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táo
yuá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xiàn
xiǎo
táo
yuán
yān
xiá
bǎi
jiān
duō
líng
cǎo
rén
shàng
guān
shì
xiàng
qián
sàn
shān
jīng
hòu
hán

译文

黟县这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烟雾云霞弥漫在百里范围之内。土地上生长着很多富有灵性的草木,人们还保留着古时的衣冠服饰。集市到午后就散去,山中经过夜晚之后就变得寒冷。

逐句剖析

"黟县小桃源":黟县这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烟霞百里间":烟雾云霞弥漫在百里范围之内。

"地多灵草木":土地上生长着很多富有灵性的草木,

"人尚古衣冠":人们还保留着古时的衣冠服饰。

"市向晡前散":集市到午后就散去,

"山经夜后寒":山中经过夜晚之后就变得寒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桃源》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皖南黟县为背景,前两句“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勾勒出山水氤氲、宛如世外桃源的仙境;后四句“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聚焦当地风土人情,既写草木灵秀、民风淳朴,亦暗含对世俗纷扰的疏离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净如白描,却以“烟霞”“灵草木”等意象营造超然意境,将地理风物与隐者理想熔铸一体,体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风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通过对当地草木的“灵”和人们穿着“古衣冠”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黟县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古朴的人文气息,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地的特色。“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中对集市散去时间和山中夜晚寒意的细节刻画,进一步烘托出小桃源宁静、清幽的生活场景与环境氛围。借景抒情:全诗通过描绘烟霞笼罩的黟县、灵草木、古衣冠、晡前散的集市以及夜后寒的山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这种宁静、古朴、超凡脱俗生活环境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将情感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自然。

2. 分段赏析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首句“黟县小桃源”,明确指出所描绘的地方是黟县,将其比作小桃源,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第一印象,让人对这里充满期待。“烟霞百里间”,生动地描绘出在黟县这片区域,百里之内都被烟霞所笼罩,“烟霞”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仿佛此地超凡脱俗,如仙境一般,为全诗奠定了浪漫、空灵的基调。“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地多灵草木”,突出了黟县土地上生长着众多具有灵性的草木,“灵”字赋予草木一种神秘的色彩,暗示此地自然环境的独特与神奇。“人尚古衣冠”,描写了当地人们的穿着,他们崇尚古老的衣冠样式,这一细节体现出当地人文风貌的古朴,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这里的人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市向晡前散”,“市”指集市,“晡”指傍晚,此句描述了集市在傍晚之前就已经散去,说明当地的商业活动并不喧嚣繁华,生活节奏较为缓慢,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山经夜后寒”,写出山中在夜晚过后会透着寒意,“寒”字不仅点明了山中夜晚的气温特点,还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小桃源夜晚的静谧与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下一篇:唐·武昌妓《续韦蟾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