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cuī
shì
lá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cháng
jiàn
bēi
jiǔ
nán
ér
fāng
cùn
xīn
luò
yáng
yīn
mèng
fǎng
访
宿
huà
xiōng
jīn
dàn
yǎng
shān
yuè
xiù
zhī
jiāng
hǎi
shēn
cháng
ān
xié
shǒu
zài
zhòng
qiān
jīn
jūn
nǎi
yóu
xuān
zuǒ
tāo
hàn
lín
gāo
fēng
cuī
xiù
tán
luò
jīng
qín
huí
zhōu
xìng
ér
lái
mìng
jià
xún
yáo
yīng
jiè
biàn
便
táo
yuàn
chéng
yīn
xiào
zhāng
shé
chóu
wèi
zhuāng
yín
shuí
lián
míng
yuè
cháng
duàn
tīng
qiū
zhēn

译文

身佩长剑,手持一杯酒,这就是男儿表达自己内心志向的方式。你就是古时候洛阳人名嘴剧孟,我们对床而宿,话古论今。以前光知道你身段佼好,玉树临风,今夜谈话以后,才知道你韬略深厚。此次在长安重新见面,此夜一叙,贵比千金。你是外交副使臣,我在翰林待诏。高尚的品格就如同强劲的风,能催折秀美的树木,我空自弹奏着琴瑟,琴声惊落了飞鸟。你今天趁兴坐车来访,真有点雪后访戴的意思,但是,你今天居然进我的门了,没有过门不入。希望有好风相借,一起扶摇上青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咱们谈笑纵横,不输张仪,忧愁时就像庄舄那样发出思念故乡的吟唱。可怜这美好的明月之夜,秋风传来阵阵捣衣声,怎么不叫人伤心肠断呢!

逐句剖析

"长剑一杯酒":身佩长剑,手持一杯酒,

"男儿方寸心":这就是男儿表达自己内心志向的方式。

"洛阳因剧孟":你就是古时候洛阳人名嘴剧孟,

"访宿话胸襟":我们对床而宿,话古论今。

"但仰山岳秀":以前光知道你身段佼好,玉树临风,

"不知江海深":今夜谈话以后,才知道你韬略深厚。

"长安复携手":此次在长安重新见面,

"再顾重千金":此夜一叙,贵比千金。

"君乃輶轩佐":你是外交副使臣,

# 輶轩:一作轩辕。

"予叨翰墨林":我在翰林待诏。

"高风摧秀木":高尚的品格就如同强劲的风,能催折秀美的树木,

"虚弹落惊禽":我空自弹奏着琴瑟,琴声惊落了飞鸟。

"不取回舟兴":你今天趁兴坐车来访,真有点雪后访戴的意思,

"而来命驾寻":但是,你今天居然进我的门了,没有过门不入。

"扶摇应借便":希望有好风相借,一起扶摇上青云,

"桃李愿成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笑吐张仪舌":咱们谈笑纵横,不输张仪,

"愁为庄舄吟":忧愁时就像庄舄那样发出思念故乡的吟唱。

"谁怜明月夜":可怜这美好的明月之夜,

"肠断听秋砧":秋风传来阵阵捣衣声,怎么不叫人伤心肠断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首诗乃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同题酬赠五言古诗。这两首诗均为李白赠予友人崔侍郎之作,不过并非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所写。于李白的诗作集中,现存酬赠崔侍御的诗共有十一首,除两首之外,其余皆创作于金陵一带。​这两首《赠崔侍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饱含着对自身境遇的深沉感慨。诗里,李白巧妙地描绘自然景物,细腻地抒发内心情感。此诗延续了其一的主题,紧紧围绕赠别友人展开,字里行间,生动展现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首四句以“长剑”“杯酒”等意象开篇,直抒男儿豪情,奠定全诗慷慨激昂的基调。与此同时,诗句中悄然流露出他仕途不顺的无奈心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乃李白于漫游期间创作的两首同题诗作,虽并非成于同一时间与地点,却皆为其诗歌佳作中的代表。彼时,李白怀揣壮志,在漫漫游历途中,既深刻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又饱尝仕途失意的苦涩。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白精心创作,是一首赠别题材的五言古诗。此诗延续了其一的主题,紧紧围绕赠别友人展开,字里行间,既有对友人崔侍郎的深情厚谊,又抒发了李白对自身境遇的无限感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李白豪放不羁的独特性格与真挚浓烈的情感。李白内心满怀着远大抱负,决心借势而起,恰似那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满心期待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施展,在仕途上大展宏图。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在寂静的夜晚,他只能独自聆听那单调而哀伤的秋砧声,此时的他,内心被孤独与无奈填满,空有一腔抱负却难以实现。整首诗将李白对仕宦之路的殷切期盼、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壮志难酬的落寞心境完美融合,从多个角度展现出李白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2. 写作手法

