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将雏向墨池":听说有人带着幼雏走向墨池学习,
"刘家还有异同词":关于此事,刘家却还有不同的说法。
"如今试遣隈墙问":现在试着派人隔着墙去询问,
"已道世人那得知":就会知道世人哪能轻易得知真相。
"世上悠悠不识真":世上的人稀里糊涂不能认清真相,
"姜芽尽是捧心人":把姜芽般平庸的人都当作捧心的有真才的人。
"若道柳家无子弟":如果说柳家没有优秀的子弟,
"往年何事乞西宾":过去为什么还要去请老师呢。
# 西宾:子厚尝为刘写《西京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诗人先说听闻有人带着孩子向学,如同向墨池学习书法一般,但对于此事,却存在不同的说法。这里为下文表达对世人看法的质疑埋下伏笔。后两句:“如今试遣隈墙问,已道世人那得知。”诗人让隔着墙去询问,暗示即便如此,也难以得知真相,表明外界对柳家子弟之事的传闻多有不实,世人不应轻易相信和评判,含蓄地表达出对世人随意传言的不满。第二首:前两句:“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诗人直接批判世上之人大多糊里糊涂,不能认清真相,就像把姜芽般平庸之人都当作如西施捧心般有真才的人,以讽刺的手法,表达对世人无知的不满。后两句:“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诗人以反问的形式,指出如果柳家没有优秀子弟,过去又何必请老师来教导。通过这一反问,有力地回击了认为柳家无优秀子弟的观点,表达了对自家子弟的肯定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