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i
měi
rén
chóu
jìng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míng
míng
jīn
què
jìng
liǎo
liǎo
tái
qián
shì
jiāo
bīng
yuè
guāng
huī
qīng
yuán
hóng
yán
lǎo
zuó
bái
duō
nián
qiān
fěn
zuò
xiāng
zhào
lái
kōng
rán
měi
rén
zèng
pán
lóng
zhī
bǎo
jìng
zhú
jīn
zhī
luó
shí
jiāng
hóng
xiù
míng
yuè
wèi
zhào
zhī
huī
yǐng
zhōng
jīn
què
fēi
miè
tái
xià
qīng
luán
jué
gǎo
稿
zhēn
bié
ruò
jiàn
xián
yǒu
lái
nián
kuáng
fēng
chuī
què
qiè
xīn
duàn
zhù
bìng
duò
líng
huā
qián

译文

明亮的金鹊镜,清晰地摆在玉台之前。拂拭以后就如同皎洁的秋月和晶莹的冰雪交映成辉,多么明亮的光芒啊。可是太光亮,就清楚看到:容颜比昨天老,白发比去年多了。尽管有铅粉化妆,却留不住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衰退,照见的都是忧愁。美人儿送我一面盘龙宝镜,把我的金缕绣衣烛照鲜明。红袖时时拂拭,如明月一尘不染,为普照的余辉而珍惜。镜光里金鹊飞来飞去,梳妆台下美人儿思绪绵绵。丈夫一去如离弦之箭,去有时,归无日,不知道等待到何年。妾的心都被风吹断了,眼泪如同玉色筷子一样落下,浇灌在铜镜的菱花上面。

逐句剖析

"明明金鹊镜":明亮的金鹊镜,

"了了玉台前":清晰地摆在玉台之前。

"拂拭交冰月":拂拭以后就如同皎洁的秋月和晶莹的冰雪交映成辉,

"光辉何清圆":多么明亮的光芒啊。

"红颜老昨日":可是太光亮,就清楚看到:容颜比昨天老,

"白发多去年":白发比去年多了。

"铅粉坐相误":尽管有铅粉化妆,却留不住岁月的流逝,

"照来空凄然":容颜的衰退,照见的都是忧愁。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美人儿送我一面盘龙宝镜,

"烛我金缕之罗衣":把我的金缕绣衣烛照鲜明。

"时将红袖拂明月":红袖时时拂拭,如明月一尘不染,

"为惜普照之余晖":为普照的余辉而珍惜。

"影中金鹊飞不灭":镜光里金鹊飞来飞去,

"台下青鸾思独绝":梳妆台下美人儿思绪绵绵。

"稿砧一别若箭弦":丈夫一去如离弦之箭,

"去有日":去有时,

"来无年":归无日,不知道等待到何年。

"狂风吹却妾心断":妾的心都被风吹断了,

"玉箸并堕菱花前":眼泪如同玉色筷子一样落下,浇灌在铜镜的菱花上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代美人愁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组古体诗,通过描绘美人照镜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人事变迁的无奈。这两首诗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人的愁苦心境。第一首诗描写了美人照镜时发现容颜衰老的惆怅,第二首诗则通过美人对盘龙宝镜的感慨,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金鹊镜”“冰月”“红颜”“白发”等,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美人的哀怨。第一首前四句描绘了镜子的明亮与美丽,象征着美人的青春与美好。后四句通过对比红颜与白发,表达了美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怨。第二首前两句描写了美人收到宝镜的情景,暗示了镜的珍贵。中间四句通过描写美人的动作和心理,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后五句以“箭弦”比喻离别之快,以“狂风”象征内心的悲痛,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这两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通过对美人照镜的描写,展现了李白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中将镜前的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与“红颜老昨日,白发多去年。”通过镜中景象的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哀怨与凄凉。对比:诗中通过“红颜老昨日,白发多去年。”对比人物的青春与衰老,以及“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对比外貌的修饰与内心的悲哀,突出了人物的无奈与伤感。拟人:“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将金鹊和青鸾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和动作,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以景结情:诗的结尾“玉箸并堕菱花前。”以景代情,通过描写人物落泪的场景,将情感隐含其中,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开篇点题,描绘出一面明亮的金鹊镜置于玉台之上。“明明”和“了了”两个叠词,突出了镜子的明亮和清晰,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第三、四句:“拂拭交冰月,光辉何清圆。”诗人拂拭镜子,镜面如冰月般皎洁,光辉清冷而圆满。这里的“交冰月”运用了比喻,将镜子的光辉比作冰凉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第五、六句:“红颜老昨日,白发多去年。”诗人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容颜,感叹红颜易逝,白发渐增。对比“昨日”与“去年”,突出了时光流逝的迅速,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后两句:“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诗人反思妆容的虚饰,认为铅粉掩盖不了岁月的痕迹,面对镜子只能徒增凄凉。这里的“空凄然”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充满了对时光和容颜的无奈。第二首:前四句:“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余晖。”美人赠镜,象征着爱情的珍贵。诗人用“金缕之罗衣”衬托镜子的华美,通过“红袖拂明月”的动作,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然而,这种珍惜反而衬托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七句:“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稿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诗人以“金鹊飞不灭”和“青鸾思独绝”象征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然而,爱人离去如箭弦般迅速,相见无期。最后以“狂风”和“玉箸并堕”(泪如雨下)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绝望和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久客》

下一篇:唐·宋之问《夜饮东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