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熏天紫陌长":银烛朝天光照京郊路长,
# 紫陌:紫红泥铺的路,指京城长安的路。,熏天:一作“朝天”。天,代表皇帝。朝见皇帝称为“朝天”。,银烛:蜡烛,有银饰的烛台。此指百官早朝时擎的灯火。
"禁城春色晓苍苍":禁城宫阙春色拂晓苍苍。
# 晓苍苍:拂晓时暗青色的天空。,禁城:宫城。
"千条弱柳垂青琐":千条嫩柳枝条垂拂青琐,
# 青琐:皇宫门窗上的装饰,代指宫门。,弱柳:嫩柳。
"百啭流莺绕建章":百啭黄莺鸣叫声绕建章。
# 建章:汉代宫名,代指大明宫。,绕:一作满。,百啭:鸣声婉转多样。
"剑佩声随玉墀步":剑佩声随早朝登阶趋步,
# 玉墀: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剑佩:百官在朝见时必须佩带的宝剑和玉佩。
"衣冠身惹御炉香":衣裳冠带身沾御炉檀香。
# 御炉:御用的香炉。,惹:沾染。一作染。
"共沐恩波凤池上":共受皇恩同职凤凰池上,
# 上:一作里。,凤池:即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
"朝朝染翰侍君王":日日执笔染墨侍候君王。
# 染翰:写文章。翰,笔。,朝朝:天天;每天。
唐代文学家
贾至(718~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一作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礼部尚书贾曾之子。开元进士,授单父县尉。大历年间,担任兵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卒于任上,获赠礼部尚书,卒谥文。其诗文均负盛名,时人、后人对其评价甚高,杜甫称其“雄笔映千古”。其文章质朴、平易,如《微子庙碑颂》《议杨绾条奏贡举疏》。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典丽精工,杜甫、王维、岑参皆有和作,广为传诵。其擅长七绝,今存七绝有20首,其中《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春思二首》,皆清新明丽,自然流畅。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宫廷诗。描绘了早朝时大明宫的壮丽景色与庄严氛围,展现了大臣们在朝会时的庄重仪态,表达了诗人与同僚们蒙受皇恩,在凤池(中书省)为君王执笔撰文、侍奉左右的荣幸与感激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紧扣“早”字铺陈。当诗人入宫朝见皇帝时,夜色尚未褪去,烛火闪烁,照亮了悠长的道路。踏入禁城,晨光微露,朦胧的天色中,春景初显,一幅黎明将至的画面徐徐展开。颔联转而描绘大明宫的春日景致。千条纤细柔嫩的柳枝低垂,拂过宫门,似在轻舞。黄莺穿梭其间,婉转啼鸣,清脆的叫声回荡在宏伟的建章宫中,为庄严的宫殿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颈联聚焦百官朝见场景。身着庄重朝服的官员们,神情肃穆,缓步踏上白玉阶陛,唯有身上的剑佩随着步伐发出轻微声响。他们衣冠齐整,走过御炉旁,袅袅炉香萦绕,沾染于衣衫之上,尽显朝堂的肃穆与尊贵。尾联直抒胸臆,表达感恩效忠之情。诗人与同僚们深感在凤池蒙受皇帝恩泽,愿每日执笔挥毫,尽心竭力侍奉君王,以报知遇之恩。
3. 作品点评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以平实质朴的笔触,将早朝场景铺陈得井然有序,起笔便显格局。全诗紧扣主题,虽运用褒义词藻渲染,却囿于场景描写,未能营造深远意境,流于程式化表达。诗中“紫陌”“青琐”等意象多为前人沿用,以“建章”代指宫殿、“凤池”喻皇恩亦属常规,“忠君侍主”的主题更契合封建伦理传统,新意不足。但考虑到早朝场景的宏大与特殊,诗作仍不失为珍贵的历史写照。作为宫廷政治诗,受制于封建等级秩序与森严礼教,诗人难以抒发个人情感,只能以直白笔触展现宫廷日常,借此表明臣子本分。若将其置于时代语境下审视,便能理解诗中臣子的谨小慎微,也更易读懂封建朝堂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生存法则。
# 七言褒颂功德,如少陵、贾至诸人倡和《早朝大明宫》,乃为典雅重大。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 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写意要闲雅,美丽清细。如王维、贾至诸公《早朝》之作,气格雄深,句意严整,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也,学者熟之,可以一洗寒陋。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此又不可不知。
元杨载《诗法家数》
# 禁体气象轩冕,无一字不佳。
明高棅《批点唐诗正声》
# 《金针诗格》云: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涵蓄,方入诗格。若子美“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鸟雀高”是也。此固上乘之论,殆非盛唐之法。且如贾至、王维、岑参诸联,皆非内意,谓之不入诗格,可乎?然格高气畅,自是盛唐家数。
明谢榛《四溟诗话》
# 此篇只是好结,音律雄浑。中联参差,不及王、岑远甚。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气度冠冕,音调琳琅。起句高华,即唐人有数。结浑雄壮雅,作寻常煞语者,少窥其妙。中联亦佳,不必吹毛求疵。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前《早朝》诸篇乃杨仲弘所称宫商迭奏,音韵铿锵,麟游灵沼,凤鸣朝阳者也。读者观其气格,咏叹反复,果能识某人擅场在某处,一一体会,久之出口自然,雄高整丽,亦可以悟倡和之妙矣。
清张揔《唐风怀》
# 意极深致而微婉不露,唐诗于此为盛。
清何焯《唐律偶评》
# ⑴第四句“百啭流莺”含“僚友”。第五句拈“大明宫”。⑵四公皆盛唐巨手,同时唱和,世所艳称。然此种题目无性情风旨之可言,仍是初唐应制之体,但色较鲜明,气较生动,各能不失本质耳。后人拈为公案,评议纷纷。殊可不必。⑶贾诗平平,诚如此评。杜、王、岑三诗实佳,晓岚一概不取,好高之过也。⑷此公华,然亦平,不为隹作。⑸尝早朝,转出正阳门驰道,烟月笼城楼,车灯衔接,谓首二句豁然。五、六句有神。四诗予定原唱为冠。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 由其诗律至细,故官祥字面都安顿妥适,风格自卓然诸家之上。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
上一篇:唐·刘禹锡《竞渡曲》
下一篇:唐·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