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富家翁":您没有看见那富贵人家的老翁,
"昔时贫贱谁比数":从前贫穷卑贱不能与人相比数。
# 比数:算作同类,相与并列,相提并论。《汉书·司马迁传》:“刑馀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一朝金多结豪贵":一旦拥有金钱结交豪门与权贵,
"万事胜人健如虎":事事胜过常人强健有如一只虎。
"子孙成行满眼前":子孙满堂排成行列都在眼前站,
# 成行:敦煌集本、《乐府诗集》均作“成长”,《河岳英灵集》《文苑英华》均作“生长”,明活字本作“成行”。
"妻能管弦妾能舞":妻妾既能弹奏音乐又能歌善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突然荣华富贵看他心中多得意,
# 忽:一作“见”。,一身:《河岳英灵集》《乐府诗集》等均作“一朝”。,自矜:自负、
"却笑傍人独悲苦":却来讥笑旁人内心忧愁自贫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东家邻居少年今后你作何打算?
# 东邻:明活字本作“东陵”,敦煌集本作“东邻”。
"席门穷巷出无车":身居穷巷之中要想出门没有车。
# 出无车:冯谖为孟尝君宾客时,初不为所重,不满自己的待遇,有“出无车”之叹。《战国策·齐策》:“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席门穷巷:谓居处僻陋。《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
"有才不肯学干谒":你有满腹才能不把权贵来巴结,
# 干谒:拜见有权势有地位的人以求其援引,求取名禄。《北史·郦道元传》:“(弟道约)好以荣利干谒,乞丐不已,多为人所笑弄。”
"何用年年空读书":哪里还用自己年年苦读诗和书。
"长安少年不少钱":长安城里有钱的子弟们,
# 长安少年:指京都的豪侠少年。
"能骑骏马鸣金鞭":他们骑着大马甩着金鞭。
# 金鞭:指鞭柄上镶嵌金银的马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依仗权势在大街上闲游,
# 五侯相逢大道边:“五侯”二句:谓长安少年与权贵相逢,相与流连声色。五侯,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封外戚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候、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五人同日受封,当世称为五侯。事见《汉书·元后传》。东汉光武帝、桓帝时亦有受封五侯者,后世因以“五侯”泛指权贵。
"美人弦管争留连":歌妓奏着乐曲争相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斗大的黄金并不珍惜它,
# 黄金如斗:语出《晋书·周顗传》:“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片言如山莫弃捐":只言片语却是重如泰山。
# 弃捐:背弃。,片言如山:语出《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安知憔悴读书者":有钱人怎么知道穷书生,
"暮宿虚台私自怜":寒夜寄宿荒郊无人可怜。
# 虚台:相传为周武王所筑,用以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故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以西。《后汉书·第五伦传》李贤注引《三辅决录》,谓第五伦少子颉“洛阳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客止灵台中,或十日不炊。”虚:集作灵。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古体诗,也是一组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诗。描绘了社会中两类截然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与境遇,体现了富家权贵凭借财富勾结权势、肆意享乐的场景,以及清寒士人即便拥有才智,却因不愿钻营求仕而落魄的无奈。通过长安少年与灵台书生、富家翁与东邻少年的鲜明对照,营造出一种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公平社会现实的愤慨与对清寒有才之士的同情,揭示了当时社会以权势财富论成败,有才者难展抱负的黑暗面。
2. 写作手法
对比:第一首诗将骤然暴富的富家翁,与身处简陋居所、出门连车都没有的东邻少年进行鲜明对照。其中“有才不肯学干诵,何用年年空读书”,看似是富家翁对书生轻蔑的评价,实则恰恰暴露了他内心的丑陋。第二首诗则把生活奢靡的长安贵公子,与面容憔悴、刻苦攻读的书生相对比,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这种不公现象的不平之感。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直白地表明富家翁往昔穷困潦倒,无人在意。随后“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这四句,生动刻画了富家翁一朝暴富后的奢靡生活。“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愁苦”,则将富家翁发迹后得意洋洋、自夸自傲且嘲笑他人的丑态展露无遗。“席门穷巷出无车,东邻少年安所如”,此二句转而描述贫寒少年的困苦状况,后一句仿佛是对前一句的回应,流露出对东邻少年如陈平、冯谖般富有才华,却依旧生活窘迫的感慨。诗的结尾“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言辞愤激,针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发出质问,认为有才学而不结交权贵,即便年年苦读也只是徒劳无功。第二首诗“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长安富家子弟热衷尚武任侠的形象。紧接着,“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描绘出富家子弟与权贵于大道旁相遇,竞相沉迷于声色享乐的场景。而“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看似在说长安少年轻视钱财、重视承诺,富贵威风尽显,实则是以这种烈火烹油般的浮华,反衬出灵台书生在清冷寂寥中夜读的孤寂。仔细品味,上句着一“敢”字,表面轻财,实则透露出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意味;下句用一“莫”字,虽表重然诺,却暗含规诫之意。诗的末尾“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巧妙借用第五伦少子颉暮宿灵台的典故,深刻展现了本分士人漂泊沦落的悲惨境遇。
# 不稳(“黄金如斗”句下)。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此诗意多讽刺,语自平和,故佳。
明程元初《唐风绪笺》
# 绝有气格。
明陆时雍《古诗镜》
# (“何须年年空读书”句)嘲调过正,至不可读。
明张震、顾璘《唐音评注》
上一篇:唐·朱庆馀《送陈摽》
下一篇:唐·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