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白":曹植敬白:
"季重足下":季重足下。
"前日虽因常调":前不久因来陈述工作情况,
"得为密坐":得与你促膝而坐,
# 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虽燕饮弥日":虽然在一起宴饮终日,
# 燕饮:聚会在一起吃酒饭。
"其于别远会稀":但我仍旧感到分别的日子太久,见面的时间太短暂,
"犹不尽其劳绩也":所以仍然无法消除胸中的郁闷。
"若夫觞酌凌波于前":像上一次宴饮,我们让酒杯逐流于宾客面前,
# 觞酌:饮酒器。
"箫笳发音于后":使萧茄发音于宾客的身后,
# 箫笳:管乐器名。笳即胡笳。
"足下鹰扬其体":足下如鹰奋扬身体,
# 鹰扬:威武貌。
"凤叹虎视":似凤歌吟,像虎顾视,
"谓萧曹不足俦":认为萧何、曹参不足以与己匹敌,
# 俦:同类,辈。
"卫霍不足侔也":卫青、霍去病不足以与己抗衡。
# 侔:相等,齐。
"左顾右盼":足下左顾右盼,
"谓若无人":旁若无人,
"岂非吾子壮志哉":这不正是君子的豪情壮志吗?
"过屠门而大嚼":路过肉铺之外而大口咀嚼,
"虽不得肉":虽然没有真正吃到肉,
"贵且快意":但图个心里痛快。
"当斯之时":此时,
"愿举泰山以为肉":真希望能将整个泰山搬来当肉,
"倾东海以为酒":倾尽东海的水拿来当酒,
"伐云梦之竹以为笛":砍伐云梦的长竹做成笛,
"斩泗滨之梓以为筝":斩削泗水之滨的梓木制成筝,
"食若填巨壑":吃起饭菜,像填塞巨大的壑谷,
"饮若灌漏卮":喝起酒来,像灌注漏底的酒杯,
# 漏卮:有漏洞的盛酒器,比喻酒量大,没有限度。
"其乐固难量":其快乐真是无可限量啊,
"岂非大丈夫之乐哉":这不正是大丈夫的快乐吗?
"然日不我与":然而,时不我与,
"曜灵急节":太阳迅疾的前行。
# 曜灵:太阳。
"面有逸景之速":聚首的时光如同光影奔跑一样过的很快,
# 逸景:消逝的光阴;逾迈的日影。
"别有参商之阔":离别有如参商二星一样相距遥远。
"思欲抑六龙之首":我的心很想摁住六龙的脑袋,
"顿羲和之辔":让曦和让下日车上的缰绳,
"折若木之华":折取若木之花遮拦太阳,
"闭蒙汜之谷":来闭塞蒙汜的深谷。
"天路高邈":但是天路高远,
"良久无缘":的确无从攀登,
"怀恋反侧":我心怀着眷恋的感情,以致于寝卧难安,
"如何如何":不知道如何是好?
"得所来讯":收到了你的来信,
"文采委曲":信上文采斐然,
"晔若春荣":如三月的繁花一样美盛,
# 晔:华美;盛美。
"浏若清风":像清风一样明净,
# 浏:明朗。
"申咏反覆":我反复诵读,
# 申咏:吟诵。
"旷若复面":就好象又见到你本人一样。
"其诸贤所著文章":诸贤所做的文章,
"想还所治":想你回到朝歌,
"复申咏之也":再重新诵读。
"可令熹事小吏":可让那些喜欢多事的小吏,
"讽而诵之":讽刺而诵之。
"夫文章之难":作文章的困难,
"非独今也":不只存在于今时,
"古之君子":古代的君子,
"犹亦病诸":作文章时也同样感到很难?
"家有千里":如果家家都有千里马,
"骥而不珍焉":那么骏马就不再显得珍贵?
# 骥:好马。
"人怀盈尺":人人都拥有盈尺之璧,
"和氏无贵矣":和氏璧又怎么会显得珍稀。
"夫君子而知音乐":君子如果不通晓音乐,
"古之达论":古代的通达之论,
"谓之通而蔽":就会认为他只知实用、不明礼乐。
"墨翟不好伎":墨子如果不喜欢音乐,
"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路过朝歌的时候又何必掉转车头?
"足下好伎":足下喜爱音乐,
"值墨翟回车之县":又恰好在墨子当年掉转车头的朝歌县为官吏,
"想足下助我张目也":我热切的希望足下能帮我开拓眼界啊。
"又闻足下在彼":我又听说足下在朝歌县,
"自有佳政":已经有了不错的政绩,
"夫求而不得者有之矣":世界上总有求之却不可得的事,
"未有不求而得者也":但从没有不经追求却可以不劳而获的事。
"且改辙易行":如果改辙而行,
"非良乐之御":就不是王良、伯乐的驾御之道了;
"易民而治":如果改民情而治,
"非楚郑之政":也不是孙叔敖、郑子产的为政之方,
"愿足下勉之而已矣":希望足下能以此自勉而已。
"适对嘉宾":适逢接待嘉宾,
"口授不悉":此信由我口授、他人代笔而成,言不尽意,
# 口授:口说而由别人代写。
"往来数相闻":常往来相问安好。
"曹植白":曹植敬白。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段曹植开篇回忆与吴质宴饮的场景。“鹰扬凤叹”“屠门大嚼”等比喻,生动展现二人纵酒高歌的豪情。“举泰山为肉,倾东海为酒”的夸张表达,凸显建安文人特有的狂放气概。第二段笔锋突转,用“日不我与”“参商之阔”道出欢聚难再的遗憾。借神话典故(“羲和驭日”“若木折华”)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充满哲理性思考。第三段称赞吴质来信如“春荣清风”,引出对文学价值的讨论。以“千里马不珍”“和氏璧无价”作比,强调文章贵在独创。巧妙用“墨翟回车”典故,既调侃又暗含对友人爱乐的认同。第四段回归现实,以驾车喻治国(“改辙非良御”),委婉提醒吴质为政需持之以恒。在私人书信中融入政治关怀,体现建安文人“文武兼济”的特质。全文既有“骋目荡怀”的文学想象,又含“思深意远”的人生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