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bié
西
liú
shào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iū
zhǒng
zhǒng
suǒ
wèi
jìng
chéng
xián
qīng
jiǔ
xiào
duì
liú
gōng
róng
wèi
shì
fāng
shuò
rén
jiān
luò
suì
xīng
bái
qiān
wàn
shèng
shì
tiān
tíng
jūn
gāo
xiàn
hóng
鸿
míng
shì
rén
ruò
ān
shí
méi
shēng
suī
wèi
dāo
miǎn
huái
怀
zài
chì
chéng
liú
píng
suí
xiū
míng
yǒu
liǎng
shào
qiè
shuāng
jùn
xíng
dōng
shān
chūn
jiǔ
绿
guī
yǐn
xiè
míng

译文

秋霜已染得鬓发星星斑白,平生壮志终究尽数成空。且倾尽这壶鲁地薄酒,笑对座上知己挚友。笑称我许是谪仙东方朔,自天界岁星贬落凡尘。既享着天界千万仙驾之尊,何苦褪去仙袍堕入俗世。君亦怀才不遇空惆怅,惟仰天高歌羡孤鸿远翔。世人如瓮中小蝇目寸光,世上人就像醋坛上的白毛毛,那能知道你就是仙人南昌尉梅生。纵暂屈身为刀笔小吏,心神早飞向赤霞仙城。我似浮萍逐水漂流去,笑趁清平盛世且逍遥。幸有红颜双姝伴左右,并骑骏马纵意山水游。待东山坡上春酒新绿,终将辞别浮名隐林泉!

