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féng
xíng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zhāo
huā
chū
yín
tái
xiù
shuí
jiā
yún
chē
zhū
kāi
jīn
biān
yáo
zhǐ
diǎn
jìn
chí
huí
jiā
xiāng
jiè
wèn
cóng
tiān
shàng
lái
yāo
qīng
mén
dāng
gòng
xián
bēi
xián
bēi
yìng
shàn
yuè
yún
zhōng
jiàn
xiāng
jiàn
qīn
xiāng
jiàn
xiāng
jiàn
qíng
shēn
wèi
zhī
xīn
wéi
shǒu
kōng
guī
mián
chóu
jǐn
qīn
jǐn
qīn
luó
wéi
chán
mián
huì
yǒu
shí
chūn
fēng
zhèng
dàn
dàng
lái
chí
yuàn
yīn
sān
qīng
niǎo
gèng
bào
cháng
xiàng
guāng
jǐng
dài
rén,
chéng
dāng
nián
shī
xíng
lǎo
shāng
bēi
chí
dào
lìng
kuàng
jiā
xiāng
féng
hóng
chén
nèi
gāo
huáng
jīn
biān
wàn
chuí
yáng
jūn
jiā
ā
biān

译文

早晨,乘上五花马去郊外野游。在谒见过皇帝之后,从银台门出来,从里面亮出一个姑娘美丽的脸来路上遇到一驾云车,车窗开处,我摇动金鞭,来到车前。停住了马儿,上前相问:你是何方仙女,下得凡来。于是便邀她一道进入青绮门的一个酒家,与她一起唱歌饮酒。此女歌扇半掩,含羞而饮,扇遮半面,如同彩云遮月一样美丽。相见而不得相亲,还不如不相见。但与她一见情深,虽未言语而灵犀已通。她为什么要独守空闺呢,长夜孤眠的滋味,可真是令人难涯啊。棉被和罗帐(与君幽会)她说,(与君幽会)的日子请待以来日。现在不正是春风和煦的好日子吗,为什么要待以来日呢。愿托王母的三青鸟,为我捎去相思的思念信。就说光阴荏苒,时不我待,转成之间,黑发而成白丝。少壮时不及时行乐,老大时就会徒然伤悲的。请将此中密意转告给她,不要令良辰佳日白白地浪掷虚度啊。与君在喧闹市井中相遇,手挽着马鞭相互作揖问好。请问老兄,在那一片高楼垂杨之中,哪一处是君家的宅院。

逐句剖析

"朝骑五花马":早晨,乘上五花马去郊外野游。

# 五花马:唐代名马名。唐宫内厩有五花马。或云五花是剪马鬃为五花,或云马身有花如梅花者。

"谒帝出银台":在谒见过皇帝之后,从银台门出来,

# 银台:宫门名。大明宫紫宸殿侧有左、右银台门。

"秀色谁家子":从里面亮出一个姑娘美丽的脸来

"云车珠箔开":路上遇到一驾云车,车窗开处,

# 珠箔:车窗上的珠帘。,云车:路上遇到一驾云车,车窗开处,车:一作中。

"金鞭遥指点":我摇动金鞭,

"玉勒近迟回":来到车前。

# 迟回:徘徊。,玉勒:马嚼子,此代指马。

"夹毂相借问":停住了马儿,上前相问:

# 夹毂:形容两车靠得很近。毂:本指车轮中央轴所贯处,此代指车。

"疑从天上来":你是何方仙女,下得凡来。

# 疑:一作知。

"邀入青绮门":于是便邀她一道进入青绮门的一个酒家,

# 邀入青绮门:一作娇羞初解佩。邀:集作蹙。蹙:践、踏之意。青绮门:即长安东门。青绮门:即长安东门。汉代长安东出十二门。其三曰霸城门,因其门色青,又名青城门、青门、青绮门。见《水经注·渭水》。

"当歌共衔杯":与她一起唱歌饮酒。

# 当歌共衔杯:一作娇羞初解佩,语笑共衔杯。当歌:一作语笑。

"衔杯映歌扇":此女歌扇半掩,含羞而饮,扇遮半面,

"似月云中见":如同彩云遮月一样美丽。

"相见不得亲":相见而不得相亲,

# 相:一作得。

"不如不相见":还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但与她一见情深,

# 情已:一作已情。

"未语可知心":虽未言语而灵犀已通。

"胡为守空闺":她为什么要独守空闺呢,

"孤眠愁锦衾":长夜孤眠的滋味,可真是令人难涯啊。

# 锦衾:锦被也。

"锦衾与罗帏":棉被和罗帐(与君幽会)

