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ǎo
chuí
shā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iáo
gēng
zhě
chū
huà
píng
zhōng

译文

砍柴的樵夫和耕种的农夫,他们进进出出,仿佛置身在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

逐句剖析

"樵夫与耕者":砍柴的樵夫和耕种的农夫,

"出入画屏中":他们进进出出,仿佛置身在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窦圌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诗。窦圌山地处今江油市北二十八公里之处,山势独特,双峰拔地而起,似被鬼斧神工劈开,傲然直指天际。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峰巅之上云蒸霞蔚,景色奇美且险峻,是李白故乡的一处著名胜景。传说唐代彰明主簿窦子明曾在此隐居,并最终得道飞升,更为窦圌山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山水诗。诗句描绘了一幅极为生动的画面:在宝圌山优美的景色中,樵夫与耕者来来往往。将宝圌山如画的景致体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宝圌山自然风光由衷的赞美之情,仅仅十个字,便让读者感受到宝圌山景色之美,已达到了人在景中、景人相融的美妙境界,仿佛那樵夫与耕者的活动,就是自然山水画卷中灵动的点缀,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悠然之美。

2. 分段赏析

“樵夫与耕者”:这句诗点明了诗中的人物——樵夫和耕者。他们是窦圌山周边的普通劳动者,一个以砍柴为生,一个以耕种为业。这两个角色的出现,赋予了窦圌山浓厚的生活气息,让这座奇美的山峰不再是无人问津的孤绝之地,而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他们的存在,使得画面更加真实可感,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朴实、自然的基调。“出入画屏中”:此句将窦圌山比作画屏,生动地描绘出窦圌山景色的绝美。樵夫和耕者在山中往来劳作,仿佛是在一幅天然的画卷中穿梭。“出入”二字,动态地展现了人物在山间的活动,而“画屏”则高度赞美了窦圌山如诗如画的景致。诗人没有具体描写山的形态、颜色等细节,却通过这一巧妙的比喻,让读者自行想象窦圌山的秀丽风光,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也表达出诗人对窦圌山美景的高度赞赏与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下一篇:唐·司马扎《弹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