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è
zhī
·
·
fán
nǎo
sháo
guāng
néng

朝代:唐作者:冯延巳浏览量:2
fán
nǎo
sháo
guāng
néng
cháng
duàn
hún
xiāo
kàn
què
chūn
huán
zhǐ
qiáng
tóu
líng
què
zhī
qīng
niǎo
quán
xiāng
xīn
ruò
chuí
yáng
qiān
wàn
shuǐ
kuò
huā
fēi
mèng
duàn
shān
kāi
yǎn
xīn
chóu
wèn
chù
zhū
lián
jǐn
zhàng
xiāng
fǒu

译文

美好时光能有多少呢,思量来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柔肠寸断魂魄消散,只能眼睁睁看着春光逝去。唯独看到墙头喜鹊报喜时以为你会回来,却不知道青鸟完全耽误了你的音讯。心像垂柳般千万缕意乱缠绵,水面广阔落花飞舞,梦魂早已经断在巫山路。满目新愁无处诉说,是否怀念相思曾经珠帘锦帐的欢愉时光?

逐句剖析

"烦恼韶光能几许":美好时光能有多少呢,思量来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 韶光:时光,光阴。

"肠断魂销":柔肠寸断魂魄消散,

# 销:一作消。

"看却春还去":只能眼睁睁看着春光逝去。

"只喜墙头灵鹊语":唯独看到墙头喜鹊报喜时以为你会回来,

# 灵鹊语:喜鹊鸣叫。古人认为,喜鹊鸣叫兆示着好事将近,在此则意为情人重聚。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灵鹊:喜鹊。中国民间认为喜鹊能报喜是因为通灵,所以称之为灵鹊。

"不知青鸟全相误":却不知道青鸟完全耽误了你的音讯。

# 青鸟:神话传说中为王母娘娘取食送信的神鸟。

"心若垂杨千万缕":心像垂柳般千万缕意乱缠绵,

# 心若垂杨千万缕:一指垂柳扶疏,一指思妇心如柳条般情深意密,思绪烦乱。

"水阔花飞":水面广阔落花飞舞,

# 水阔花飞:临水的柳树落絮飞舞,飞絮逐水而去。

"梦断巫山路":梦魂早已经断在巫山路。

# 梦断巫山路:这里引用了巫山神女的故事。见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开眼新愁无问处":满目新愁无处诉说,

# 开眼:睁眼,此处意为梦醒。

"珠帘锦帐相思否":是否怀念相思曾经珠帘锦帐的欢愉时光?

# 珠帘锦帐:代指珠帘锦帐中的佳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是五代诗人冯延巳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暮春时节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闺中女子缠绵悱恻的相思愁绪。上阕以“韶光易逝”起兴,“肠断魂消”的直抒胸臆与“春还去”的景物描写相映衬,奠定了全词伤春怀人的情感基调;“灵鹊报喜”与“青鸟误信”的意象对比,更深化了希望落空的怅惘。下阕“心若垂杨”将无形愁思具象为千万柳条,“水阔花飞”的阔大景象与“梦断巫山”的典故化用,形成强烈的时空张力;结尾“珠帘锦帐”的华美物象与“新愁无问”的寂寞心境构成反差,在“相思否”的设问中留下悠长余韵。全词笔触细腻婉转,融合传统意象与新颖构思,通过春愁写相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善辨说,能文章,工书法,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离情别恨,语言清丽,善于借景抒情,词风婉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谒金门·风乍起》等。 宋人辑为《阳春集》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以“烦恼韶光能几许”起笔,通过“肠断魂消”的强烈抒情与“春还去”的景物描写,构成时光流逝与情感郁结的双重张力;“灵鹊语”与“青鸟误”的意象对比,既暗含民间“鹊报喜”的习俗,又以“全相误”点破美好期盼的落空。下阕“心若垂杨千万缕”将抽象愁思具象化,垂杨千缕的比喻新颖贴切;“水阔花飞”拓展空间维度,“梦断巫山”则借楚襄王典故深化情路阻隔的怅惘。结尾“开眼新愁无问处”直抒胸臆,“珠帘锦帐相思否”以华美物象反诘收束,在“问而不答”间留下无尽余韵。全词以“春愁—期盼—失望—愁思—怅惘—孤寂”为情感脉络,通过意象群的精心组织与典故的巧妙化用,将传统闺怨题材提升至“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哲理高度,体现了冯词“深美闳约”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江郎山》

下一篇:唐·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