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bié
shí
xiōng
péi
shí
sān
yóu
sài
yuá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tài
gōng
wèi
chuān
shuǐ
shàng
cài
mén
diào
zhōu
liè
qín
ān
yuán
xiǎo
jùn
yán
tiān
zhāng
yún
juǎn
yǒu
shí
jié
tàn
chù
fān
gōng
bái
shǒu
liáng
shǐ
使
rén
chàng
wàng
lùn
zhī
zhū
hài
wéi
zhuàng
shì
qiě
yuàn
shù
xīn
qiū
háo
qín
zhào
zhēng
xuè
zhōng
yuán
dāng
bào
guān
jiù
gōng
péi
shēng
lǎn
qiān
lóng
luán
bǐng
wén
zhāng
bēi
yín
xuě
dòng
lín
fàng
shū
chuò
jiàn
gāo
táng
quàn
ěr
bēi
jiǔ
ěr
qiú
shàng
shuāng
ěr
wèi
chǔ
wèi
ěr
chǔ
qiě
tàn
xué
xiàng
shā
míng
biān
zǒu
líng
huáng
chǐ
zuò
shuǐ
bié
lín
lèi
pāng
tuó

译文

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李斯出上蔡门打猎。钓的是周文王猎的是秦始皇,目的是安黎民平天下,那些小鱼狡兔有什么意思?风云际会,天张云卷是有天数的,你们别叹息我现在处于进退两难之地。白发苍苍的于公是大梁的野老隐逸,使人怅望而不可一论。既然知道朱亥是壮士豪杰,且愿收心于秋毫笔墨之中。秦国与赵国龙争虎斗,逐鹿中原,舍命救公子。裴生你尽览千古典故,文章炳辉如腾龙飞鸾。悲吟诗歌,宛如雨雪撼动林木,放书辍剑思念父母高堂。劝你一杯酒,拂去你衣裘上的冰霜。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我马上要去沙漠探虎穴,鸣鞭走马越过黄河。别像荆柯在易水分别那样,面对歧路便痛哭流涕!

逐句剖析

"太公渭川水":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

# 太公:指姜太公吕尚。未遇周文王前曾钓于渭水。

"李斯上蔡门":李斯出上蔡门打猎。

# 李斯:秦相,未入秦前曾在家乡上蔡东门猎兔。

"钓周猎秦安黎元":钓的是周文王猎的是秦始皇,目的是安黎民平天下,

# 钓周猎秦安黎元:“钓周”二句:承上二句,意谓吕尚、李斯后来助周、秦成就大业,当其钓、猎之际,小鱼、狡兔对他们而言又何足道。

"小鱼鵕兔何足言":那些小鱼狡兔有什么意思?

# 鵕兔:狡兔。

"天张云卷有时节":风云际会,天张云卷是有天数的,

# 天张云卷有时节:“天张”二句:意谓终有前途光明之时,我辈不须丧失信心。天张云卷,犹言天开云收。羝触藩,语出《易・大壮》:“羝羊触藩,赢其角。”孔颖达《正义》:“藩,藩篱也。赢,拘棠缠绕也。”“羝触藩”喻处境困顿。

"吾徒莫叹羝触藩":你们别叹息我现在处于进退两难之地。

# 羝触藩:喻处境困顿。

"于公白首大梁野":白发苍苍的于公是大梁的野老隐逸,

# 大梁:今河南开封。,于公:指于逖。

"使人怅望何可论":使人怅望而不可一论。

"既知朱亥为壮士":既然知道朱亥是壮士豪杰,

# 既知朱亥为壮士:“即知”四句:用侯赢事。侯赢,战国时魏之隐士,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抱关者(守门人),魏公子信陵君器之,待为上宾。

"且愿束心秋毫里":且愿收心于秋毫笔墨之中。

"秦赵虎争血中原":秦国与赵国龙争虎斗,

"当去抱关救公子":逐鹿中原,舍命救公子。

"裴生览千古":裴生你尽览千古典故,

"龙鸾炳文章":文章炳辉如腾龙飞鸾。

# 文章:即文章。,龙鸾:喻华美之文。

"悲吟雨雪动林木":悲吟诗歌,宛如雨雪撼动林木,

# 悲吟雨雪动林木:“悲吟”二句:用曾子事,谓裴十三的诗歌悲吟雨雪,怀念父母。《琴操》:“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日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