逐句剖析

"秋发已种种":秋霜已染得鬓发星星斑白,

# 种种:此言稀少。,秋:一作我。

"所为竟无成":平生壮志终究尽数成空。

"闲倾鲁壶酒":且倾尽这壶鲁地薄酒,

"笑对刘公荣":笑对座上知己挚友。

# 刘公荣:名昶,晋人。为人通达,仕至兖州刺史,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

"谓我是方朔":笑称我许是谪仙东方朔,

# 方朔:东方朔、汉武帝文学侍臣、以诙谐滑稽著名,后人传其异闻甚多,方士以为岁星之精。见《汉书·东方朔》《列仙传》卷下及《汉武帝内传》等。

"人间落岁星":自天界岁星贬落凡尘。

"白衣千万乘":既享着天界千万仙驾之尊,

"何事去天庭":何苦褪去仙袍堕入俗世。

# 天庭:此指朝廷。

"君亦不得意":君亦怀才不遇空惆怅,

"高歌羡鸿冥":惟仰天高歌羡孤鸿远翔。

# 鸿冥:鸿飞于冥,脱身于世网之意。

"世人若醯鸡":世人如瓮中小蝇目寸光,

# 醯鸡:小虫名。

"安可识梅生":世上人就像醋坛上的白毛毛,那能知道你就是仙人南昌尉梅生。

# 梅生:梅福,汉人,任南昌尉,王莽专政时,弃家而去,不知所终,传以为仙。见《汉书梅福传》。这里以梅福比刘少府。

"虽为刀笔吏":纵暂屈身为刀笔小吏,

# 刀笔吏:主办文案之官吏。刀所以削书也。古者用简牍,故吏皆以刀笔自随也。

"缅怀在赤城":心神早飞向赤霞仙城。

"余亦如流萍":我似浮萍逐水漂流去,

"随波乐休明":笑趁清平盛世且逍遥。

"自有两少妾":幸有红颜双姝伴左右,

"双骑骏马行":并骑骏马纵意山水游。

"东山春酒绿":待东山坡上春酒新绿,

"归隐谢浮名":终将辞别浮名隐林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留别西河刘少府》此五言古体诗为李白醉别西河县尉刘少府之作,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四。诗中“秋发已种种”至“归隐谢浮名”十二句,以霜鬓、鲁酒、槐花为墨,泼染出双重精神图,共构“盛世遗贤”图景,末四句“双骑骏马-东山春酒”如吴道子人物线描:谢安携妓游东山的魏晋风骨,在此蜕变为盛唐文人对政治放逐的诗意复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秋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以秋霜染鬓起兴。“种种”二字化用《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的典故,原指头发稀疏斑白,此处既写白发渐生的模样,更喻年华空掷的怅惘。“竟无成”三字力重千钧,“竟”字道尽功业未就的意外与不甘。齿音“种种”的摩擦感,与“无成”舌根音的低沉共鸣,声韵间尽是英雄迟暮的苍凉。“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暗藏典故。“鲁壶酒”化用孔子“沽酒市脯不食”的记载,诗人反其意而用之,以“倾壶”的放纵姿态,暗讽自己打破礼法束缚的狂态;“刘公荣”借晋代酒徒刘昶(字公荣)代指刘少府。一“倾”一“笑”间,看似洒脱,实则藏着借酒消愁的矛盾:酒器倾斜的豪纵,与强颜欢笑的牵强,道尽借酒浇愁的苦涩。此联本于《世说新语》“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的典故,恰是盛唐文人“佯狂避世”的典型写照。“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转述刘少府之语。“方朔”即西汉东方朔,《汉武帝内传》称其为岁星精所化;“落”字化静为动,将“岁星坠入人间”的道教谪仙意象具象化。一句之中,双典并出(方朔+岁星),既暗合时人对诗人“谪仙”身份的指认,又以“落”字点破仙凡之隔的怅然。一个“谓”字,更见这是他人对诗人的定位。“白衣千万乘,何事去天庭”紧接前典设问。“白衣”代指平民,“千万乘”则是帝王仪仗的宏大气象,二者视觉反差强烈,直指“仙官被贬”的命运悖论;“何事”的诘问,看似自嘲,实则暗含对天庭权威的质疑。“去”字以动作解构神圣,将“谪仙”的身份困境,化作对等级秩序的思考。“君亦不得意,高歌羡鸿冥”视角转向对方。“鸿冥”化用《法言》“鸿飞冥冥”,以鸿雁高翔入天喻超脱世俗;“羡”字道破刘少府表面放歌、内心慕隐的复杂心境。“鸿冥”二字鼻音绵长,写出纵向的空间纵深感,与前文“天庭”形成对应,暗合二人对“高洁”的共同追寻。“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以“醯鸡”(《庄子·田子方》中瓮中小虫)喻世人眼界狭隘,“梅生”双关西汉隐士梅福与刘少府,反问“安可识”,强化才士不为世俗理解的困境。酸腐的瓮中之虫与高洁的梅树,形成对比,完成对庸俗社会的批判。“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转折剖白刘少府心志。“刀笔吏”指县尉微职(《史记》载萧何曾为刀笔吏),暗含大材小用之叹;“赤城”为道教十大洞天(《天台山志》记其“土色皆赤”),“缅怀”二字将仙山化作归宿。官职的世俗与道境的超脱形成对比,道尽盛唐底层官吏“身在尘埃,心向云霄”的普遍困境。“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诗人自况“流萍”,呼应前文“羡鸿”。“休明”本指盛世(《左传》“德之休明”),但“随波乐”的被动语态暗藏反讽——所谓“乐”,不过是政治失意后的妥协。双唇音“波”与舌尖音“萍”发音轻飘,如随波逐流的浮萍,声韵间尽是漂泊无依的怅然。“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化用谢安东山携妓典故,却添盛唐胡风。“双骑”突破晋人“步障”雅趣,融入骑射元素;“少妾”非实指,而是文人理想人格的符号化表达。对仗中“两”与“双”的偶数呼应,暗喻生活完满,却更衬得前文“所为无成”的缺憾刺目。“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结句以“春酒绿”的明丽色彩引爆归隐主题。“谢”字如利刃斩断尘缘,将谢安东山之志的“始末不渝”浓缩于此。将隐逸盛唐文人的“归隐”,从此不只是逃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池上闲咏》

下一篇:唐·刘希夷《入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