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高台之曲隅":倚靠着高台曲折的角落,
"处幽僻之闲深":倚高台之曲隅,
"望翔云之悠悠":遥望浮云悠然飘荡,
"羌朝霁而夕阴":清晨放晴而傍晚转阴。
"顾秋华之零落":回看秋日花朵凋零,
# 之:一作而。
"感岁暮而伤心":因岁末将至而感伤。
"观跃鱼于南沼":观看南池鱼儿跃水,
"聆鸣鹤乎北林":聆听北林鹤鸟鸣叫。
"搦素笔而慷慨":执白笔而心绪激昂,
"扬大雅之哀吟":抒写《大雅》般的哀伤诗篇。
"仰清风以叹息":迎着清风叹息,
"寄予思于悲弦":将忧思寄托于悲凉的琴音。
"信有心而在远":确信志向仍在远方,
"重登高以临川":再次登高眺望江河。
"何余心之烦错":为何我心如此烦乱?
"宁翰墨之能传":难道笔墨真能传达心绪。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1. 分段赏析
“倚高台之曲嵎,处幽僻之闲深。望翔云之悠悠,羌朝霁而夕阴。”这四句以空间描写开篇,“高台曲嵎”与“幽僻闲深”形成俯仰视角的对照,营造出孤寂氛围。望云句以“悠悠”表现云卷云舒的动态,“朝霁夕阴”的天气变化暗含时光流转之感,为下文抒情铺垫。“顾秋华之零落,感岁暮而伤心。观跃鱼于南沼,聆呜鹤乎北林。”由景入情的典型写法,“秋华零落”与“岁暮伤心”构成物我交感。后两句通过“跃鱼”“鸣鹤”的视听描写,南沼北林的空间对举,展现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腻视角,动静相映成趣。“搦素笔而慷慨,扬大雅之哀吟。仰清风以叹息,寄予思于悲弦。”转入创作状态的描写,“素笔”显文人本色,“慷慨哀吟”体现建安风骨。后两句将无形愁思具象化,“清风叹息”与“悲弦”寄托形成情感载体,展现文学与音乐的相通性。“信有心而在远,重登高以临川。何余心之烦错?宁翰墨之能传。”直抒胸臆的收束,“有心在远”表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重登高”的重复动作强化追求意志。结尾反问句直指文人困境,“翰墨能传”的质疑既体现创作焦虑,又彰显以文抒怀的价值。
上一篇:汉·王褒《送匡行人显回京师》
下一篇:汉·王褒《题边汝贤素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