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尔情不浅":我和你情谊深厚,
"忘筌已得鱼":就像得到了鱼就忘记了捕鱼的竹器一样。
"玉台挂宝镜":玉台上悬挂着明亮的宝镜,
"持此意何如":拿着这份心意你觉得怎么样。
"坦腹东床下":像王羲之那样在东床坦然露腹接受选婿,
"由来志气疏":向来就有豁达不拘的志气。
"遥知向前路":远远地预料到你朝着未来前行的道路上,
"掷果定盈车":定会像潘安那样,被人投掷的鲜果装满车。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作者为送别族弟李凝赴滁州向崔氏求婚而作,借典故赞誉族弟才德并寄托婚姻祝福,表达了长辈的期许,体现了家族亲情与勉励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自然贴切,如“坦腹东床下”一句,巧用王羲之“东床坦腹”的典故。该典故原意为王羲之在东床上袒腹而卧,其豁达不拘的气质被太尉郗鉴赏识,从而选中他为女婿,后世便用“坦腹东床”来形容人豁达不拘、有气度。在古代社交和婚姻观念中,才德和性情是择偶的重要标准,诗人借此赞誉族弟李凝如同王羲之般才德出众、性情豁达,暗示其具备吸引佳偶的优秀品质。“掷果定盈车”则巧用潘安“掷果盈车”的典故,原意是潘安容貌俊美,出行时被女子投掷鲜果满车。诗人以此典故,想象族弟未来走在人生道路上,会如潘安一样受到众人的喜爱和倾慕,寄托了对族弟婚姻美满、人生顺遂的祝福。这两个典故一用于赞誉才德性情,一用于祝福婚姻人生,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对族弟美好未来的期许氛围,使情感表达更含蓄且富有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起笔,点明与族弟凝之深厚的情谊。“忘筌得鱼”化用《庄子》中“得鱼而忘筌”的典故,这里并非指忘记手段,而是说兄弟间情谊深厚,无需过多客套言辞,已能心意相通,为全诗奠定了亲切自然的情感基调。“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诗人以“玉台”“宝镜”为意象,描绘出美好典雅的情境。玉台常指女子梳妆之处,宝镜则象征着纯洁与明鉴,这里暗指求婚的对象崔氏如同宝镜般美好,同时也隐含询问族弟是否带着这份真诚与珍视前去求婚的意味,语言含蓄而富有画面感。“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巧妙引用王羲之“坦腹东床”的典故。相传王羲之在被选婿时,坦然仰卧东床,不拘小节,反而被选中。诗人用此典故,既赞扬族弟凝之有王羲之般从容洒脱的气度,不刻意迎合,又暗示其内在的志气与品格会被崔氏认可,展现出对族弟的欣赏与信心。“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化用潘安“掷果盈车”的典故。潘安容貌俊美,出行时女子们向他投掷水果,满车都是。诗人借此预测族弟前去求婚的路上,定会像潘安一样受欢迎,暗指凝之会得到崔氏的青睐,婚事顺利。这句以浪漫的想象收尾,充满了对族弟求婚成功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一贯的豪放与乐观。
上一篇:唐·李白《赠闾丘宿松》
下一篇:唐·李白《题元丹丘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