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白银鞍":你曾骑着银鞍白马的骏马,
"亲承明主欢":深受圣明君主的恩宠与偏爱。
"斗鸡金宫里":在皇宫中陪君王斗鸡取乐,
"射雁碧云端":于碧云间张弓射雁尽显豪情。
"堂上罗中贵":府中高朋满座皆是权贵,
"歌钟清夜阑":歌舞笙箫彻夜不休,直到天光渐明。
"何言谪南国":谁料今日竟被贬谪到南国荒远之地,
"拂剑坐长叹":你抚剑独坐,唯余一声长叹。
"赵璧为谁点":你本如赵国和氏璧般高洁,却遭人污损,
"隋珠枉被弹":又如隋侯明珠般珍贵,反被弹射遗弃。
"圣朝多雨露":圣明的朝廷恩泽如雨露广布,
"莫厌此行难":且莫嫌这贬谪之路坎坷艰难。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对比:以昔日的“天马”“金宫”之荣对比“谪南国”之落魄,凸显仕途无常与政治倾轧的残酷。虚实结合:前六句虚写友人往日荣宠,后六句实写贬谪之痛,虚实交织中深化情感张力。用典:以“赵璧”(和氏璧)、“隋珠”(隋侯珠)象征友人才德,以珍宝蒙尘暗喻其蒙冤;“斗鸡”“射雁”等意象影射唐玄宗时期的奢靡游乐,暗含对朝政的批判。
2. 分段赏析
李白此诗以五言排律为体,前六句极写窦司马昔日的显赫——“天马银鞍”伴君侧、“金宫斗鸡”逞豪情、“碧云射雁”显英姿,铺陈其受帝王恩宠、权贵簇拥的得意生涯,暗讽盛唐权贵的奢靡颓风。后六句突转贬谪之痛,“谪南国”三字如惊雷,以“拂剑长叹”的孤愤姿态,将昔日荣耀与当下屈辱形成强烈反差,揭露政治斗争的险恶。尾联借“赵璧蒙尘”“隋珠遭弹”的典故,既赞友人才德,又痛斥其蒙冤,而“圣朝多雨露”的反语,更撕破朝廷“恩泽”的虚伪面具,于劝慰中深藏讥刺。全诗以豪放意象开篇,以沉郁讽喻收束,既承李白浪漫主义的雄奇笔力,又以“虚写荣宠、实写悲愤”的对比手法,展现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及对朝廷不公的尖锐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