"放书辍剑思高堂":放书辍剑思念父母高堂。

"劝尔一杯酒":劝你一杯酒,

"拂尔裘上霜":拂去你衣裘上的冰霜。

"尔为我楚舞":你为我跳楚舞,

"吾为尔楚歌":我为你唱楚歌。

"且探虎穴向沙漠":我马上要去沙漠探虎穴,

# 虎穴:指幽州。

"鸣鞭走马凌黄河":鸣鞭走马越过黄河。

"耻作易水别":别像荆柯在易水分别那样,

"临岐泪滂沱":面对歧路便痛哭流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出自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之手,属杂诗体裁。诗中,李白借助典故,将往昔贤才的际遇与当下迷茫的自己进行了强烈对照。该诗独具特色,巧妙地把历史典故、眼前所见之景以及自身的内心情感相互交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时世的感伤,格调深沉幽远,情感悲切动人,读来令人感慨万千。此诗借太公、李斯等典故,劝友人莫叹失意,当心怀壮志。赞裴生才学,劝其振奋。以饮酒歌舞壮行,鼓励友人勇赴塞外,尽显豪迈气概与对友人期许、惜别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彼时处于天宝年间,唐玄宗极度信任安禄山,将其视为国家栋梁。李白为谋求出路,决定前往幽州投奔安禄山麾下。天宝十年暮秋,李白在途中的汴州短暂停留,即将再次踏上行程之际,他写下此诗。在与好友于逖、裴十三分别之时,李白借由诗句倾诉内心的离情别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送别兼抒怀题材的诗。介绍了诗人李白欲往幽州安禄山处谋求出路,在汴州与友人于十一兄逖、裴十三分别的情景。描绘了冬季送别时的场景,如“拂尔裘上霜”展现出寒冷的环境,“劝尔一杯酒”刻画了饯行画面。体现出李白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身境遇的迷茫,借太公、李斯等典故反思人生;又有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借“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营造出洒脱而深情的送别氛围。表达了他忧国伤时的情怀,对朝廷被奸邪蒙蔽的隐忧;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如“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以及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开篇以“太公渭水,李斯上蔡门”为例,借姜太公垂钓遇文王、李斯显赫又获罪的典故,对比贤才不同结局,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也暗示自己的境遇。借景抒情:“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描绘出雨雪纷飞、林木震动的肃杀之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愁,以及对未来的忧虑。直抒胸臆:“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直接表明自己不愿像荆轲在易水送别那样悲壮,却在分别时忍不住泪水滂沱,展现出真挚的离情与复杂心绪。

3. 分段赏析

“太公渭川水”至“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主要是用典。先以“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开篇,借姜太公渭水钓鱼遇周文王、李斯上蔡门打猎后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典故,表明真正的贤才应以安黎民、平天下为己任,那些眼前的小利如小鱼狡兔般微不足道。接着“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以天张云卷有时来暗示风云际会是有天数的,安慰友人也自勉不要为暂时的困境而叹息。“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提到大梁野老于公,增添了一种人生迟暮、壮志未酬的怅惘。“即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则引入朱亥、侯嬴的故事,歌颂侠客义士,委婉表达自己也渴望像他们一样有所作为,在乱世中建立功勋。这部分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将过去的贤人和迷茫的自己作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裴生览千古”至“放书辍剑思高堂”:开始转写友人裴十三。“裴生览千古,龙鸾炳天章”称赞裴十三饱览千古,文章写得如龙鸾般华美。“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则进一步描绘裴十三的形象,他的悲吟如雨雪撼动林木,而此时又因思念家中父母而放下书本、停止舞剑,展现出裴十三既有才华又有深情的一面,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因为这样的才华之士也要面临与友人分别,去追寻自己的人生道路。“劝尔一杯酒”至“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回到送别场景。“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诗人通过劝酒、拂霜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体现出对友人的关怀。“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以楚舞楚歌相和,表现出朋友间不拘俗礼、真挚深厚的情谊。“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表明自己即将前往幽州,如同探虎穴般充满冒险,但仍要勇往直前,鸣鞭走马跨越黄河,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最后“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以荆轲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泪洒歧路为反例,表达出自己不愿在离别时表现出过多的悲伤,要以一种豁达、豪迈的态度面对分别,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的鼓励,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4. 作品点评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是李白别具一格的佳作。诗中,李白将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借太公、李斯等古人境遇,映照自身的迷茫与追求,尽显其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冬日送别的场景描绘得质朴而动人,一杯酒、一句劝,满含离情。而他在诗中融入的对国事的忧虑,对建功的渴望,更使诗篇格调升华。李白以其独有的浪漫与豪情,于雨雪林木的萧瑟中,仍畅想奔赴塞外“探虎穴”的壮举。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且复杂,既有与友人分别的惆怅,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出李白诗歌大气磅礴又细腻婉转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有劝于、裴二位进取立功之意,亦表明自己将入军幕以取边功。或说诗中“探虎穴”语可见白于安禄山有“戒备之心”,未必,借用古人之语,不可以今人之意揣度。且吕蒙语意亦在邀功取富贵,何须为太白修饰也。

现代作家林东海《黄河之水天上来》

# 这一首说太公之钓,意不在鱼,他是胸怀大志,又幸逢明主,因此能够大展宏图。

现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赵山林《诗词曲论稿》

# 此诗通过太公、李斯、朱亥等典故,抒写了自己的雄心。但篇末的抒情却极悲壮,明言“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带着几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

现代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国李白研究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沈佺期《兴庆池侍宴应制》

下一篇:唐·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