# 罗帏:即罗帐。

"缠绵会有时":她说,(与君幽会)的日子请待以来日。

"春风正澹荡":现在不正是春风和煦的好日子吗,

# 澹荡:一作纠结。

"暮雨来何迟":为什么要待以来日呢。

# 暮雨:用巫山神女故事,指男女欢爱之事。一作青鸟。

"愿因三青鸟":愿托王母的三青鸟,

# 三青鸟:相传为西王母的传信使者。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

"更报长相思":为我捎去相思的思念信。

"光景不待人":就说光阴荏苒,时不我待,

"须臾发成丝":转成之间,黑发而成白丝。

"当年失行乐":少壮时不及时行乐,

# 当年:指少壮之时。

"老去徒伤悲":老大时就会徒然伤悲的。

"持此道密意":请将此中密意转告给她,

"无令旷佳期":不要令良辰佳日白白地浪掷虚度啊。

# 旷:荒废,耽误。,:一作毋。

"相逢红尘内":与君在喧闹市井中相遇,

# 红尘内:即繁华热闹的市井之中。

"高揖黄金鞭":手挽着马鞭相互作揖问好。

# 黄金鞭:饰有黄金的马鞭,极言华贵也。

"万户垂杨里":请问老兄,在那一片高楼垂杨之中,

"君家阿那边":哪一处是君家的宅院。

# 阿那边:犹言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相逢行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组乐府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是一首缠绵悱恻的艳遇诗,写一种相逢情形。从初遇时“疑从天上来”的惊为天人,到“衔杯共歌”的两情相悦,再到“相见不得亲”的无奈遗憾,情感跌宕起伏。第二首诗写相逢的一瞬间,首先指出“红尘”在此指都市繁华,结合李白长安经历,表明“高揖黄金鞭”展现其以自由姿态参与繁华生活的荣耀感,体现他昂扬的入世参政意识与独特思想性格,而非单纯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同时强调马鞭是李白政治理想的象征,此句与《永王东巡歌》在精神气质上相通。接着阐释“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通过描绘杨柳繁茂、繁华热闹的居住环境,既为相逢问答增添生活气息,又以环境映衬主人身份的高贵。用大写意的旷放手法,勾勒出一种昂扬积极的人格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两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第一首诗当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李白在长安时;第二首诗为交游之作,当是李白少年时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乐府组诗。第一首是缠绵悱恻的艳遇诗,通过描写诗人朝见天子后偶遇美人,从一见钟情、对酒欢歌到被迫分离的过程,抒发了对美好情缘的渴望与无奈,表现出一种诗人李白式的精神面貌,是全无隐忧的醇酒美人之外的出仕建功的体貌气质。第二首是相逢诗,描绘在繁华都市中相逢的场景,借“高揖黄金鞭”等意象展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入世参政意识与高贵潇洒的精神气质,勾勒出一种昂扬积极的人格理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出仕建功的志向。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以宫廷场景切入,“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刻画狂放情态,保留乐府“缘事而发”的叙事逻辑;“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以虚拟的情感悖论,将人间情谊推向超现实的精神共鸣,与《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想一脉相承,体现李白“以情驭景”的浪漫笔法。比兴:“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以时光飞逝的比兴,将富贵主题升华为对生命短暂的哲思,较原作更添文人诗的生命意识,与《梁甫吟》中“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的忧愤形成呼应。铺陈:极致渲染富贵场景,如“相逢红尘中,高揖黄金鞭”用“黄金鞭”凸显人物身份,“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以银鞍白马的流光溢彩,极写游侠的豪迈气派,较汉乐府原作更具盛唐贵族与游侠的张扬特质。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以浪漫笔触展开叙事。开篇“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描绘诗人朝见天子后意气风发的模样,紧接着偶遇香车美人,“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女子的惊艳出场宛如画中仙;“金鞭遥指点”的邀约与“疑从天上来”的赞叹,尽显诗人的浪漫情怀与独特想象。二人“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从一见钟情到把酒言欢,美好情愫迅速升温,“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更将女子的美比作云中皎月,尽显珍爱之意。然而笔锋突转,“邀入青绮门,相见不相亲,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道尽分离的无奈与悲伤;“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则是对彼此心意相通的深情喟叹。诗中“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的疑惑、“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的期许,以及“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的含蓄情思,层层递进,将相思与渴望之情推向高潮。结尾以“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寄托思念,借“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的时光慨叹,劝诫珍惜当下情缘,与“花开堪折直须折”的哲思一脉相承,尽显缠绵悱恻的情感张力。第二首诗聚焦于都市相逢场景,展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豪迈气魄。“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中,“红尘”取都市繁华之意,与班固、徐陵、刘禹锡笔下的盛景相呼应,生动再现长安的热闹图景。“高揖黄金鞭”不仅彰显诗人在繁华都市中自由洒脱的姿态,更暗含其曾受玄宗赏识、力士脱靴的荣耀记忆,这份经历让他的文人价值得以短暂实现,一扫“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苦闷。“黄金鞭”既是身份象征,更与李白笔下象征政治理想的“玉马鞭”一脉相承,从《永王东巡歌》中“试借君王玉马鞭”的豪迈,到此处“高揖黄金鞭”的潇洒,共同塑造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以垂柳掩映的繁华居所作为相逢问答的背景,既委婉展现主人的富贵身份,又在含蓄之中为后续的探访留下无尽遐想。整首诗通过相逢瞬间的描绘,将诗人“平交诸侯”的傲岸风骨与“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出仕豪情,化作极具感染力的精神图景。

4. 作品点评

第二首诗写相逢的一瞬间,或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或是诗人所见,写的都是一种诗人李白式的精神面貌,是全无隐忧的醇酒美人之外的出仕建功的体貌气质,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神态的某一次情绪外化的大写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太白《相逢行》云:“朝骑五花马,……”此诗予家藏乐府本最善,今本无“冷肠愁欲断”四句,他句也不同数字,故备录之。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五

# 按古辞言相逢年少,问知其家豪盛。此则言相逢其人,仍不得相亲。恐失佳期,回环致望不已,较古辞用意尤深。

明胡应麟《诗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

下一篇:唐·司空图《避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