寒漏长”,翠被上的香气已经消散,主人公的梦也随着寒漏的声音越来越长,表现出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其七:上片“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沉沉的朱户上横着金锁,纱窗上的月影随着花影移动,描绘出一种幽闭、孤独的环境。“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蜡烛的泪水即将流干,落梅带来了晚间的寒冷,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感觉,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寞。下片“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宝钗横插在翠凤之上,主人公在香屏前做着千里之外的梦,表现出她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曾经的云雨之情已经荒凉,而江南的春草却依然生长,更加强化了主人公的失落和哀伤之情。其八:上片“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描绘了一位女子发髻倾斜、松散,悠然划动双桨,于傍晚时分从清江上采莲的画面,展现出女子劳作时的动态美与清江的宁静。“顾影约流萍,楚歌娇未成”,女子回头顾影,与水中浮萍相映成趣,想唱楚歌却又因娇羞而未成曲调,生动刻画出女子娇羞、含蓄的神态与内心的情感波动。下片“相逢颦翠黛,笑把珠珰解”,刻画了女子与人相逢时,微微皱眉、笑着解下珠珰的细节,体现出她的灵动妩媚与情感的自然流露。“家住柳阴中,画桥东复东”,点明女子居住在柳荫之下、画桥东边,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 结句始言回忆梦中情景,至风吹绣衣而不觉,可见低眉愁思之深且久也。
近代俞陛云《五代词选释》
上一篇:唐·曹邺《东郎山》
下一篇:唐·韦应物《凌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