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黑照三方紫":一方灰暗,三方天色皆成紫,
# 一方黑照三方紫:《周礼·考工记》“北方谓之黑”。此处的“一方”指的是北方。照:辐射。
"黄河冰合鱼龙死":黄河冰冻,成片鱼龙皆困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三尺木皮冻裂,辨不清纹理,
# 三尺木皮:语本《汉书·晁错传》:“胡貉之地,阴积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这里说三尺是夸张,由于寒冷冰冻,把三尺厚的木皮冻断。
"百石强车上河水":百石大车上路,在冰面行驶。
# 强车:坚固的兵车。这里指装载沉重的大车。,百石:古人百斤为石。
"霜花草上大如钱":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铜钱大的霜簇
# 霜花:冰雪凝结在草上。
"挥刀不入迷濛天":挥刀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色。
# 挥刀不入迷濛天:说北方冬天大雾迷漫,似浓厚的布幔,挥刀也不能进入。
"争瀯海水飞凌喧":海上波涛回旋激荡,积冰哗哗作响
# 凌:冰。,争瀯:波涛激荡,洄漩。飞凌喧,海上的流冰相互碰击,发出喧闹的声音。飞凌,流冰。争:一作净。
"山瀑无声玉虹悬":山谷瀑布凝结失声,如白虹悬半空。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中通过描绘北国冬日黄河冰封、木皮断裂、霜花硕大等与水受冷凝结相关的寻常事物,用浅显语言营造出一个晦暗寒冷的冰世界,展现出酷寒难耐的感受,虽无叙事与抒情,却潜藏诗人的匠心。
2. 写作手法
夸张:“黄河冰合鱼龙死”,现实中黄河结冰时鱼龙一般是潜底而非死亡,此处用“鱼龙死”极度夸大寒冷程度,突出冰面的死寂,强调北中严寒异乎寻常。“三尺木皮断文理”,《汉书》记载“胡貉之地,阴积之处,木皮三寸”,这里说“三尺”,夸张地增厚树皮厚度,以此凸显北中寒冷对树木造成的影响,让读者更直观感受酷寒。
3. 分段赏析
首句“一方黑照三方紫”,此句总写北中天色阴沉之态。诗人以独特视角,将天下四方的天色进行描绘,“一方黑”点明北中之地天空的昏暗阴寒,一个“黑”字,如重锤落地,瞬间奠定全诗隆冬酷寒的基调。而“照三方紫”则更显奇妙,北中这一方的昏暗,竟能将其余三方天空映成神秘的紫色,这种色彩的渲染与夸张,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威压之感,让读者未读其余诗句,便能先感受到北中之地的寒冷与诡异氛围。它不仅是对自然天色的描写,更像是一种隐喻,暗示着严寒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整个天地。第二句至第四句“黄河冰合鱼龙死,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黄河冰合鱼龙死”一句,诗人选取黄河这一宏大的意象,极言天气奇寒,黄河千里冰封,仿佛整个河流都被冻住,水下的鱼龙似乎都被冻死。这里的“死”字,并非实指鱼龙真的死去,而是生动地刻画了冬天河水结冰后,冰面之下那种死寂、悄无声息的状态,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严寒的威力。“三尺木皮断文理”进一步描绘寒冷对树木的影响,三尺厚的树皮都因严寒皲裂,纹理断开,连坚硬的树木都难以抵挡这彻骨的寒冷,从侧面凸显出北中之地寒冷的程度超乎想象。“百石强车上河水”则写厚重的车辆能在冻结的河面上行驶,说明河水冻结得极为结实,再次强调了寒冷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三句从水(黄河)和木(树木)两个方面,多角度地展现了北中的酷寒第五、六句“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霜花草上大如钱”,诗人将目光聚焦到细微之处,描绘出草木上凝结的霜花硕大如铜钱一般。霜花本是寒冷天气下常见的自然现象,但诗人用“大如钱”这样具体形象的比喻,让读者对霜花的大小有了直观的感受,也更能体会到北中寒冷的程度。“挥刀不入迷濛天”则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表现北中雾气的浓重。迷雾弥漫,仿佛坚不可摧,连刀都插不进去,这种超乎常理的描写,却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浓厚的迷雾之中,感受到寒冷与神秘交织的氛围。第七、八句“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争瀯海水飞凌喧”描写了海面上冰块在波涛中碰撞激荡的情景。海水汹涌,冰块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一个“喧”字,将这种动态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寒冷使得海水结冰成块,在波涛中运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北中之地不仅有静态的寒冷,更有这种因寒冷而产生的动态变化。“山瀑无声玉虹悬”则描绘山间瀑布冻结成白虹悬挂在高空的奇景。瀑布本应是水流奔腾、声响震天,而此时却悄无声息地冻成玉虹,这种动静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玉虹”这一美妙而奇异的意象,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也让读者充分领略到北中寒冷所造就的神奇景观。
4. 作品点评
《北中寒》是李贺诗作作品。此诗谋篇布局独具匠心。虽全诗无情节与时间线索贯穿,仅由片段景色联结,却并非杂乱无章。首句“一方黑照三方紫”提纲挈领,奠定酷寒基调,之后除“三尺木皮断文理”外,多围绕水文变幻展开,描绘出冰封黄河、硕大霜花、浓重雾幔、浮冰海洋、冻结飞瀑等奇观,在散乱中见经营,将读者引入奇异冰雪世界。遣词设喻大胆新奇,常于无理处得奇趣,突破常规事理与语法,以夸张、独特用词和意象,生动展现北中酷寒,“鱼龙死”“挥刀不入迷濛天”,增强诗歌表现力与感染力。
# 李长吉咏寒,“百石强车上河水。”换“冰”字作“水”,寒意自跃。此用字之最有意者。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 北中阴寒,若河、若野、若海、若山,皆冻而凝结。
明曾益《昌谷集》卷四
下一篇:唐·杜牧《题水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