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n
xíng
shǒu

朝代:唐作者:高适浏览量:1
máng
máng
cháng
chéng
wài
gèng
yān
chén
suī
píng
líng
hàn
bīng
shēn
shù
mǎn
kōng
sài
huáng
yún
chóu
shā
rén
hàn
jiā
néng
yòng
kāi
tuò
qióng
shù
yàn
kāng
xiáng
bǎo
shí
​​kāi​​
tíng
shì
wàng
​​tì​​
zhān
mén
féng
lǎo
fēn
yūn
shēn
líng
dīng
tóu
bìn
bái
fēn
fēn
xūn
yōng
jīn
shí
huò
jiāng
jūn
biān
chéng
shí
yuè
xuě
luàn
fēi
fēi
yuán
róng
hào
lìng
yán
rén
qīng
féi
qiāng
jìn
zhēng
zhàn
shí
guī
yōu
zhōu
duō
shè
jié
zhòng
héng
xíng
zhāo
shì
jiāng
jūn
chū
yǒu
shēng
míng
fēn
fēn
liè
qiū
cǎo
xiāng
xiàng
jiǎo
gōng
míng

译文

长城之外,是一片广阔荒凉的荒野,空中烟雾飘浮,尘土飞扬。胡人的骑兵凶悍地进逼,我们的军队奋不顾身地反击。空旷的关塞满是枯死的树木,扬起的沙尘令人窒息。唐朝的统治者频繁对外发动战争,企图进一步开拓边疆。戍边战士以粗劣的食物充饥,而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到关塞亭堡去看一下,我不由泪满衣襟。在蓟门碰到一位老兵,他正孤独地站着,思绪纷繁不绝。单身一人十分孤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想建立功勋已没什么指望,已经连戍守边塞的将领是谁都不认识了。边城十一月里,边塞城池笼罩在一片缥缈的雨雪之中。胡人的主帅号令严明,军队、马匹矫健,装备精良。这些胡人没有穷尽的时候,征伐战争何时才能罢休,战士们何时才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幽州地区的人大多擅长骑马、射箭,年轻人十分崇尚勇武。一旦能跟随将军征战沙场,相信很快就能以军功赢得美名。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纵横驰骋狩,四处发出弓弦的鸣响声。

逐句剖析

"茫茫长城外":长城之外,是一片广阔荒凉的荒野,

# 茫茫:一作黯黯。

"日没更烟尘":空中烟雾飘浮,尘土飞扬。

# 烟尘:烟雾与尘土,比喻战乱。

"胡骑虽凭陵":胡人的骑兵凶悍地进逼,

# 凭陵:侵凌,进逼。

"汉兵不顾身":我们的军队奋不顾身地反击。

"古树满空塞":空旷的关塞满是枯死的树木,

# 古树:枯树。

"黄云愁杀人":扬起的沙尘令人窒息。

# 黄云:大军移动时扬起的沙尘。

"汉家能用武":唐朝的统治者频繁对外发动战争,

# 汉家:借指唐朝。

"开拓穷异域":企图进一步开拓边疆。

# 异域:外国。,穷:尽。

"戍卒厌糠覈":戍边战士以粗劣的食物充饥,

# 糠覈:糟糠,《乐府诗集》作“糠核”。,厌:同“餍”,此指充饥果腹。,戍卒:守边的战士。

"降胡饱衣食":而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

# 降胡饱衣食:《旧唐书·北狄列传》:“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奚众尽降。……奚酋长李诗、琐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帐来降,诏封李诗为归义王、兼特进、左徊林军大将军同正,仍充归义州都督,赐物十万段,移其部落于幽州界安置。”

"开亭试一望":到关塞亭堡去看一下,

# 开亭:一作“关亭”。

"吾欲涕沾臆":我不由泪满衣襟。

# 沾臆:泪水浸湿胸前。,涕:一作泪。

"蓟门逢古老":在蓟门碰到一位老兵,

# 古老:老年人,“古”通“故”。《全唐诗》注:“一作故。”此处指一位久戍边疆的老兵。

"独立思氛氲":他正孤独地站着,思绪纷繁不绝。

# 氛氲:本指阴阳二气汇合之状,引申为心绪缭乱。

"一身既零丁":单身一人十分孤独,

# 零丁:孤单貌。

"头鬓白纷纷":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 头鬓:头发。

"勋庸今已矣":想建立功勋已没什么指望,

# 已矣:完了。矣,敦煌选本作“久”,误。,勋庸:即指功业,功劳。

"不识霍将军":已经连戍守边塞的将领是谁都不认识了。

# 霍将军:指西汉名将霍去病。汉武帝时曾屡破匈奴,平定边患,功勋卓著。后借指功大位高的武将。

"边城十一月":边城十一月里,

"雨雪乱霏霏":边塞城池笼罩在一片缥缈的雨雪之中。

# 霏霏:形容雨雪细密。

"元戎号令严":胡人的主帅号令严明,

# 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

"人马亦轻肥":军队、马匹矫健,装备精良。

"羌胡无尽日":这些胡人没有穷尽的时候,

# 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羌:古族名,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征战几时归":征伐战争何时才能罢休,战士们何时才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

