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万里向东流":那滔滔的西江,绵延万里,一路奔腾着向东流去,
# 西江:唐人多将长江中下游称为西江。
"今夜江边驻客舟":就在今夜,我乘坐的客船停靠在了这江边。
"月色更添春色好":明亮的月光洒下,为这春天的景色更增添了几分美好,
"芦风似胜竹风幽":江边芦苇丛中吹来的风,好像比那竹林中吹来的风还要清幽。
# 芦风:芦苇荡中的春风。
唐代文学家
贾至(718~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一作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礼部尚书贾曾之子。开元进士,授单父县尉。大历年间,担任兵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卒于任上,获赠礼部尚书,卒谥文。其诗文均负盛名,时人、后人对其评价甚高,杜甫称其“雄笔映千古”。其文章质朴、平易,如《微子庙碑颂》《议杨绾条奏贡举疏》。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典丽精工,杜甫、王维、岑参皆有和作,广为传诵。其擅长七绝,今存七绝有20首,其中《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春思二首》,皆清新明丽,自然流畅。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看似在赞美眼前的景色,实则以乐景衬哀情,借美好的月色、清幽的风,委婉地表达出与裴九弟分别时的不舍与惆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西江万里向东流,今夜江边驻客舟”勾勒出西江奔流、客舟停泊的开阔之景;“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进一步渲染月色春色交融、芦风清幽的美好画面。但在此良景中,诗人却要与裴九弟分别。诗人以乐景衬哀情,借江景壮阔、月色美好、芦风幽静,凸显出离别时的不舍与哀伤,使悲情更显深沉浓郁。
3. 分段赏析
“西江万里向东流,今夜江边驻客舟”:首句描绘了西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的壮阔景象,既点明了送别之地是在西江之畔,又以江水东流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惆怅的氛围。次句“今夜江边驻客舟”,具体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停驻客舟,即将分别的场景,“今夜”强调了时间,使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离别的氛围在夜晚愈发浓郁,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这两句通过对月色、芦风等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明月的光辉为春天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美好,而江边芦苇丛中吹来的风,似乎比竹林中的风更为清幽。诗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如此清幽美好的景色,却无法驱散离别的伤感,反而更衬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内心的惆怅和不舍,将那种依依惜别的深情表现得委婉而动人。
上一篇:唐·李益《杂曲歌辞·游子吟》
下一篇:唐·陈羽《长安卧病秋夜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