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ng
yīng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fēng
fēi
yán
shuāng
cāng
yīng
shàng
fān
shǔ
guāng
yún
liè
hóng
duàn
chè
diàn
shāo
píng
gāng
huā
rán
jìng
jiǎn
jīng
xià
jué
téng
cāng
máng
zhǎo
máo
wěn
xuè
bǎi
niǎo
shì
shí
áng
yán
fēng
shǔ
rán
zhì
tuō
luò
cuī
cáng
cǎo
zhōng
shǔ
wéi
huàn
shí
jīng
qiě
shāng
dàn
yuàn
qīng
shāng
wéi
jiǎ
wàn
lèi
yún
jiān
xiáng

译文

萧瑟的秋风里飘飞着严霜,雄鹰展翅直上九霄迎接那曙光。铁翅冲破云雾,斩断长虹,挟带着雷电掠过平旷的山岗。忽然俯冲下来,披荆斩棘,抓起狐狸与兔子又重回九天之上。利爪存毛,钢喙沾血,百鸟纷纷躲藏,雄鹰环顾四周,无人能敌,不禁慷慨激昂。不料湿热的夏天骤然而至,抱病的雄鹰羽毛尽脱,元气大伤。草丛中的狐狸与老鼠居然也敢乘人之危当面骚扰,一夜之中挑衅不断,令人寝食难安。雄鹰只愿凭借下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季,挣脱重重枷锁再上万里云间。

