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liáng
guī
dōng
p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iè
měi
jiǔ
sòng
bié
qiáng
wéi
huān
huǒ
nán
xīng
yuè
cháng
jiāo
běi
nán
yīn
wáng
dǐng
wèn
shuǐ
chuí
gān
竿
xué
dōng
shān
cēn
lǎo
xiè
ān

译文

我手提玉壶,盛满美酒,送你离别,强装欢颜。现如今正值仲夏,大火南星与月并存,炎炎日光,长路难行。当今皇上正期待能人,就像殷王期待伊尹负鼎一样,你在汶水边就收起你的钓鱼竿吧。不要学谢安在东山隐居,否则会像他那样,在不经意间蹉跎岁月,老去无成啊。

逐句剖析

"玉壶挈美酒":我手提玉壶,盛满美酒,

"送别强为欢":送你离别,强装欢颜。

"大火南星月":现如今正值仲夏,大火南星与月并存,

# 大火:即心宿二,夏夜星空中主要亮星之一。

"长郊北路难":炎炎日光,长路难行。

"殷王期负鼎":当今皇上正期待能人,就像殷王期待伊尹负鼎一样,

# 负鼎:用伊尹事。,殷王:指汤。

"汶水起垂竿":你在汶水边就收起你的钓鱼竿吧。

# 汶水:源出山东莱芜市北,经东平县南,至梁山东南人济水。

"莫学东山卧":不要学谢安在东山隐居,

"参差老谢安":否则会像他那样,在不经意间蹉跎岁月,老去无成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梁四归东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七。该诗以李白在济宁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借宴饮场景劝勉友人抓住机遇入世建立功业。全诗前四句用玉壶美酒、仲夏星象等意象描绘送别场景,后四句化用伊尹负鼎辅商、谢安东山隐居等典故,凭借“莫学东山卧”等句反对隐居避世,倡导积极进取,展现李白豪放率直的诗风与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诗中自然意象与历史寄寓相互融合,延续其借赠别抒发志向的创作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梁四归东平》为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大约写于公元733年他漫游山东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借玉壶美酒、仲夏星象的送别景象与伊尹负鼎、谢安东山的典故,写出了劝勉友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心意,体现豪放诗风与入世理想。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玉壶挈美酒,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以“玉壶”“美酒”勾勒宴饮场景,“大火星”“星月”点明仲夏时节,“长郊”“北路”铺陈送别路途,多个意象组合,渲染不舍又劝勉的送别氛围,暗藏对友人前路的关切。用典:“殷王期负鼎”一句,巧用伊尹负鼎的典故。伊尹曾背负鼎俎求见商汤,借烹饪技艺阐述治国之道,最终辅佐商汤建立商朝,成为贤相。诗中作者以这一典故,将友人比作有才能的伊尹,“期负鼎”暗含希望友人能如伊尹般抓住机遇,入世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意。“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两句,巧用谢安东山隐居的典故。谢安曾长期隐居东山,虽后出山辅佐东晋,但隐居岁月消磨了时光。诗中作者以“莫学”“老”直接劝诫友人,不要效仿谢安久隐东山,以免在隐居中蹉跎岁月、老大无成,借典故传递积极入世的思想。

3. 分段赏析

首联“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以“玉壶”“美酒”勾勒出宴饮送别的场景。“强为欢”三字细腻地写出送别时的复杂心情——虽设酒饯行,却难掩不舍,为全诗奠定了不舍中藏劝勉的基调。颔联“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大火星”点明仲夏时节,“星月”增添了夜晚送别氛围,“长郊”“北路”则铺陈出友人前路的遥远与艰辛,既交代了送别背景,又暗藏对友人旅途的关切。颈联“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转入劝勉。“殷王期负鼎”借用伊尹的典故:伊尹曾背负鼎器求见商汤,以烹饪之道喻治国方略,最终辅佐商汤成就大业。诗人借此鼓励友人要像伊尹一样,抓住机遇入世建功。“汶水起垂竿”则以垂钓暗喻等待时机,呼应前文,进一步传递对友人施展抱负的期待。尾联“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继续以典故劝诫。谢安曾长期隐居东山,虽晚年出山建功,但诗人用“莫学”“老”明确表达劝勉:不要效仿谢安久隐山林,以免岁月流逝而无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崔侍郎》

下一篇:唐·李白《平虏将军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