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bié
xuē
sān
cài
liú
jiǎn
hán
shí
zhǔ
簿

朝代:唐作者:高适浏览量:1
tiáo
jīng
huá
xīn
qín
xiāng
xiàn
dēng
gāo
cāng
hǎi
huí
shǒu
lèi
xiàn
tóng
rén
jiǔ
bié
shī
hái
xiāng
jiàn
xuē
hóu
huái
怀
zhí
dào
yìng
shí
xuǎn
cài
qīng
cái
dāng
nián
zhuó
bīn
jiàn
hán
gōng
yǒu
jié
líng
qún
yàn
shū
sōng
cén
jiān
zuò
cāng
hǎi
diàn
guǎ
tuō
gǎn
duō
yùn
jiàn
zòng
dàn
fēi
ěr
qíng
piāo
lún
rèn
jiàn
wǎng
qióng
yáo
zuò
nǎi
shēn
píng
shēng
juàn
shǐ
wèi
dào
cún
zhōng
jiē
yóu
juàn
guī
xīn
zhòu
bié
shì
chú
yán
yàn
zhí
liáng
fēng
shí
cāng
máng
xià
yún
biàn

译文

遥远地辞别京城长安,在异乡的郡县辛勤为官。登上高处俯瞰苍茫大海,回首往事泪水如雪花般纷飞。志同道合的友人长久离别,在失意之时又再次相见。薛侯心怀正直之道,品德和才学应合时世的选择。蔡子身负清高的才华,当年被推荐选拔为宾客。韩公具有奇特的节操,词赋才华超越众多贤才。曾在嵩山之中勤奋读书,如今在海滨之地担任官吏。我生平缺少可以依托的归宿,心中感激却常显露愠怒之情。放纵放诞并非你们的性情,漂泊沦落中任凭他人轻视卑贱。忽然收到你们如琼瑶般珍贵的诗作,才深知平生的眷念之情。起初以为我们的大道依然存在,最终却感叹客游生涯的疲倦。归乡之心不分昼夜地急切,离别之事除了宴饮之言再无他谈。又正值凉风萧瑟的时节,苍茫的夏云也开始变幻万千。

逐句剖析

"迢递辞京华":遥远地辞别京城长安,

# 辞京华:指诗人二十岁时四游长安,失意东归之事。

"辛勤异乡县":在异乡的郡县辛勤为官。

# 异乡县:指诗人长期客居梁宋。

"登高俯沧海":登上高处俯瞰苍茫大海,

"回首泪如霰":回首往事泪水如雪花般纷飞。

# 霰:介于雨和雪之间的小冰粒。

"同人久离别":志同道合的友人长久离别,

"失路还相见":在失意之时又再次相见。

# 失路:不得志。

"薛侯怀直道":薛侯心怀正直之道,

# 直道::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时选:当时的选拔。据《唐才子传》卷二:“薛据开元十九年王维榜进士。天宝六载又中风雅古调科。”

"德业应时选":品德和才学应合时世的选择。

"蔡子负清才":蔡子身负清高的才华,

"当年擢宾荐":当年被推荐选拔为宾客。

# 宾荐:举荐。引申为科举。,当年: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毕强,声之和调,眉之转朴。”孙诒让《墨子间诂》:“王云:‘当年,壮年也。当有盛壮之义。”

"韩公有奇节":韩公具有奇特的节操,

"词赋凌群彦":词赋才华超越众多贤才。

"读书嵩岑间":曾在嵩山之中勤奋读书,

"作吏沧海甸":如今在海滨之地担任官吏。

"伊余寡栖托":我生平缺少可以依托的归宿,

# 栖托:寄托,安身。

"感激多愠见":心中感激却常显露愠怒之情。

# 愠见:见到让人愤愤不平的事。《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纵诞非尔情":放纵放诞并非你们的性情,

# 纵诞:恣肆放诞。

"飘沦任疵贱":漂泊沦落中任凭他人轻视卑贱。

# 疵贱:卑贱。,飘沦:飘泊沦落。

"忽枉琼瑶作":忽然收到你们如琼瑶般珍贵的诗作,

# 琼瑶:美玉。比喻美好的诗文。

"乃深平生眷":才深知平生的眷念之情。

"始谓吾道存":起初以为我们的大道依然存在,

"终嗟客游倦":最终却感叹客游生涯的疲倦。

"归心无昼夜":归乡之心不分昼夜地急切,

"别事除言宴":离别之事除了宴饮之言再无他谈。

# 言宴:言谈说笑,谈笑欢乐。语出《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复值凉风时":又正值凉风萧瑟的时节,

"苍茫夏云变":苍茫的夏云也开始变幻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写诗人辞别京城,于异乡为官的艰辛与感慨,抒发了与友人久别重逢又将离别的复杂情感,既赞薛三、蔡大、韩十四的才德节行,又叹自身漂泊失意、寡居无托,还流露出对归乡的迫切与客游的倦怠。全诗可分三层:前四句写离京之苦与异乡登高的伤怀;中间十二句赞友人德才,叹自身境遇,借友人“直道”“清才”“奇节”反衬己之“飘沦疵贱”;末六句述别情,以“凉风”“夏云变”的环境描写收束,倍增苍凉之感。此诗既具盛唐诗人的磊落气概,又深含乱世文人的命运感慨,通过个人遭际折射时代背景,情感真挚厚重,结构层层递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中“迢递辞京华,辛勤异乡县。登高俯沧海,回首泪如霰”几句,乃高适登碣石之地时所作,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往昔京华游历生活的追忆,以及对薛据等友人的深切怀念。“同人久离别,失路还相见”则讲述了诗人自蓟北归来,在途经涉县时与薛据等人久别重逢的情景。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一诗有“县前漳水绿,郭外晋山翠”之句,所描述的地理环境与此诗相契合,进一步印证了相逢地点为涉县。从时间上看,此诗创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夏秋相交之际,可与《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一诗相互参照品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迢递辞京华,辛勤异乡县。登高俯沧海,回首泪如霰。”描绘了诗人离别京城,在异乡辛勤为官,登高望远时的悲伤情绪。这里“泪如霰”用了比喻,表现出诗人的伤感。接下来四句“同人久离别,失路还相见。薛侯怀直道,德业应时选。”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开始介绍薛三的正直和才德,这里“应时选”说明薛三符合时势的选拔,带有赞美之意。“蔡子负清才,当年擢宾荐。韩公有奇节,词赋凌群彦。”这四句分别评价蔡大和韩十四,蔡大以清才被推荐,韩十四则有奇节,词赋出众。这里用了对仗,结构工整,突出友人的才华。接下来“读书嵩岑间,作吏沧海甸。”写韩十四的经历,从嵩岑读书到海滨为官,空间转换,暗示其仕途的变化。“伊余寡栖托,感激多愠见。纵诞非尔情,飘沦任疵贱。”这里诗人自叙身世,感慨自己漂泊无依,虽感激友人,但常有愠怒之情,可能是对现状的不满。“纵诞非尔情”则是说友人并非放纵之人,却也漂泊沦落,表达同情。“忽枉琼瑶作,乃深平生眷。始谓吾道存,终嗟客游倦。”收到友人的诗作,深感眷念,原本以为大道尚存,却最终厌倦客游,流露出归心。“归心无昼夜,别事除言宴。”直接表达归心似箭,除了宴饮离别之事,其他都不在意。最后两句“复值凉风时,苍茫夏云变。”以景结情,凉风夏云的变化,暗示时节变迁,可能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离别后的苍茫感。这里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咏槿》

下一篇:唐·杜甫《落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