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ié
rén
shǒu

朝代:唐作者:王勃浏览量:1
jiǔ
féng
rùn
xiāng
bié
rén
rán
kān
xià
lèi
shuí
rěn
wàng
zhēng
chén
jiāng
shàng
fēng
yān
shān
yōu
yún
duō
sòng
jūn
nán
wài
hái
wàng
jiāng
guì
yáo
suī
zhù
lán
yán
xìng
wèi
kāi
lín
táng
fēng
yuè
shǎng
hái
dài
rén
lái
shuāng
huá
jìng
tiān
lóng
jiāng
cháng
wèi
rén
wéi
jiǔ
liú
zhì

译文

久在异乡漂泊做客,今年又逢闰月,在他乡与故人分别,心头的凄凉又增几分。此情此景,催人泪下,谁还忍心张望那滚滚征尘呢。江面上雾气与风尘交织堆积,深山中云雾缭绕更显幽暗。我在南浦岸边为你送行,遥望你离去的方向心绪难平。华美的车驾虽未停留,芬芳的宴席幸好还未开席。林中池塘的风月美景,我还在等待着老朋友你再次归来。霜色澄净地铺展在天边,雾气迷蒙地笼罩江面。漂泊的游子总怕见人,为何还要长久滞留他乡。

逐句剖析

"久客逢余闰":久在异乡漂泊做客,今年又逢闰月,

# 余闰:多一个闰月。余,多。闰,闰月,阴历有闰月。

"他乡别故人":在他乡与故人分别,心头的凄凉又增几分。

"自然堪下泪":此情此景,催人泪下,

# 堪:可以。

"谁忍望征尘":谁还忍心张望那滚滚征尘呢。

# 征尘:行走的车马扬起来的尘土。

"江上风烟积":江面上雾气与风尘交织堆积,

"山幽云雾多":深山中云雾缭绕更显幽暗。

"送君南浦外":我在南浦岸边为你送行,

"还望将如何":遥望你离去的方向心绪难平。

"桂轺虽不驻":华美的车驾虽未停留,

"兰筵幸未开":芬芳的宴席幸好还未开席。

"林塘风月赏":林中池塘的风月美景,

"还待故人来":我还在等待着老朋友你再次归来。

"霜华净天末":霜色澄净地铺展在天边,

"雾色笼江际":雾气迷蒙地笼罩江面。

"客子常畏人":漂泊的游子总怕见人,

"何为久留滞":为何还要长久滞留他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别人四首》是初唐诗人王勃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这组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久客逢闰”“他乡别离”等情境,交织时空的双重困顿,展现游子漂泊的孤寂与离别的苍凉。诗中善用“风烟积”“云雾多”等迷蒙意象烘托氛围,以“南浦”“兰筵”等典故含蓄寄情,语言凝练而意脉深婉。四首诗虽独立成篇,却共同构成一幅客中送别的画卷,既有对眼前离别的怅惘,亦隐含对人生羁旅的感慨,体现了王勃后期诗风由雄健转向沉郁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别人四首(其一):“久客逢馀闰”:开篇即点明双重困境。“久客”言漂泊之久,“馀闰”指闰月,暗示时间漫长难熬。两重时间意象叠加,强化孤寂感。“他乡别故人”:空间上“他乡”与人事上“别故人”形成双重打击。在他乡本已孤独,偏又遭遇离别,情感冲击更甚。“自然堪下泪”:直抒胸臆,“自然”二字表明此情此景下流泪是人之常情,情感表达直接而真实。“谁忍望征尘”:以反问作结。“征尘”意象生动,既实写车马扬尘之景,又暗喻人生征途。不忍目送更显情深。别人四首(其二):“江上风烟积”:“积”字精妙,既写风烟凝聚之状,又暗示离愁堆积。江天苍茫之景与黯然心境相映。“山幽云雾多”:续写远景。“幽”字既状山色,又透心境;“多”字与上句“积”呼应,景物描写中暗含情绪渲染。“送君南浦外”:“南浦”用典自然,点明送别主题。“外”字暗示送别之远,依依不舍之情可见。“还望将如何”:平实语言蕴含深沉感慨。“将如何”三字,既有对友人前途的关切,又含自身未来的迷茫。别人四首(其三):“桂轺虽不驻”:“桂轺”以香木饰车,显高雅。“不驻”言匆匆,暗含遗憾,但“虽”字已为下句转折埋笔。“兰筵幸未开”:转折巧妙。“幸”字将遗憾转为庆幸,宴席未开暗示后会有期,情感表达含蓄而曲折。“林塘风月赏”:转写美景。“风月”意象清雅,与“桂轺”“兰筵”形成雅致统一的意境氛围。“还待故人来”:卒章显志。“待”字将景物情感化,风月之美专为故人而设,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别人四首(其四):“霜华净天末”:起笔壮阔。“净”字写出秋霜的凛冽清澈,“天末”展现视野之远,画面极具空间感。“雾色笼江际”:对仗工稳。“笼”字描摹雾气氤氲之态,与上句“净”形成质感的对比,构图层次丰富。“客子常畏人”:直抒客居心境。“畏人”二字精准捕捉游子的敏感与疏离,心理描写真实深刻。“何为久留滞”:以反问作结。既是困惑也是控诉,“久”字呼应首句“霜华”,暗示时节变迁,强化漂泊之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涂《牛渚夜泊》

下一篇:唐·曹松《春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