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人有素业":有一位贤德的人有着自己的清素之业,
# 素业:平素的产业。,贤人:对闾丘的褒称。
"乃在沙塘陂":他就居住在沙塘陂这个地方。
# 沙塘陂:地名。陂:水边。
"竹影扫秋月":竹影扫荡着秋天如水的月光,
"荷衣落古池":荷衣飘落在古老的池塘之中。
# 荷衣:荷叶。衣,一作花。
"闲读山海经":悠闲地阅读着《山海经》,
"散帙卧遥帷":随意地将书卷摊开,卧在远处的帐帷之中。
# 散帙:打开书卷。
"且耽田家乐":暂且沉溺于田园生活的乐趣之中,
# 耽:沉湎、迷恋。
"遂旷林中期":于是就耽误了与山林中友人预先约定的时间。
# 期:约定,约会。,旷:荒废,耽误。
"野酌劝芳酒":在野外饮酒,相互劝饮着芬芳的美酒,
"园蔬烹露葵":用园子里的蔬菜烹制露葵这道菜。
# 露葵:莼菜。
"如能树桃李":如果再栽些桃李树,
# 树桃李:《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树,种植。
"为我结茅茨":请为我搭建一间简陋的茅屋吧。
# 茅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生活的赠别诗。诗歌描绘了闾丘处士隐居于沙塘陂的田园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与闾丘处士常相伴的愿望,也赞美了闾丘处士的品德和生活方式,同时反映出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借竹影、秋月、荷衣、古池等景物,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抒发诗人对这种高雅、闲适生活环境的喜爱与向往之情,也暗示闾丘处士的品性。细节描写:“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通过“闲读”“散帙”“卧”等细节动作,生动地刻画了闾丘处士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也体现出他的生活情趣。直抒胸臆:“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直接表明闾丘处士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为我结茅茨”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融入这种生活的愿望,情感真挚强烈,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点明闾丘处士于沙塘陂拥有质朴的营生,“贤人”一词表达李白对处士的赞誉。“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扫”“落”二字赋予竹影、荷花动态美,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氛围,通过竹、荷等意象,暗示处士高洁的品格。“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描绘处士闲适的生活场景,悠闲阅读《山海经》,随意地躺在帷帐之中,体现其悠然自得的心境。“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表明处士沉浸于田园之乐,与山林为友,传达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具体描绘田园生活的惬意,以农家的美酒、园蔬,勾勒出质朴又温馨的生活画面。“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李白表达出希望能在这田园中种植桃李,搭建茅屋,与处士一同享受田园生活的意愿,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侧面烘托出闾丘处士田园生活的吸引力。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田园生活多方面的描绘,抒发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与追求。
上一篇: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下一篇:唐·李白《春日游罗敷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