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i
rén

朝代:唐作者:冯延巳浏览量:1
gōu
luán
zhù
tiáo
yīng
wǎn
zhuǎn
liú
chūn
yún
píng
lěng
luò
huà
táng
kōng
wǎn
chūn
hán
nài
luò
huā
fēng
qiān
lián
yàn
fēi
yún
jìng
chén
luán
zhī
jīn
yuè
méi
wān
shuí
pèi
tóng
xīn
shuāng
jié
lán
gān

译文

用玉钩调弄着鸾柱上的鹦鹉,它那婉转的声音像是在挽留春天。云母屏风冷清,华丽的厅堂空寂无人,临近傍晚的春寒令人无奈、更兼那卷起落花的冷风。掀开门帘,燕子低低飞向云端,拂拭镜上灰尘,鸾鸟图案似在飞舞。不知今夜弯如眉梢的月亮下,是谁佩戴着同心双结、独自倚靠着栏杆。

逐句剖析

"玉钩鸾柱调鹦鹉":用玉钩调弄着鸾柱上的鹦鹉,

# 调:逗养。,鸾柱:鸾,概指鹦鹉架。,玉钩:玉制挂钩,挂钩的美称。

"宛转留春语":它那婉转的声音像是在挽留春天。

"云屏冷落画堂空":云母屏风冷清,华丽的厅堂空寂无人,

# 云屏:以云母作为装饰的屏风。

"薄晚春寒无奈、":临近傍晚的春寒令人无奈、

# 薄晚:傍晚。

"落花风":更兼那卷起落花的冷风。

"搴帘燕子低飞云":掀开门帘,燕子低低飞向云端,

# 搴:提,揭,撩。

"拂镜尘鸾舞":拂拭镜上灰尘,鸾鸟图案似在飞舞。

# 拂镜尘鸾舞:拂鸾镜而尘舞,意谓鸾镜久已弃置不用。

"不知今夜月眉弯":不知今夜弯如眉梢的月亮下,

"谁佩同心双结、":是谁佩戴着同心双结、

# 同心双结:用锦带打成的菱形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象征彼此“永结同心”,恩深情长,用作男女相爱的信物。

"倚阑干":独自倚靠着栏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是五代词人冯延巳的作品,收录于《阳春集》。此词依照《虞美人》的词牌创作,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它采用双调五十六字的体式,前后段各四句,押两仄韵、两平韵。全词通过玉钩鸾柱、云屏画堂等意象,这首令词描绘了一位少妇寂寥的心绪。描绘了少女调弄鹦鹉、在云屏画堂中拂镜沉思的场景,呈现其独守空闺的孤寂心境。上阕以“宛转留春语”暗喻对春光的追忆,“落花风”则烘托出春寒的氛围。下阕借助“燕子低飞”、“尘鸾舞”等细节暗示人物内心的凄楚。结尾“不知今夜月眉弯”两句以设问方式点出“同心双结”,寄托了对忠贞爱情的期许。写作技巧上,以感情深婉、刻画人物心理含蓄不见痕迹见长,且文笔轻灵秀美,纤细委婉,实开婉约词之先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善辨说,能文章,工书法,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离情别恨,语言清丽,善于借景抒情,词风婉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谒金门·风乍起》等。 宋人辑为《阳春集》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婉约词,通过刻画独守空闺的少妇形象,少妇一人与鹦鹉的画面含蓄的深化了孤寂主题,展现冯词“哀伤美”的独特艺术魅力。

2. 写作手法

象征:“拂镜尘鸾舞”,鸾镜​​作为婚嫁妆奁的象征,其背面的鸾凤浮雕以双鸟和鸣之姿,凝铸了婚姻中琴瑟和谐的期许。然而在这里镜面​​积尘​​如岁月荒芜的隐喻,映照出女主人公疏于理妆的枯寂心绪,暗喻情感纽带在孤独中日渐褪色。衬托:​​“搴帘燕子低飞去”​​,燕子轻盈飞离,与主人公困守空闺形成动静对比。燕子的自由反衬女人的束缚,其“低飞”姿态更添压抑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的是薄暮时分的情景,我们的女主人公站立在雕有鸾凤的华丽梁柱前,逗弄着用玉钩悬挂的笼中鹦鹉,教它学人言语,以解心头的寂寞。“玉钩鸾柱”这个细节点出了她闺房器物的华贵,虽只寥寥数笔,我们已可想见其身份的高贵。“宛转留春语”一句很值得玩味。这既可理解为她希望鹦鹉学会宛转的人语,留住象征青春的絮语,亦仿佛鹦鹉那婉转鸣叫中仍残留着意中人的声音,勾起女主人公对美好春光的回忆。正因为写得朦胧含蓄,才包含了引人多种联想的深意。“宛转留春语”虽是描写女主人公逗弄鹦鹉的眼前景象,身边小事,却蕴含“言外”的“神致”,不能不说是耐人咀嚼的大手笔。“云屏冷落画堂空”二句则从正面点出了她身处环境的冷清与空寂。逗弄鹦鹉的动作已暗示其无人陪伴的孤独,“留春语”也流露出对春光流逝的惆怅,而“云屏”与“画堂”的冷落空寂,更凸显出她如困金丝笼中的难耐和凄楚。加之卷着落花的晚风阵阵从窗外吹入,春夜的寒意愈加袭人,她心中的愁绪真是无法排遣,无可奈何。下片呈现的是新月临窗时分的情境,女主人公难耐锦屋画堂的孤寂而掀帘出门,此时楼中栖息的燕子也乘机掠过门帘飞向外面,不顾夜色已朦胧降临。词人借梁间燕子不耐室中冷清而翩然远飞的细节,巧妙衬托女主人公的心境与处境,堪称神来之笔,这又是“高手”“只描摹景物而神韵自在言外”的妙笔,燕子尚且如此,人又怎堪承受?她的孤寂凄楚之情已溢于言表。“拂镜尘鸾舞”一句与上片的“宛转留春语”相呼应,表达也比较朦胧。这似乎是说女主人公返回屋内,百无聊赖地拂去鸾镜上的灰尘,顾影自怜。“鸾镜”本是婚嫁时象征夫妇伉俪和美的陪嫁妆奁,背面常镌刻鸾凤双飞图案。因她心绪寂寥,久未拂镜自照,镜面已落满尘埃,如今拂镜端详容颜,想必更因形容憔悴而感伤倍增。末二句写得余韵悠长,女主人公凝望天际那形如蛾眉的一弯新月,心中不禁暗问,不知今夜是谁,正佩戴着象征忠贞爱情的同心双结,倚着栏杆共赏这轮明月呢?同心双结象征着恋人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望明月寄托彼此坚贞的情意。词人以他人相思之景反衬女主人公无相思可寄的悲哀与幽独。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行文流畅连贯,意象衔接浑然天成,情感表达含蓄幽深,文笔细腻而飘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徐铉《步虚词五首其一》

下一篇:唐·孟郊《游终南龙池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