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十二将":羽林军十二大将,
# 羽林十二将: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一骑为十二人。
"罗列应星文":按照天星之位排列。
"霜仗悬秋月":仪仗萧肃,如月照秋霜,
"霓旌卷夜云":彩旗飘飘,风卷夜云。
# 霓旌:《上林赋》:“拖霓旌。”张揖注,“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霓之气也。”
"严更千户肃":夜间戒严,户户无声,
# 严更:《西京赋》:“重以虎威章沟严更之署。”薛综注:“严更,督行夜鼓也。”
"清乐九天闻":宫中奏乐,声闻九天。
# 清乐:《唐会要》:清乐,九代之遗声,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
"日出瞻佳气":一直欢歌饮宴到日出,
"葱葱绕圣君":瑞祥的佳气葱葱围绕圣君。
# 葱葱:郁郁葱葱的意思。《后汉书》: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宫廷诗。诗中描绘了羽林十二将整齐罗列,如同与星象相应,霜白的仪仗高悬似秋月,彩色的旌旗飘动如卷夜云,夜晚严更声声千户肃穆,宫中清乐响彻九天,日出时佳气葱葱围绕圣君等景象。营造出庄重、华丽且祥瑞的皇家氛围,体现了宫廷的威严和气派。表达了诗人对皇家气象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因深受皇恩,对未来实现伟大志向的期待与喜悦之情。借温泉宫游宿时所见的壮观场景与祥和氛围,写出了唐朝宫廷的奢华与威严,以及诗人自身在这种环境下的心境与抱负。
2. 写作手法
比喻:“霜仗悬秋月”一句,把霜白色的仪仗比作高悬的秋月。霜仗的洁白、清冷与秋月的皎洁、寒凉在视觉和感觉上相似,形象地勾勒出仪仗的庄严、肃穆,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温泉宫前仪仗的不凡气势。夸张:“清乐九天闻”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宫廷中的清乐声夸张到能传到九天之上,极力渲染了音乐的悠扬动听与传播之远,突出温泉宫的高雅氛围和皇家的非凡气派,给人以强烈的听觉震撼。象征:“佳气葱葱绕圣君”里的“佳气”具有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佳气”通常象征着祥瑞,这里用“佳气葱葱绕圣君”,象征着皇帝统治下的繁荣昌盛,表达了对皇帝的歌颂与对皇家的祝福。
3. 分段赏析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中,首联“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以宏大视角展现羽林将领如应星象般严整排列,奠定庄重威严基调;颔联“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巧用比喻,将霜仗比秋月、霓旌喻卷云,细腻刻画仪仗的庄严华丽;颈联“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从听觉着笔,借更鼓营造肃穆氛围,以夸张手法言清乐可闻于九天,烘托宫廷的高雅尊贵;尾联“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借日出佳气环绕圣君之景,象征祥瑞,把对皇家的歌颂推至高潮,同时或暗含诗人自身抱负的期待。整首诗层次分明地描绘出温泉宫的皇家气象与诗人的情感。
4. 作品点评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其写作特色鲜明,以记游为题材,格律严谨整齐,气势不凡。诗中善用多种表现手法,,层层递进展现皇家气象。全诗辞藻华丽,生动描绘出羽林军的威仪与宫廷的庄严,彰显出李白诗歌一贯的浪漫与大气风格,对于研究李白宫廷题材创作及唐代宫廷文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是其丰富诗歌创作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下一篇:唐·李白《春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