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dài
shū
yuán
dān
qiū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qīng
niǎo
hǎi
shàng
lái
jīn
zhāo
chù
kǒu
xián
yún
jǐn
fēi
niǎo
líng
yān
shū
liú
chuāng
qián
kāi
jiān
fāng
xiào
nǎi
shì
rén
chuán
rén
shēn
xiāng
láo
xīn
zài
xián
yáng
sān
jiàn
qín
cǎo
绿
zhì
shū
shuāng
mèi
jiān
yǐn
lǐng
zàn
xián
cháng
wàng
yǎo
nán
jiàn
yún
héng
yuǎn
shān

译文

青鸟从海上飞来,现在要去哪里。口里衔着盛有锦囊的书简,交给我,又忽地飞去。青乌飞走了,直入紫色的云霄,送来的书简就留在了绮窗的前面。打开信封不由得笑起来,这封信原来是老朋友发来的。在信中,友人一再情深意切地勉励我,说他因怀念我而心中忧伤。分别后他就住在咸阳,如今已三次见到秦地的草绿草黄。我把这封信珍贵地藏在袖里,渴望见到友人,眺望远方。伫望虽久,哪里有友人的身影,只有浮云缠绕着远方的山岗。

逐句剖析

"青鸟海上来":青鸟从海上飞来,

# 青鸟:后以青鸟称神仙的信使。鸟:一作乌。

"今朝发何处":现在要去哪里。

"口衔云锦字":口里衔着盛有锦囊的书简,

# 云锦字:形容来信如云霞一样华美。字:一作书。

"与我忽飞去":交给我,又忽地飞去。

"鸟去凌紫烟":青乌飞走了,直入紫色的云霄,

# 凌紫烟:翱翔于紫色的烟霞之上。

"书留绮窗前":送来的书简就留在了绮窗的前面。

# 绮窗:雕饰华美的窗户。

"开缄方一笑":打开信封不由得笑起来,

# 方:一作时。,开缄:开封,打开信。

"乃是故人传":这封信原来是老朋友发来的。

# 故人:老友,指元丹丘。

"故人深相勖":在信中,友人一再情深意切地勉励我,

# 勖:劝勉。

"忆我劳心曲":说他因怀念我而心中忧伤。

# 心曲:心田,心间。

"离居在咸阳":分别后他就住在咸阳,

# 咸阳:代指长安。,离居:离群索居。

"三见秦草绿":如今已三次见到秦地的草绿草黄。

"置书双袂间":我把这封信珍贵地藏在袖里,

# 双袂:双袖。

"引领不暂闲":渴望见到友人,眺望远方。

# 引领:伸长了脖子眺望。

"长望杳难见":伫望虽久,哪里有友人的身影,

# 杳:渺远。,望:一作叹。

"浮云横远山":只有浮云缠绕着远方的山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由唐代诗人李白创作。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借青鸟引出元丹丘的来信,概述信中故人对自己的勉励与牵挂。诗末倾诉二人分别已久,彼此深切怀念。开篇以青鸟传书这一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开篇,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巧妙引出下文。中间对来信内容的叙述平实自然,展现了友人之情的真挚。结尾处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全诗显著特点是情感表达委婉,却难掩对好友的深切情谊。李白将奇妙想象与形象画面相融合,使诗歌盎然有味,充分体现了他与元丹丘之间深厚且动人的友情,也展现出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丹丘与李白交情深厚。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已在京城长安奋斗三年,期间元丹丘写信为其加油鼓劲,于是李白以诗代信,创作了这首饱含情谊的诗作予以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起兴:“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借青鸟传书这一意象起兴,引出友人来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奇幻而深情的基调,以青鸟象征传递情谊的使者,寄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细节:“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书”通过“一笑”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打开信件得知是友人来信时由疑虑转为快慰的心态变化,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将诗人的情感瞬间展现,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借景抒情:诗中“秦草绿”以春草之绿,暗寓诗人见春草而思友之意,借眼前之景抒发对友人的思念。“浮云横远山”描绘出一幅迷蒙苍茫的画面,以景结情,含蓄地表达出望而不见友人的怅惘之情,将无限愁思融入到这一景象之中,韵味悠长。直抒胸臆:“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直接表明友人在信中对自己的深切勉励和挂念,“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则直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浓重而炽热的思念之情,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相互牵挂的深情。

2. 分段赏析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开篇六句,李白展现出神奇且变幻莫测的笔触,借助古诗中常见的传信使者青鸟作喻,巧妙地引出接到友人来信这一关键事件。从“青鸟海上来”到“书留绮窗前”,此过程虚实难辨、曲折有致,尽显奇妙想象。那青鸟仿佛带着来自远方的神秘气息,从茫茫沧海翩然而至,将友人的信件递到诗人手中,又迅速消失在天边云里,只留下手中实实在在的书信,这一情节充满了浪漫色彩。“开缄”两句,自然承接上文,点明事情原委。诗人打开信件的瞬间,“一笑”之中,我们能捕捉到他从起初的疑虑瞬间转变为快慰的心态变化,而称元丹丘为“故人”,也足以表明二人相识已久、情谊深厚。紧接着的两句则精准概括来信内容,“深相勖”尽显元丹丘对诗人勉励之恳切,“劳心曲”更道出其忆念之深沉,将友人的深情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诗的最后六句视角一转,从诗人自身出发,抒发对友人的真挚怀念。“离居”两句,诗人借“咸阳”指代长安,表明自己已在长安滞留长达三年。“秦草绿”这一意象,巧妙地暗示了诗人每逢春草萌生之际,对友人的思念便油然而生。“置书”两句,通过“引领不暂闲”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翘首远望的神态,正面凸显出其对友人浓烈炽热的思念之情。而结尾“浮云横远山”,营造出一种迷蒙苍茫的境界,含蓄蕴藉,让无尽的愁思在言外悠悠流淌。解读此诗,有两点值得留意。其一,青鸟这一形象及其在诗中的独特作用。青鸟作为神话中的神鸟,本是西王母的使者,传说西汉时汉武帝见青鸟飞来后西王母便至。在本诗中,青鸟化身李白好友的信使,诗人好奇地猜想,这来自东方的使者究竟从何处启程,衔信而来又匆匆离去。诗人借助这一神话形象,让青鸟传递自己与好友间的思念,使这份情谊更添浪漫美感。其二,诗人的神态变化也是一大亮点。当诗人打开信件,发现是好友来信,不禁由衷一笑,信件给予在尘世中拼搏的他温暖慰藉。然而,随着阅读信件内容,友人的勉励与思念,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在长安的三年,目睹芳草岁岁荣枯,却始终未能与好友相聚。遥望友人所在方向,只见浮云缭绕远山,阻断了思念之路,心情也随之从开心转为忧伤,情感的起伏变化,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下一篇:唐·崔涯《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