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ng
chán
shè
shǒu
yuè
zhāng
·
·

朝代:唐作者:贺知章浏览量:2
tiān
gào
chéng
dài
zōng
qiú
zhí
tǐng
yǒu
yóng
píng
zhì
róng
shàng
lín
yún
yōng

译文

庄重威严的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报告功绩。天子身着的祭服华美温润,手持玉笏,神情庄重恭敬。用音乐来平定心志,以礼仪来调和仪容。上帝降临到我们这里,我们怎能不肃静和谐。

逐句剖析

"穆穆天子":庄重威严的天子,

"告成岱宗":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报告功绩。

# 岱宗:对泰山的别称。旧谓泰山为四岳所宗,故名。现是山东泰安。

"大裘如濡":天子身着的祭服华美温润,

"执珽有颙":手持玉笏,神情庄重恭敬。

"乐以平志":用音乐来平定心志,

"礼以和容":以礼仪来调和仪容。

"上帝临我":上帝降临到我们这里,

"云胡肃邕":我们怎能不肃静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唐禅社首乐章·福和》是盛唐前期贺知章所作的四言诗。主题及内容上,此诗围绕帝王在岱宗告成封禅展开,描绘天子庄重威严之态,体现通过礼乐表达对上帝的敬意,彰显祭祀祈福的主旨。前四句着重描绘天子封禅的庄重形象,后四句阐述礼乐意义及对上天降临的敬畏肃穆。该诗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生动再现唐代封禅祭祀的庄重场景与礼乐传统,体现了诗人的诗作功底,展现出唐代礼仪制度和诗歌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人,早年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贺知章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其诗今存二十余首,皆不尚藻彩,不事雕饰,无意求工而新意盎然。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贺知章还工书法,尤擅草隶。代表作品有《题袁氏别业》《相和歌辞·采莲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祭祀诗。全诗描绘了祭祀的礼仪流程,展现了庄重肃穆的祭祀场景,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的尊崇以及对上天的敬畏之情。

2. 分段赏析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大裘如濡,执珽有颙”,“穆穆天子,告成岱宗”,“穆穆”描绘出天子的容止端庄、仪态美好,彰显出帝王的威严与尊贵。“告成岱宗”点明天子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向天地报告功绩,这一行为承载着古代帝王宣扬统治功绩、祈求国运昌盛的重要意义,奠定了全诗庄重肃穆的基调。“大裘如濡,执珽有颙”,细致刻画天子的外在形象。“大裘如濡”写出天子所穿祭服的华美且色泽温润,体现仪式的隆重与对祭祀的重视。“执珽有颙”中,“珽”是古代天子所持的玉笏,“颙”形容天子庄重恭敬的神情,展现出天子在祭祀仪式中虔诚、肃穆的态度,突出仪式的庄严性。“乐以平志,礼以和容。上帝临我,云胡肃邕”,“乐以平志,礼以和容”,阐述了在祭祀仪式中乐与礼的作用。“乐以平志”表明通过音乐来使内心平静、平和,达到一种安宁、专注的精神状态,以契合祭祀时庄重虔诚的心境。“礼以和容”则说明礼仪规范能让外在仪态更加温和、恭敬,体现出对神灵的敬重。“上帝临我,云胡肃邕”,表达出对上帝降临的敬畏之情。“上帝临我”想象神灵降临现场,“云胡肃邕”意为如何能不保持肃静和谐,强调在神灵面前,人们应保持极度的肃穆、恭敬,营造出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体现出古人对祭祀仪式的虔诚以及对神灵的尊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道融《春晚》

下一篇:唐·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