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彼落日暮":夕阳西下,万物在晚霞的映衬下,璀璨异常、如梦如幻,
# 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惜:珍惜,不舍。
"爱此寒泉清":让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美景。清冽的泉水纯净透明,惹人喜爱。
# 清: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寒泉:清冽的泉水或井水。
"西辉逐流水":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水面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水面上的余晖渐渐向东聚拢、散去,好像是眷念、追逐着东去的流水一般。
# 逐:追赶、追逐。,西辉:指夕阳余辉。
"荡漾游子情":此情此景令作者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久不能静。
# 游子情: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游子情,身在异乡之人的思乡情。,荡漾: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无法平静。
"空歌望云月":眺望着云中明月,唱一曲故乡民乐,不曾想,欲解乡愁愁更愁,吟乐思乡徒增惆。
# 空歌:作者歌唱乡乐而不能归故里,乡乐本是用来解乡愁的,但现在一时无法回到故里,更增惆怅,故有“空歌”之叹。空:没有结果的,白白地。
"曲尽长松声":一曲终了,连古松也不禁发出簌簌之声。
# 长松:高大的松树,古松。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落日西沉、清泉澄澈、余晖随流等清幽之景,营造出静谧深邃的氛围。诗人将自己作为游子的复杂情感融入景色之中,既有对美好易逝的“惜”,又有对清泉的“爱”,还有借流水象征的悠远情思,表达了内心深沉而细腻的感怀,以及在清幽旷远之境中的复杂情怀。
2. 写作手法
象征:以“流水”象征游子悠远的情思,“长松”营造深邃的意境,象征诗人的心境与情怀。以景结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通过写诗人望云月、歌一曲后唯闻松涛声的场景,将内心的复杂情感寄寓于清幽旷远的景色之中。动静结合:“西辉逐流水”是动态描写,展现光影与水流的动感;“寒泉清”以及“长松”等则是静态描写,动静搭配,让画面更富层次感和生动性。
3. 分段赏析
首联,交代时间与地点,同时表明诗人心境。傍晚时分,落日西沉,美好易逝,诗人因而“惜”;清泠泉清澈寒冽,慰藉心怀,遂生“爱”意。一“惜”一“爱”,将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紧密揉合,开篇便奠定全诗情感基调,起笔精妙。中间两句,“西辉逐流水”绘出动态画面,落日余晖仿佛追逐着潺潺流水,远近景交融,充满诗意。“荡漾游子情”则是景中寓情,由景生情。落日余晖洒于清冽泉流,四周静谧,此景触动诗人作为游子的心弦,流水恰似其悠远绵长又难以名状的情思,情感细腻且富有层次感。尾联,“云月”暗示时间变化至夜晚,诗人遥望云月,引吭高歌。“曲尽长松声”描绘歌声停歇后,唯有松涛阵阵在广袤空间回响,营造出幽邃旷远的意境,其中饱含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怀,余韵悠长。
下一篇:唐·王绩《赠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