逐句剖析

"凄风淅沥飞严霜":萧瑟的秋风里飘飞着严霜,

# 严霜:寒霜。,淅沥:风声。,凄风:指秋风。

"苍鹰上击翻曙光":雄鹰展翅直上九霄迎接那曙光。

# 曙光:黎明的阳光。唐太宗《除夜》诗:“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翻:飞翔。

"云披雾裂虹霓断":铁翅冲破云雾,斩断长虹,

# 虹霓:彩虹。,裂:冲破。,披:分开。

"霹雳掣电捎平冈":挟带着雷电掠过平旷的山岗。

# 捎:掠过。,掣:闪电。,霹雳:响雷,震雷。汉枚乘《七发》:“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砉然劲翮翦荆棘":忽然俯冲下来,披荆斩棘,

# 劲翮:强劲有力的翅膀。,砉然:象声词。这里指鹰俯冲时发出的响声。砉:霍虢切。

"下攫狐兔腾苍茫":抓起狐狸与兔子又重回九天之上。

# 苍茫:指天空。,攫:抓取。

"爪毛吻血百鸟逝":利爪存毛,钢喙沾血,百鸟纷纷躲藏,

# 百鸟逝:各种鸟都逃避躲藏起来。,吻血:嘴上沾着血。,爪毛:爪上带着毛。

"独立四顾时激昂":雄鹰环顾四周,无人能敌,不禁慷慨激昂。

# 激昂:心情振奋,气概昂扬。,独立:单独站立。《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炎风溽暑忽然至":不料湿热的夏天骤然而至,

# 炎风溽暑:盛夏又湿又热的气候。

"羽翼脱落自摧藏":抱病的雄鹰羽毛尽脱,元气大伤。

# 摧藏:摧伤,挫伤。汉王昭君《怨诗》:“离宫绝旷,身体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草丛中的狐狸与老鼠居然也敢乘人之危当面骚扰,

# 为患:形成危险、灾祸。

"一夕十顾惊且伤":一夜之中挑衅不断,令人寝食难安。

# 一夕十顾:一夜之间多次张望。

"但愿清商复为假":雄鹰只愿凭借下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季,

# 假:凭借。,清商:清秋。

"拔去万累云间翔":挣脱重重枷锁再上万里云间。

# 云间:指天上。南朝梁刘孝威《斗鸡篇》:“愿赐淮南药,一使云间翔。”,万累:各种束缚。一作“万里”。,拔去:摆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笼鹰词》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写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诗的前半部分以“苍鹰上击翻曙光”等句,勾勒出雄鹰在严霜寒风中振翅翱翔、冲破曙光的矫健雄姿,尽显其叱咤风云的豪迈气势;后半部分笔锋一转,用“羽翼脱落自摧藏”等句,描绘苍鹰突遭炎暑侵袭、羽翼凋零,困于笼中惶恐不安的窘境。全诗情感激越沉郁,诗人以笼中鹰自喻,既借鹰击长空的意象,抒发当年参与政治革新时的凌云壮志,又通过鹰的困厄处境,倾诉革新失败后遭迫害的悲愤之情。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往昔理想的追念,更寄托着渴望冲破束缚、重展抱负的强烈愿望,托物言志自然贴切,情感表达直白而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笼鹰词》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于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期。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力图铲除弊政,诗中“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等句,暗喻革新派雷厉风行、扫除奸佞的锐气。同年八月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如雄鹰突遭“炎风溽暑”“羽翼脱落”,既痛陈政敌迫害,亦自伤壮志摧折。末句“拔去万累云间翔”则寄托了诗人不甘沉沦、渴求挣脱桎梏的倔强心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笼鹰词》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通过笼中雄鹰的命运起伏,暗喻作者的政治遭遇,刚烈悲怆,抒发了作者当年参加政治革新活动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失败后遭到迫害摧残的悲愤,渴望有朝一日能冲出樊笼,展翅高飞,实现其宏伟抱负。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以笼中苍鹰自喻,“苍鹰上击翻曙光”喻革新壮志,“羽翼脱落”指贬谪摧折,借鹰写人,暗含政治抗争。对比:前半段“霹雳掣电”“腾苍茫”写雄鹰叱咤风云,后半段“一夕十顾惊且伤”转写困顿惶惑,突显命运巨变。细节描写:“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回顾时激昂。”这两句通过动静对照凸显苍鹰威仪,前句以“爪羽凝腥”的厮杀特写与“百鸟惊逃”的群体反应构成血腥张力;后句定格“昂首环视”的孤傲剪影,染血的利爪与灼灼目光形成触目惊心的视觉焦点。特写镜头从血腥现场抽离,却在静态凝望中积蓄着未褪的斗志,恰似剑归鞘时犹存的锋芒震颤。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八句为前半部分,生动描绘苍鹰搏击长空、叱咤风云的雄姿。开篇“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以寒风凛冽、严霜纷飞的肃杀之景为背景,凸显苍鹰不畏严寒、迎着曙光展翅上飞、直破云天的勇猛气势。“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两句,在冷色调的环境描写中融入“虹霓”“霹雳”等意象,既延续了环境的冷峻感,又增添了如闪电划破天际般的强烈动感,使画面层次更为丰富。“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以简练粗放的笔触,刻画苍鹰的矫捷行动:强劲的翅膀如利刃般剪开荆棘,迅猛俯冲捕获狐兔,腾跃于苍茫天地间,“剪”“攫”二字刚劲有力,尽显苍鹰的凌厉与所向披靡。“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则聚焦于苍鹰的神态特写,爪子沾毛、嘴角带血,百鸟惊散,而它独立环顾,神情激昂,气宇轩昂。此处的“荆棘”“狐兔”等意象,既贴合自然环境描写,也暗含对现实中敌对势力的隐喻,赋予诗句更深的政治寓意。诗的末六句为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写苍鹰遭遇突变,陷入困厄惶恐的境地。“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以季节由冬入夏的急剧变化,暗喻政局的突变,而苍鹰羽翼脱落、自我躲藏,正是诗人自身遭受迫害、处境艰难的写照。“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以草间狸鼠肆虐为患,比喻身边小人的刁难与迫害,苍鹰一夜之间多次回望,惊恐哀伤,生动展现出诗人被贬后如落难之鹰般的困顿与愤懑。柳宗元被贬谪后,历经流放禁锢之苦,此处以鹰自喻,将自身的悲惨境遇与苍鹰的遭遇紧密相连,贴切而自然。诗的结尾“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清商”代指秋风,诗人期盼借助秋风的力量,摆脱重重束缚,重新翱翔于云间,直白地抒发了渴望摆脱困境、重新施展抱负的急切心情,这与他在书信中多次表达的希望被起用的情感相呼应,展现了诗人虽处逆境却未失志向的内心世界。

4. 作品点评

金元好问评柳诗云:“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此评正契合《笼鹰词》之精神。诗中“霹雳掣电”的雄鹰搏击与“羽翼摧藏”的困顿惶惑,构成冰火两重天的命运跌宕,恰似朱弦拂动时迸发的深沉回响。动词如“剪”荆棘、“攫”狐兔,如刀劈斧凿,道尽永贞革新时的果决锐气;“炎风摧羽”“草中惊惶”的诡谲意象,则将贬谪之痛凝成血色暗符。结尾“拔去万累”的冲天一啸,在极尽压抑后陡然振起,恰似古琴余韵里深藏的“寂寞心”——看似写鹰,字字皆是失意志士的无声呐喊。这种托物不言尽、寄意弦指间的笔法,正是柳诗“弦外遗音”的有力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柳宗元的诗大都遵循了“怨而不怒”的诗教传统,《笼鹰词》却冲破了这一束缚,刻划了苍鹰上击苍穹、下攫狐兔的英勇无畏的形象,怨而怒,发出一声声出自肺腑的战斗呐喊。

现代吕国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建《汴路水驿》

下一篇:唐·刘禹锡《平蔡州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