直接抒情:开篇“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以直白的语言抒发男儿的豪情壮志,体现了李白诗歌“喷发式”抒情的特点。比喻:“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以“秀木”自喻高洁品格,以“惊禽”暗指自身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力与挫败。夸张:“桃李愿成阴”以桃李成荫的繁盛景象,夸张表达对理想抱负的渴望,与现实的“虚弹落惊禽”形成强烈反差。对比:“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通过对比崔侍郎的外交显职与自己的翰林虚衔,突显怀才不遇的愤懑。借景抒情:诗中“明月夜”“秋砧”等意象营造孤寂清冷的氛围,以秋夜捣衣声的凄凉,烘托诗人内心的“肠断”之痛。用典:如“笑吐张仪舌”化用战国张仪的辩才典故,暗喻自己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庄舄吟”引用越人庄舄病中吟越声的典故,表达思乡与失意之情。虚实结合:前六句回忆与崔侍郎的交往(实写),后文转入对现实处境的感慨(虚写),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意空间。象征:“桃李愿成阴”:以桃李象征门生故旧,隐喻对政治人脉的渴望;“虚弹落惊禽”:以虚弹射禽的徒劳,象征自身在官场中的无谓努力。

3. 分段赏析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首四句以“长剑”“杯酒”等意象开篇,直抒男儿豪情,奠定全诗慷慨激昂的基调。“洛阳因剧孟”借用汉代游侠剧孟的典故,暗喻崔侍郎的侠义风范,同时回忆两人早年洛阳相聚、对床夜话的深厚情谊。此段语言豪放,情感喷薄而出,展现了李白诗歌典型的“喷发式抒情”风格。“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此段通过“山岳秀”与“江海深”的对比,既赞美崔侍郎的品格如高山般峻拔,又含蓄表达对其韬略深厚的敬重。后两句描写长安重逢的场景,“再顾重千金”以夸张手法强调友情之珍贵,呼应开篇的豪情,同时暗含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此处通过对比崔侍郎的显赫官职(“輶轩佐”指外交要职)与诗人自身的“翰墨林”虚衔,凸显李白仕途失意的愤懑。“高风摧秀木”以自然意象隐喻政治斗争中的倾轧,“虚弹落惊禽”则暗指才华被无端中伤的无奈。此段语言犀利,情感由豪迈转向沉郁,揭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深层苦闷。“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扶摇应借便,桃李愿成阴。”“不取回舟兴”化用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既赞美崔侍郎的主动来访,又暗含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扶摇”句借《庄子》意象表达对仕途腾达的期待,而“桃李成阴”则暗喻对政治人脉的渴望。此段情感复杂,既有对现实的妥协,又隐含不甘,体现了李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结尾四句情感急转直下。前两句以张仪的辩才自比豪情,又以越人庄舄的思乡典故暗喻失意,形成鲜明对比。末句“肠断听秋砧”以捣衣声的凄凉,烘托诗人秋夜独处的孤寂与悲凉。此段语言凝练,意境由壮阔转向凄清,全诗在豪放与沉郁的交织中收束,留下无尽余韵。

4. 作品点评

此诗以豪放跌宕的笔触、深邃的历史典故,构筑起复杂而动人的情感层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李白作为“诗仙”独有的文学魅力,也袒露出其内心深处的精神困境。​诗中,李白尽显豪情,决心如扶摇直上的大鹏般借势而起,渴望自身才华得以施展,这份壮志凌云正是他豪放性格的生动写照。然而,现实却极为残酷,在寂静的夜晚,他只能独自聆听那令人肝肠寸断的秋砧声,孤独与无奈如潮水般将他淹没。这一强烈的反差,不单单是李白个人命运的真实写照,更是整个盛唐时期文人政治理想与时代局限激烈碰撞的生动缩影。​诗中的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为诗歌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语言豪放洒脱又不失细腻,将情感表达得入木三分。它清晰地反映出当时文人在仕途追求中面临的重重困境与挣扎。整首诗字里行间,满溢着李白对仕宦之路的殷切期盼,令人为之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希仲《东皇太一词》

下一篇: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