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2
jǐn
chān
xiù
dāng
qiáng
yǐn
zhuó
ěr
chú
lǒng
dōng
suì
mǎn
fēng
xìn
lóng
méi
lǒng
西
rén
zhī
wǎng
kōng
zhāng
zài
tián
píng
zhōng
wǎng
xíng
yǐng
ěr
chù
zhī
shāng
shǒu
hóng
ài
绿
huā
shuí
jiǎn
zhōng
cáng
huò

译文

披一身锦绣般的羽毛,一只多么令人喜爱的鸟。努力地寻觅食物,把你巢中的小鸟喂饱。田垄东边风大雨急,把禾穗吹倒,别到垄西去,不要听信笼媒鸟的鸣叫。齐国人擅长织透明如空的罗网,那平原绿野的地方有罗网笼罩。那网丝的形影难以看到,那平原绿野的地方有罗网笼罩。谁刻剪的艾叶绿花伪装网上多巧妙,谁刻剪的艾叶绿花伪装网上多巧妙,

逐句剖析

"锦襜褕":披一身锦绣般的羽毛,

# 襜褕:对襟单衣。

"绣裆襦":一只多么令人喜爱的鸟。

# 裆襦:裤子。这两句用锦绣的衣服以比喻鸟的美丽羽毛。

"强饮啄":努力地寻觅食物,

"哺尔雏":把你巢中的小鸟喂饱。

# 雏:幼鸟。

"陇东卧穟满风雨":田垄东边风大雨急,把禾穗吹倒,

# 卧穟:卧倒的庄稼。

"莫信笼媒陇西去":别到垄西去,不要听信笼媒鸟的鸣叫。

# 笼媒:把鸟关在笼子里,用来诱捕别的鸟。笼:一作龙。,信:一作逐。

"齐人织网如素空":齐国人擅长织透明如空的罗网,

# 素空:透明的天空。,齐:今山东一带。相传齐人善于捕鸟捉鱼。

"张在野田平碧中":那平原绿野的地方有罗网笼罩。

# 平碧:平原碧野。,田:一作春

"网丝漠漠无形影":那网丝的形影难以看到,

# 漠漠:广布的样子。

"误尔触之伤首红":那平原绿野的地方有罗网笼罩。

# 伤首红:伤害得头破血流。

"艾叶绿花谁剪刻":谁刻剪的艾叶绿花伪装网上多巧妙,

# 艾叶绿花:指伪装在网上的花草。艾,蓬艾。草名。

"中藏祸机不可测":谁刻剪的艾叶绿花伪装网上多巧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艾如张》为唐代李贺所创,此诗以诱捕鸟雀的罗网为具象载体,暗喻统治阶级精心布设的害人圈套。古人咏物诗有纯粹描绘客观事物与借物寄托寓意两类倾向,李贺《艾如张》属后者,借鸟事写人世险恶,表达对奸诈现实的憎恶。诗中先刻画鸟儿美丽,再劝小鸟勿听笼媒呼唤,又描绘捕鸟险恶手段,最后点明现实诡谲奸诈,以捕鸟反映对现实深刻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年份虽因史料阙如而难以确考,但透过诗中蕴含的愤懑之思与警世之言,可推测其创作契机或与诗人科场遭谤的切肤之痛紧密相连。有学者据其诗风与李贺仕途轨迹的契合度考辨,认为该诗当诞生于唐宪宗元和六载(811年)至八载(813年)间,此期正值诗人供职京师却屡遭排挤的困顿时期,诗中“绿叶红花,尽是祸机的喟叹”,恰似对其仕途暗礁的隐喻性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劝告小鸟要远离罗网、警惕捕鸟人的机巧,告诫人们远离祸机,写出了人世的险恶不测,表达了诗人对险恶奸诈现实的憎恶。

2. 写作手法

比喻:“锦襜褕,绣裆襦。”用“锦”“绣”形容鸟儿羽毛,将鸟儿比作身着华服之人,让读者直观勾勒出鸟儿美丽形象。

3. 分段赏析

诗的一二句,诗人首先着力于刻画鸟儿的美丽可爱。他用“锦”“绣”这样的华美词汇来形容鸟儿的羽毛,描绘出一只羽毛五彩斑斓、鲜艳夺目、光彩照人的鸟儿。诗人巧妙地以人的衣服作比喻,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在脑海中勾勒出鸟儿那美丽的形象,仿佛这只鸟儿身着华服,在眼前翩翩起舞。“强饮啄”四句,是诗人对小鸟劝告的第一层深意。诗人劝告小鸟要努力寻找食物来哺育自己的小幼雏。他告诉小鸟,东边的稻田里禾穗倒伏,那里有足够的食物可供小鸟寻觅。然而,在东边的田垄寻找食物并非一帆风顺,要经受风风雨雨的侵袭。但即便如此,小鸟也千万不要听信笼媒的呼唤,贸然飞到西边的田垄去。这一规劝,实则是诗人将自己沉痛的教训融入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总是难以满足于现有的理想状态,于是常常想要去追寻另外一种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但这种追寻往往事与愿违,最终使自己陷入险恶的境地。“齐人织网”四句,诗人具体描绘了捕鸟的种种险恶手段。齐人织就的网洁白透明,无形无影,看似不存在,却又实实在在地张在野外的田垄上。这张网隐藏在平坦的草地上,还经过了精心的伪装,表面上红花绿叶,美丽诱人,然而实质上却是阴森恐怖的陷阱机关。一旦小鸟触及那无影无形的网,就会碰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诗人将捕鸟的机诈设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读之不禁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危机四伏的捕鸟现场。最后两句,诗人点明了现实世界中祸机四伏、深不可测的诡谲奸诈境界,以此总结全篇。原来,那看似美丽的绿叶红花,竟然是人们用来装饰祸机的伪装。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张如同人世般的网,到处是机巧的陷阱,到处是张着的网,让人们稍有不慎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是诗人在被弹劾归乡之后,进一步思考得出的深刻结论,也是他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味本意,无足动人。后半语亦太浅。

清方世举《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二

# 刘云:似古诗,乃不觉其垂花描鬓者。

明高棅《唐诗品汇》

# 此诗直曰“艾叶绿花”,失古题本意,陈苏子卿已然。

清钱良择《唐音审体》

# 深款移人。

唐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寄白二十二舍人》

下一篇:唐·元稹《赛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