"幽州多骑射":幽州地区的人大多擅长骑马、射箭,

# 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结发重横行":年轻人十分崇尚勇武。

# 横行:纵横驰骋。,重:崇尚,看重。,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

"一朝事将军":一旦能跟随将军征战沙场,

"出入有声名":相信很快就能以军功赢得美名。

"纷纷猎秋草":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纵横驰骋狩,

"相向角弓鸣":四处发出弓弦的鸣响声。

# 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蓟门行五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在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边塞诗通过五个独特切入点——戍边老兵的命运、军粮运输的艰辛、敌军袭扰的凶险、新兵作战的勇猛以及战争带来的创伤,立体展现了古代边疆战场的残酷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左右,正值青年高适首次前往蓟北边塞游历期间。从诗中“边城十一月”“纷纷猎秋草”等不同时令的描写可以推断,这五首作品并非创作于同一时段,而是诗人将某次秋冬季节在边塞的见闻进行高度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古诗,也是一组边塞诗。展现了边塞士兵的生活和战争图景,描绘了士兵暮年凄凉、功名无着的悲苦,塑造了失意老兵、无名勇士等人物群像,也暗含了对穷兵黩武政策的批判。

2. 写作手法

以景写情:如“雨雪乱霏霏”“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古树满空塞”,以浑灏之笔勾勒出边塞的苍茫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唐军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对比:如“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在鲜明的对比中体现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3. 分段赏析

其一,“茫茫长城外”,首句以“茫茫”开篇,勾勒出长城外广袤荒凉的边塞景象。“日没更烟尘”通过落日与烽烟的叠加,渲染出战地黄昏的紧张氛围。“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三四句形成鲜明对比:胡骑嚣张进犯与汉兵奋不顾身的形象跃然纸上,突显守军英勇。末句以“古树”“黄云”两个意象收束,古树见证历史沧桑,黄云暗喻战争阴霾,“愁杀人”三字直抒戍边将士的悲怆心境。全诗语言凝练,画面感强烈,在壮阔的边塞背景中寄寓深沉的家国之忧。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前两句展现汉朝强盛的武功,但“穷异域”已隐含过度征伐的批判。“戍卒厌糠覈,降胡饱衣食”,三四句通过戍卒啃食粗粮与降胡饱食的对比,揭露朝廷政策的不公,粮草匮乏的细节折射戍边艰辛。末句诗人登亭远望,直抒胸臆,“涕沾臆”的强烈反应,既是对戍卒的深切同情,也暗含对边疆政策的反思。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在历史追述与现实观照中,展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三,“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诗人巧遇老兵的形象描写极具感染力。“独立思氛氲”传神刻画其沉思之态,“零丁”“白发”的外貌描写暗示其凄凉晚景。霍去病典故的运用形成古今对照:昔日名将的功勋与当下老兵的落魄构成强烈反差。末句“不识”二字尤为沉痛,既写老兵的遗憾,也暗讽当朝不重人才。全诗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阴影,在简洁的白描中蕴含深刻的历史沧桑感。其四,“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开篇点明严冬时节,“乱霏霏”的雨雪既写实景又象征战乱。“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三四句展现严明军纪与充足给养,但“轻肥”的形容暗含对享乐将领的讽喻。末两句以反问作结,“无尽日”与“几时归”形成张力,道出征人无尽的乡愁与厌战情绪。全诗在风雪边城的画面中,将外在环境描写与内在心理刻画相结合,反映战争对人性摧残的永恒主题。其五,“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前四句展现幽州健儿的尚武精神,“结发”“横行”突出其英武气概,“声名”二字暗示功业追求。结尾转写秋猎场景,“纷纷”“鸣”等动态描写使画面有声有色,角弓鸣响的余韵令人联想战场厮杀。全诗通过骑射生活的描绘,既歌颂边塞男儿的豪情,又以狩猎暗喻征战,在昂扬基调中隐含对战争本质的思考。

4. 作品点评

这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有四个鲜明特色:首先,诗人擅长用生动的形象传递情感,比如通过孤独无援的“老兵”个体形象和英勇无畏的“唐军”集体形象,既展现了边塞军旅的艰辛,又歌颂了将士们的牺牲精神;其次,巧妙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如“雨雪纷飞”“长城外暮色沉沉”“古树遍布荒凉边关”等画面,用雄浑的笔触描绘出塞外苍凉的景象,流露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关怀;再次,善用对比手法增强表现力,像“守军吃着粗粮,降兵却享用美食”“胡人骑兵来势汹汹,大唐将士奋勇抵抗”这样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立场;最后,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直抒胸臆,如“朝廷穷兵黩武,只为开疆拓土”等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的非正义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赵熙批:此处能仿魏人气局。

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

# 摧折默运,殆摩明远之垒。达夫善使气,唯于短章能养其威。一往欲尽,则卷起黄河自身泻,为梁家弄意而巳。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

# 吴山民评:意已尽。王世贞评:“不顾身”三字,直而壮。

明末清初周珽《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下一篇:唐·柳宗元《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即贾鹏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