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ài
xún
yáng
fēi
suǒ
nèi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wén
nàn
zhī
tòng
xíng
zhōng
duō
jūn
tóng
cài
yǎn
liú
lèi
qǐng
cáo
gōng
zhī
dēng
zhāng
lǐng
fēn
xíng
shí
dào
wài
zhé
qīng
yún
xiāng
jiàn
ruò
bēi
tàn
āi
shēng
wén

译文

知道你听闻我遭难定会悲痛大哭,一路啼哭着走进官府。感激你如同蔡琰一样,流着眼泪向有权势者求情。记得我曾登上吴章岭,过去那次几乎与死亡没有分别。在崎岖的石头道路上行走,道路曲折向上延伸,仿佛通往青云。如果相见定会悲伤叹息,那悲哀的声音怎么忍心听闻。

逐句剖析

"闻难知恸哭":知道你听闻我遭难定会悲痛大哭,

"行啼入府中":一路啼哭着走进官府。

# 行啼:边走边哭。

"多君同蔡琰":感激你如同蔡琰一样,

"流泪请曹公":流着眼泪向有权势者求情。

"知登吴章岭":记得我曾登上吴章岭,

# 吴章岭:去寻阳城四十五里,岭南即今南康府也。

"昔与死无分":过去那次几乎与死亡没有分别。

"崎岖行石道":在崎岖的石头道路上行走,

"外折入青云":道路曲折向上延伸,仿佛通往青云。

"相见若悲叹":如果相见定会悲伤叹息,

"哀声那可闻":那悲哀的声音怎么忍心听闻。

# 那可闻:岂可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在浔阳非所寄内》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李白这首狱中寄内诗以沉郁笔调抒写患难真情。开篇以妻子闻讯恸哭起笔,通过“蔡琰请曹公”的典故,既暗喻宗氏夫人奔走营救的艰辛,又寄寓诗人深切的感激。诗中“吴章岭”“崎岖石道”等险峻意象,既实写流放途中的生死考验,又虚指政治风波的凶险莫测。结尾悬想狱中相见的悲怆场景,在“哀声那可闻”的无声之问中,将夫妻患难与共的深情推向顶峰。全诗以质朴语言融合典故与现实,展现了诗仙在困境中罕见的沉痛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自宣城避居剡中,后隐于庐山屏风叠,静观时局变化。至德元载(756)冬,永王李璘以平叛为名,自江陵率军东下,途经庐山时邀李白入幕。李白出于报国之志应允。后因永王与肃宗李亨发生权力之争兵败,李白受牵连入寻阳狱,《在寻阳非所寄内》一诗即作于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贬谪题材且寄给妻子的诗。描绘了诗人被贬浔阳后,想象妻子为自己担忧、求情的情景,同时回忆自己被贬途中的艰难历程,营造出一种悲伤、无奈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情的感激,对自身不幸遭遇的哀伤,以及对与妻子相见的复杂心情。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间:前半部分以想象之笔勾勒妻子奔走的忧急情状,后半部分则以纪实之笔刻画诗人流徙途中翻越吴章岭的艰辛历程。末句“哀声那可闻”以反问作为结尾,在看似平静的语调中迸发出深沉的悲怆,使全诗的情感达到顶点。用典:“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运用蔡琰向曹操求情赎回自己的典故,将妻子比作蔡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妻子为救自己向掌权者流泪求情的举动,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凸显对妻子的高度赞美与感激。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诗人想象妻子得知自己遭难后,悲痛大哭,哭着前往官府为自己求情。以蔡琰的典故类比,高度赞扬妻子对自己的深情厚意,突出妻子为自己所做努力,体现诗人对妻子的感激之情。中间四句:“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诗人回忆自己被贬途中攀登吴章岭的艰难经历,道路崎岖,几乎与死亡相伴,形象地描绘出山路的险峻,“外折入青云”更增添了旅途艰难的画面感,表达出自身被贬的痛苦与无奈。最后两句:“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诗人想象与妻子相见时,两人或许都会悲叹,那哀声自己实在不忍听闻,将对未来相见的复杂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化了全诗哀伤、无奈的情感氛围,表达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力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下一篇:唐·佚名《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终上》

猜你喜欢